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汝琨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相变微胶囊
  • 3篇调温
  • 3篇正十八烷
  • 2篇调温性能
  • 2篇织物
  • 2篇制备及性能
  • 2篇涂层
  • 2篇复合织物
  • 2篇SMS
  • 1篇性能研究
  • 1篇预处理
  • 1篇织品
  • 1篇织物整理
  • 1篇墙纸
  • 1篇热性能
  • 1篇热性能研究
  • 1篇竹粉
  • 1篇竹纤维
  • 1篇黏合
  • 1篇黏合剂

机构

  • 7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8篇史汝琨
  • 5篇王瑞
  • 5篇李孟轩
  • 5篇刘星
  • 2篇李婷婷
  • 1篇谭美英
  • 1篇孙艳丽
  • 1篇刘星
  • 1篇刘吉平
  • 1篇庞方丽
  • 1篇王鸿博
  • 1篇傅佳佳
  • 1篇杨华
  • 1篇陈旭
  • 1篇傅丽娜
  • 1篇朱轶

传媒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纺织导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轻纺工业与技...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相变微胶囊调温织物的制备及其热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为了研制一种具有蓄热调温功能的织物,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正十八烷为芯材,以三聚氰胺-甲醛-尿素树脂为壁材的相变材料微胶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微胶囊的表面形态和储热性能。采用干法涂层工艺将不同质量分数的相变微胶囊整理到丙纶SMS复合织物上,并对其进行外貌、热性能及蓄热调温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相变微胶囊表面光滑平整,熔融热焓为228.1J/g。整理后的复合织物表面附着有微胶囊,织物的熔融热焓值随着整理液中微胶囊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且降温速率明显减缓,具有良好的蓄热调温功效。
史汝琨王瑞刘星李婷婷李孟轩
关键词:相变微胶囊涂层热性能
复合芯材相变微胶囊及调温SMS墙纸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了研究不同芯材的微胶囊及其对纺粘—熔喷—纺粘(SMS)非织造布墙纸调温性能的影响,利用原位聚合法,分别以正十八烷、正二十烷及两种烷烃以质量比1∶1混合的混合烷为芯材,以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树脂为壁材,制得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正十八、二十、混合烷相变微胶囊。通过SEM、DSC等手段分析其样貌特征、热焓值等。通过干法涂层工艺将3种微胶囊整理至SMS织物上,制得智能调温织物。通过SEM、红外测温仪、强力测试仪、织物透气量仪等仪器测试方法,研究整理后织物的表面形貌、强力变化、透气率变化和不同芯材微胶囊调温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相变微胶囊形状均一,粒径分布集中,球形表面光滑。经相变微胶囊整理后的织物具有一定的调温蓄热功能,升降、温过程中均有较为明显的平台期,混合芯材具有调温范围广、作用时间长的优点。断裂强力与拉伸断裂伸长率均有提高,这些都有利于作为墙纸的使用性能。
朱轶刘星刘吉平史汝琨
关键词:正十八烷相变微胶囊
药物微胶囊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药物微胶囊整理到织物上可以使织物获得抗菌、芳香和保健功能,对人体健康有促进作用。现主要论述了附加药物微胶囊的纺织品的原料和制备方法,简述了药物微胶囊织物中药物的扩散机理和模型,并介绍了附加药物微胶囊纺织品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药物微胶囊应用在纺织品中的发展方向。
李孟轩刘星王瑞庞方丽史汝琨
关键词:保健纺织品后整理
基于相变微胶囊涂层的智能调温织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单纯地通过增减衣物厚度来调节温度的方式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服装功能性和舒适性的要求,特别是用于特殊环境如低温防护领域的服装。由于相变材料可以在发生相变时吸收或释放大量的潜热...
史汝琨
关键词:正十八烷调温性能服用性能
文献传递
相变微胶囊/SMS智能调温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相变微胶囊对整理织物调温性能的影响,首先以正十八烷为芯材,三聚氰胺-尿素-甲醛(MUF)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正十八烷微胶囊,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其形貌和粒径进行分析。然后,采用涂层工艺将不同浓度相变微胶囊整理到SMS织物上,形成相变调温织物,通过SEM、红外测温仪、织物透气量仪、织物强力仪等测试手段,探讨相变微胶囊整理对织物表面形貌、调温、透气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变微胶囊呈球形,表面光滑,粒径分布均匀。经相变微胶囊整理后,织物的升降温速率均明显变缓,具有优良的蓄热调温功能;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均有提高。整理后智能调温织物虽透气性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服用性未受到明显影响。
史汝琨王瑞刘星李婷婷李孟轩
关键词:正十八烷相变微胶囊
黏合剂对相变微胶囊复合织物储热调温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为了制备一种储热调温性能优良的相变微胶囊复合织物,探讨了不同黏合剂对制备复合织物的影响。首先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以正十八烷为囊芯、外层包覆尿素改性的蜜胺树脂的相变微胶囊,利用SEM表征微胶囊的表观形貌和粒径分布;然后分别以水性聚氨酯和聚丙烯酸酯作为黏合剂,通过干法涂层的方式将微胶囊整理到纯棉织物上,并对其进行形貌、储热性能、升降温动力学性能和耐洗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骤变的过程中,两种复合织物的升降温速率有不同程度的减缓;经聚丙烯酸酯整理的织物表面更加致密、光滑,熔融相变焓达到30.57 J/g,调温时间延长了70%,具有较好服用性能。
杨华王瑞刘星孙艳丽史汝琨李孟轩
关键词:相变微胶囊黏合剂
竹纤维制备的预处理方式比较及纤维素酶筛选被引量:3
2013年
为了实现以生物方法制备竹纤维,本文以竹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几种纤维素酶吸附特性以及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竹粉作用效果影响。实验表明,纤维素酶与竹粉的酶解作用发生在酶吸附竹纤维之后,纤维素酶的吸附在反应开始30min内较为明显,并逐渐达到饱和;通过对竹粉有机抽提、有机抽提后高温处理和有机抽提后超声波处理三种不同预处理方法发现,在相同酶处理工艺条件下,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还原糖产量,发现采用有机溶剂加高温处理方式效果最好;研究了经不同时间的高温处理,以15min处理时间最为合适。
傅丽娜谭美英史汝琨傅佳佳王鸿博
关键词:纤维素酶竹粉预处理
相变微胶囊及其低温防护复合织物的调温性能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研究相变微胶囊复合织物内部环境的耐低温性能,自制了一种低成本相变微胶囊,将其涂覆于平纹、斜纹、纬平针三种类型织物,并对不同类型织物内环境的耐低温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价。采用原位聚合法,以尿素-密胺树脂为壁材,正十八烷为芯材制备相变微胶囊,同时对其热性能进行分析。将相变微胶囊发泡涂覆至平纹、斜纹、纬平针三种织物表面,并对复合织物进行了多组性能测试。实验结果显示,相变微胶囊的表面光滑,呈圆球形,重均粒径约为20.6μm。包覆率达到89%,相变热焓达到了200.5J/g。整理后三种织物的热阻性能分别提高了31%,25%,29%。耐低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平纹组织的耐低温效果最佳,其低温抵抗时间约为6min。复合织物的透气性能略有降低,经、纬向断裂强力分别增加了17%和11%。
陈旭王瑞刘星李孟轩史汝琨
关键词:相变微胶囊织物整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