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梅新

作品数:136 被引量:1,07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铁道部重点科技项目铁道部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0篇建筑科学
  • 106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理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铁路
  • 28篇结合梁
  • 21篇载力
  • 21篇桥面
  • 21篇承载力
  • 20篇受力
  • 19篇拱桥
  • 19篇高速铁路
  • 17篇桁梁
  • 16篇应力
  • 14篇桥梁
  • 13篇下承式
  • 13篇混凝土
  • 13篇极限承载
  • 13篇极限承载力
  • 13篇大跨度
  • 10篇铁路桥
  • 10篇组合结构
  • 10篇系杆
  • 9篇系杆拱

机构

  • 116篇中南大学
  • 19篇长沙铁道学院
  • 4篇中铁大桥勘测...
  • 3篇莆田学院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 2篇湖南省交通规...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嘉应学院
  • 1篇中南工业大学
  • 1篇南昌铁路局
  • 1篇石家庄铁道大...

作者

  • 136篇叶梅新
  • 19篇侯文崎
  • 17篇陈玉骥
  • 17篇罗如登
  • 12篇韩衍群
  • 9篇周德
  • 9篇张晔芝
  • 6篇黄琼
  • 6篇陈佳
  • 6篇曹建安
  • 6篇张敏
  • 4篇欧丽
  • 4篇莫朝庆
  • 3篇胡建华
  • 3篇王锋
  • 3篇殷勇
  • 3篇屈志锋
  • 3篇唐琎
  • 2篇陶路
  • 2篇肖佳

