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雅娟

作品数:12 被引量:179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城市
  • 7篇中原城市
  • 7篇中原城市群
  • 7篇城市群
  • 2篇减排
  • 2篇减排潜力
  • 2篇多中心
  • 2篇分工
  • 2篇产业分工
  • 2篇城市职能
  • 2篇城镇化
  • 1篇新型城镇化
  • 1篇中国主要城市
  • 1篇冗余
  • 1篇水价
  • 1篇水资源
  • 1篇土地管理
  • 1篇能源
  • 1篇能源强度
  • 1篇农业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7篇河南大学
  • 3篇河南工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科...
  • 2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河南省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作者

  • 12篇史雅娟
  • 5篇朱永彬
  • 2篇黄金川
  • 2篇王发曾
  • 1篇冯德显
  • 1篇熊文
  • 1篇杨建涛
  • 1篇王铮
  • 1篇高建华
  • 1篇史雅娟
  • 1篇刘昌新
  • 1篇顾高翔

传媒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经济地理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中州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公路交通流量的中原城市群网络结构特征被引量:3
2013年
研究了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流量、四级公路流量以及城际公交客流量,借助ArcMap的可视化空间分析工具,我们发现,中原城市群呈现出以郑州市为一级中心城市,新乡市、焦作市和许昌市为二级中心城市,洛阳市、开封市为三级中心城市的多中心枢纽网络空间发展格局。
史雅娟朱永彬顾高翔
关键词:公路交通中原城市群
基于产业链的中原城市群分工格局演变与功能定位研究
本文通过分析基于价值链分工的中原城市群产业从业人数的区位商,确定目前该城市群专业化分工的空间布局,深入分析2005年-2014年之间中原城市群各城市产业专业化发展的路径、特征以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前瞻性地提出中原城市...
史雅娟
关键词:城市职能产业分工中原城市群
中国主要城市水资源价值评价与定价研究被引量:26
2018年
水资源价值评价与定价是编制水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础条件,也是确定城市供水价格和水权交易的前提。本文利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从供水、需水和水质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既满足反映水价的代表性需要,又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力求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应用价值。基于该评价模型,本文选取中国32个大中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水资源价值进行评价,同时计算出反映支付能力的水资源价格。结果显示,中国水资源价值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北方城市水资源价值普遍高于南方城市,反映出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特征。其中,郑州和银川的水资源价值最高,太原、沈阳、石家庄等12个城市的水资源短缺形势也依然较为严峻。水资源价格方面,北京最高,为28.7元/t;青岛、济南、上海和太原等城市的水资源价格也较高(>15元/t)。
朱永彬史雅娟
关键词:城市水价水资源
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研究被引量:50
2012年
通过实证中原城市群不同空间的集聚-碎化程度、经济集聚力和交通网络对城市群空间发展的影响,剖析长期以来中原城市群空间发展的特征,提出了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的模式。研究结果显示,中原城市群基本处于持续均质发展状态,其发展符合中心地理论K值原则;核心增长极弱核牵引,节点城市发展程度差异不大,节点在区域以发达道路交通交织成网,中原城市群多中心网络式空间发展模式成为一种必然。
史雅娟朱永彬冯德显王发曾熊文
关键词:多中心城市网络中原城市群
基于PIL的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演进与态势研究被引量:13
2014年
研究目的:从城市发展的人口就业、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的综合角度,测度中原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的系统动态性与发展水平。研究方法:立足于PIL(人口—产业—土地)的城镇化三维分析框架,运用ROXY模型和TOPSIS模型定量分析中原城市群城镇化时空演进轨迹,并探寻其协同发展的整体态势。研究结果:(1)1996年以来,中原城市群城市人口与第二产业发展呈现收敛—加速极化—加速收敛—加速极化的演进轨迹,城市建设用地则呈现出与城市人口、第二产业截然相反的时空演进过程,第三产业始终处于极化发展的空间状态;(2)郑州市作为中原城市群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城市地位凸显,但当前仍呈现一种"弱核牵引"状态;(3)第三产业更能代表城镇化发展的层次和水平。研究结论:以ROXY和TOPSIS模型对城镇化发展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多元系统建构与动态演进;不同要素在发展时序上的不匹配,客观上印证了城镇化发展的系统复杂性,也证明了PIL三维框架分析的必要性。
杨建涛高建华史雅娟
关键词:土地管理城镇化中原城市群
北京市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被引量:14
2016年
基础设施对城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正的溢出效应。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分别测度了北京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础设施部门对其他经济部门的关联关系,以及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协调度。研究发现:11978-2014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4.9%,其中"七五""八五"和"九五"时期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其贡献率高达45%左右;从各基础设施对GDP的狭义贡献度来看,邮电基础设施所创造的GDP最高,占到全市GDP的9%以上,往下依次为交通、能源和水务部门;2交通和能源部门的感应度系数较高,说明其他经济部门的增长将增加对该基础设施部门的需求,进而带动后者的增长,同时也意味着该基础设施部门易对经济发展产生制约作用,需要适度超前建设;3北京市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水务基础设施,虽然在波动中有所改善,但仍然是基础设施发展的短板,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度最低。
史雅娟朱永彬黄金川
关键词:基础设施贡献度感应度协调度
中原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多中心网络化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城市的功能逐步向更大的区域范围拓展,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化态势呈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密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诸多大、中、小城市相互交织成的城市群,在全球城镇体系中日益占据重要...
史雅娟
关键词:城镇网络
我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其减排潜力分析被引量:35
2013年
本文首先比较了我国与美国、欧盟、日本在部门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上的差距,进而利用Markov模型对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未来能源强度的走势以及产业结构演变对降低能源强度的贡献。比较发现,我国各部门能源强度显著高于美国、欧盟和日本,且第一和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和第三产业过低的产业结构均造成我国碳排放居高的现状。与美欧日相比,我国降低能源强度的减排潜力分别为24%、60%和53%;产业结构演变的减排潜力分别为40%、32%和28%。未来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将持续下降近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小幅下调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5.3个百分点。但是各产业比重变动幅度到后期变慢,趋于稳定,产业结构演变对能源强度贡献越来越小。2020年和2030年我国能源强度将比2007年分别降低52.2%和68.9%,相应产业结构演变的贡献度从15.44%下降到7.86%。
朱永彬刘昌新王铮史雅娟
关键词:能源强度减排潜力MARKOV模型
基于文本分析的城市房屋强拆现象与治理路径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以文本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知网数据库中2000-2016年间我国强拆文献的特征以及原因,并深入分析了2005-2014年大众媒体报道的全国强拆典型案例文本,最后提出了城市强拆的治理路径。
史雅娟
关键词:文本分析
中原城市群产业分工格局演变与功能定位研究被引量:22
2017年
基于分产业从业人员数据,从产业价值链角度对产业进行归类,利用改进的区位熵指数对中原城市群2005—2014年间的城市产业分工格局进行历史分析,提出各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研究发现: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的吸纳就业能力逐渐增强,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其他工业和其他服务业,而生产性服务业发育迟缓;中原城市群职能强度的区位熵值显著下降,反映城市群的产业发展趋同性增强,而专业化分工正在弱化;2014年,中原城市群的产业分工格局为:漯—济—焦—许—郑5市的制造业突出,平—新2市的分别是采矿业和建筑业等其他工业发展显著,郑—洛2市高级生产性服务业职能凸显,郑—洛—焦—汴4市的一般生产性服务业地位重要,洛—汴—许3市的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以及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等其他服务业发展显赫。
史雅娟朱永彬黄金川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业价值链城市职能中原城市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