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秘勇建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蛛网膜
  • 3篇蛛网膜下
  • 3篇蛛网膜下腔
  • 3篇蛛网膜下腔出...
  • 3篇网膜
  • 3篇下腔出血
  • 3篇膜下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出血
  • 2篇血管痉挛
  • 2篇噬菌体
  • 2篇噬菌体展示
  • 2篇噬菌体展示技...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细胞
  • 2篇脑血管痉挛
  • 2篇痉挛
  • 2篇菌体

机构

  • 4篇汕头大学
  • 3篇重庆市綦江区...
  • 1篇滨州市人民医...
  • 1篇遵义医药高等...

作者

  • 7篇秘勇建
  • 2篇刘静
  • 2篇盖洁
  • 2篇赵炜疆
  • 1篇刘龙龙
  • 1篇赵小燕
  • 1篇杨小凤
  • 1篇隋典朋
  • 1篇王娜
  • 1篇罗朝丽
  • 1篇马志奎
  • 1篇范奇元
  • 1篇于珊珊
  • 1篇周红梅
  • 1篇刘兰
  • 1篇陈琴
  • 1篇张涛

传媒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脑血管病...
  • 1篇北方药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淘选α-2,6唾液酸糖模拟肽并检测其在Neuro2a细胞中的生物学活性
目的: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淘选α‐2,6单唾液酸糖的模拟多肽,并检测其合成模拟肽在鼠源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 Neuro2a细胞中的生物学活性。  方法:噬菌体展示技术,ELISA,细胞培养,蛋白免疫印迹,免疫荧光。  结果:...
秘勇建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技术模拟多肽生物学活性
文献传递
锰神经毒性及其潜在效应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锰是正常生长、发育及细胞稳态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是在骨骼形成、脂肪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血糖调整及钙的吸收中起重要作用。长期高水平的锰暴露可使锰在体内过量蓄积,对大脑、肝脏、肾脏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其中以对大脑神经系统的危害最为突出,过量的锰在脑组织蓄积,可引起类似帕金森综合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本文就锰致神经系统毒性机制及锰暴露潜在效应标志物PARK2基因表达产物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隋典朋盖洁秘勇建王娜佘月红范奇元
关键词:效应标志物锰暴露神经毒性碳水化合物代谢脑神经系统基因表达产物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SAH后CVS是造成患者致残、致亡、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现就SAH后CVS目前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于珊珊秘勇建刘龙龙
关键词:SAHCVS
噬菌体展示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2年
噬菌体展示技术因其高效、实用、便捷的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抗原表位分析、抗体制备、药物筛选、疫苗研制以及免疫学疾病诊断、治疗等多方面的科学研究领域。现将近年来PDT的发展现状及其在生物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秘勇建马志奎赵炜疆
关键词:噬菌体展示技术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凋亡机制及干预治疗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大量临床及实验证据表明,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可引起局灶或广泛脑功能破坏,包括脑水肿和脑肿胀、颅内压增高、脑血流和灌注压下降以及脑代谢破坏,与超氧化现象有关的自由基生成。
赵炜疆秘勇建
关键词:CVS早期脑损伤凋亡机制内皮细胞凋亡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发生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3年
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并发的一种危险病理生理状态。CVS时因局部脑血管收缩使受累脑组织区域血供减少,从而引起缺血缺氧性神经功能损害而使患者致残/致亡、影响预后的主要原因。如今,伴随广大学者对其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临床工作中相关特异性药物的广泛应用,人们对SAH患者出血后CVS的发生、以及其他一系列不良事件的预防和治疗方案亦日趋成熟,本文就其发生、发展机制以及目前的治疗方式做一简单系统性回顾与展望,希望能为广大临床医师对于相关的临床选择提供借鉴。
秘勇建盖洁江渔罗朝丽杨小凤赵小燕谭佳容刘静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雌激素孕酮对实验性大鼠急性脑缺血保护机制的研究
2016年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女性在绝经前,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明显较男性少,而在绝经之后,其发病率与男性相比基本类似。有学者认为,雌性激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由此开启的后续相关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发现,雌性激素有促进血栓形成、诱发乳腺癌等副作用。伴随更进一步的研究,相关学者一致认为,孕酮对于脑血管疾病的保护作用意义重大,并在未来有着广泛临床应用前景。本文结合相关研究,现综述如下。
秘勇建陈琴梅正福江渔张涛周红梅刘兰刘静
关键词:急性脑缺血心脑血管系统胶质细胞神经保护作用海马区神经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