传媒

  • 16篇长沙铁道学院...
  • 16篇中南大学学报...
  • 13篇铁道科学与工...
  • 12篇铁道学报
  • 9篇中国西部科技
  • 8篇中国铁道科学
  • 6篇钢结构
  • 6篇山西建筑
  • 5篇铁道标准设计
  • 4篇桥梁建设
  • 2篇黑龙江科技信...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混凝土与水泥...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钢结构协...
  • 1篇工业建筑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四川建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3
  • 5篇2011
  • 8篇2010
  • 9篇2009
  • 17篇2008
  • 19篇2007
  • 16篇2006
  • 5篇2005
  • 9篇2004
  • 6篇2003
  • 5篇2002
  • 6篇2001
  • 3篇2000
  • 8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速铁路下承式钢箱系杆拱结合桥的受力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了解下承式系杆拱结合桥的受力性能,根据武广客运专线某140m下承式钢箱系杆拱结合桥,设计制作1个比例尺为18的全桥试验模型,并对桥梁在全桥均布、半桥均布、全桥偏载、半桥偏载和超载共5种工况进行加载试验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半桥加载方式引起的竖向挠度约为全桥加载时的2倍;在偏载作用时,重载侧与轻载侧竖向挠度之比小于它们的荷载之比;在受力上,拱肋、系梁和纵梁的半桥均布加载都比全桥均布加载时更不利;对于横梁,端横梁梁端面内接近固结,其他横梁梁端面内接近铰结,面外弯曲问题则可通过采用箱型横梁和加大端横梁截面尺寸等措施加以缓解;刚性吊杆既受轴拉作用,也受弯曲作用,以端吊杆受力最为不利,设计时需引起注意;混凝土板的受力状态以第一系统引起的轴拉作用与竖向荷载引起的弯曲作用为主,采用3%以上的高配筋率时裂缝宽度能得到有效控制。
周德叶梅新罗如登
关键词:高速铁路下承式系杆拱桥桥面有限元模型试验
高速铁路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损伤识别被引量:9
2005年
以某高速铁路桥梁钢—混凝土结合梁模型为例,模拟多种损伤情况,分别运用以固有频率、振型、曲率模态为识别指标的方法进行损伤识别。通过对模型的无阻尼自由振动分析研究损伤指标与损伤之间的关系;以模型不同部位抗弯刚度的折减模拟不同程度的损伤。研究结果表明,固有频率及振型能反映结构的整体性能,但很难判断损伤位置;曲率模态对局部损伤较为敏感,损伤定位比较准确。
叶梅新黄琼
关键词:组合梁固有频率振型曲率模态损伤识别
机车实验室结构施工中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2005年
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12m跨厂房排架柱结构施工要领作了探讨,从轴线标高控制、柱墙连接、钢筋工程方面,介绍了结构施工方面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一些应注意的事项。
王昌良叶梅新
关键词: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
板桁组合结构分析中的板梁单元被引量:11
2005年
为了能合理和方便地分析板桁组合结构的受力性能,将纵、横梁视为混凝土板的加劲梁,建立考虑板梁共同作用和相对滑移板梁单元、无共同作用和过渡区的板梁单元。其中,将矩形板视为单元的基本部分,梁视为附属部分,即以矩形板4个结点的结点位移以及每条板梁结合面(有钉区)中线上的3个相对滑移自由度作为板梁单元的基本自由度,以构造板和梁的位移模式,由此得到板梁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
陈玉骥叶梅新
关键词:板桁组合结构位移模式刚度矩阵
青藏铁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低温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04年
针对钢 混凝土结合梁在青藏铁路上的应用,模拟青藏线的温度环境,用专门研制的低温设备(最低温度能保持在-50℃以下),对由14MnNbq钢构件、 22栓钉和C50混凝土组成的钢-混凝土组合件作了低温疲劳试验.试验中,考虑了钢板的轧向和环境温度变化等因素的影响,研究了低温下 22栓钉的破坏形式和疲劳承载力等问题,并将低温下的试验结果同常温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同等荷载下, 22栓钉在-50℃~0℃的低温环境下疲劳寿命比室温下长,且有温度越低,疲劳性能越好的趋势;钢板轧向对栓钉疲劳寿命影响很大;14MnNbq钢材质优良,转变温度低于-50℃,-50℃下,栓钉焊在14MnNbq钢板上对钢板材质无影响.采用FZS型温度数据自动测试系统,模拟青藏线昼夜降温、升温过程,对钢与混凝土的温差做了测试.根据测试结果,青藏铁路结合梁设计中钢与混凝土温差可按15℃取值.图6,表1,参16.
侯文崎叶梅新
关键词:青藏铁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
连续钢桁结合梁桥负弯矩区桥面系受力影响因素和改善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以1座下承式连续钢桁结合梁桥为例,采用有限元法研究了桥面系的受力特性,考察了中支座区域桥面系受力状态与混凝土板板厚、纵梁抗拉刚度及抗弯刚度的关系;针对纵横梁及混凝土板在中支座区域受力比其他区域突出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支座两侧节间内,随着纵梁抗拉刚度的增加,纵梁轴力增加速度逐渐减慢,且低于抗拉刚度的增加速度;随着纵梁抗弯刚度的增加,纵梁竖向弯矩也增加;采用较高的纵梁或增加混凝土板厚对降低中支座区域纵横梁的应力效果并不明显,相对而言,选择合适的纵梁高度并增加翼缘厚度或采用4根小纵梁的方法均可降低该区域纵横梁的应力水平,在中支座两侧节间内再布置横梁时纵横梁的应力可进一步降低。
叶梅新韩衍群
关键词:桥面系受力状态刚度
芜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受压区桁梁结合梁试验研究成果简介
1999年
本文介绍芜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受压区桁梁结合梁式试验研究结果,该成果已应用于该桥的设计和施工。
叶梅新侯文崎
关键词:桁梁结合梁受压区公路铁路两用桥
自锚式悬索桥简化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基于能量原理,提出计算自锚式悬索桥受力性能的简化计算方法,对双塔三跨自锚式悬索桥导出求解加劲梁内力、挠度和主缆水平分力的基本公式。该法将自锚式悬索桥的主缆和吊杆截开,用未知力来代替,分别取主缆和连续加劲梁为隔离体进行分析,通过迭代逐步逼近,使两者满足受力协调条件,对主缆同时考虑恒载和活载作用下的挠度,对加劲梁同时考虑轴力和弯矩的作用以及梁柱效应。算例结果表明,该简化计算方法的计算结果收敛速度快,与几何非线性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吻合良好。
黄琼叶梅新
关键词:悬索桥自锚式计算方法
稳定索对三塔斜拉桥动力性能的影响
2006年
分别对无稳定索和有稳定索的三塔斜拉桥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反应谱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稳定索的设置提高了三塔斜拉桥的竖向弯曲振型频率,降低了塔顶和跨中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反应.
叶梅新靳飞
关键词:三塔斜拉桥模态分析反应谱分析
高速铁路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纵肋形式的对比研究
正变异性整体钢桥面具有自重轻、整体刚度大、承载能力强、行车舒适性好的特点,相对于普通铁路的铜纵、横梁明桥面,较易于满足高速铁路钢桥的行车要求。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的最显著特点是不仅要承担局部荷载,还要参与主结构的整体变形,...
罗如登叶梅新张晔芝于海峰
关键词:高速铁路受力特点有限元分析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