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美琴

作品数:12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基金上海市水生生物学重点学科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沿岸
  • 7篇沿岸碎波带
  • 7篇稚鱼
  • 6篇仔稚鱼
  • 6篇长江口
  • 3篇卵黄蛋白原
  • 3篇免疫
  • 2篇刀鲚
  • 2篇梭鱼
  • 2篇化学发光
  • 2篇化学发光免疫
  • 2篇激素
  • 2篇雌激素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分布
  • 1篇早期发育
  • 1篇日龄
  • 1篇摄食
  • 1篇摄食习性
  • 1篇生物标志

机构

  • 9篇上海海洋大学
  • 3篇上海水产大学
  • 2篇北海道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浙江省淡水水...
  • 1篇浙江海洋学院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长崎大学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12篇吴美琴
  • 10篇钟俊生
  • 3篇练青平
  • 3篇葛珂珂
  • 2篇张冬良
  • 2篇盛田祐加
  • 2篇蒋日进
  • 1篇原彰彦
  • 1篇平松尚志
  • 1篇李黎
  • 1篇龚小玲
  • 1篇和田竜典
  • 1篇罗雯姝
  • 1篇郁蔚文
  • 1篇赵盛龙
  • 1篇傅萃长
  • 1篇张俊彬
  • 1篇陈渊戈
  • 1篇蒋雪莲

传媒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水产学报
  • 1篇渔业科学进展
  • 1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中国鱼类学会...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刀鲚仔稚鱼摄食习性与浮游动物分布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为探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浮游动物的分布与刀鲚仔稚鱼摄食的关系,2006年7-12月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设置13个站位点,用浮游Ⅰ型生物网(口径30cm,网目0.2mm)在表层拖曳采集浮游动物78次,采集到浮游动物72种,平均密度3278.95个/网;用小型拖网(1m×4m,网目1mm)拖曳234次,采集到刀鲚仔稚鱼37170尾,平均密度158.85尾/网。通过胃含物分析共鉴定刀鲚仔稚鱼饵料生物15种(类)(浮游动物11种,浮游幼体4类),平均摄食密度1.306个/尾。研究结果表明:前弯曲期仔鱼偏好摄食哲水蚤、剑水蚤和枝角类;弯曲期仔鱼偏好摄食猛水蚤和桡足类桡足幼体;后弯曲期仔鱼除偏好摄食桡足类幼体以外,也偏好摄食游泳能力较强的糠虾;稚鱼对糠虾有极强的偏好。水温和盐度对刀鲚仔稚鱼的摄食量影响较小;浮游动物分布并不直接影响刀鲚仔稚鱼分布,相关性较小。
蒋雪莲张宇钟俊生陈渊戈吴美琴
关键词:浮游动物摄食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刀鲚仔稚鱼的数量分布被引量:18
2009年
2007年5-10月,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13个站位用小型拖网各采样1次。195次拖网共采获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9358尾,体长范围为3.0~61.2mm,优势体长为6.0~25.0mm,以10.0~16.0mm的弯曲期和13.0~21.0mm的后弯曲期仔鱼为主。采获数量以7月最高,占总数55.0%,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南支和北支上游,有3个站位(St.5、St.7、St.10)数量较高。其中有1个站位(St.7)刀鲚仔鱼的平均体长按月呈递增趋势,表明刀鲚仔稚鱼有利用沿岸碎波带作为早期生长场所的习性。根据刀鲚仔稚鱼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分布和数量变动的调查结果,结合目前刀鲚成鱼资源量贫乏的现状,建议有关部门限制鳗苗定置网等作业,并加强对沿岸碎波带保育场的保护。
葛珂珂钟俊生吴美琴赵盛龙张冬良
关键词:刀鲚仔稚鱼长江口
春夏季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
<正>关于沿岸碎波带仔稚鱼保育场的研究,在国际上已经广泛运用在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方面,而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本研究以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作为研究水域,2004年5-8月和2005年5-8月,每月一次,大潮期间在芦潮...
吴美琴钟俊生练青平
文献传递
长江口碎波带刀鲚仔稚鱼的形态学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通过对2007年6—10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用小型拖网(1m×4m,网目1mm)采集的刀鲚仔稚鱼早期发育的观察,研究了其外部形态发育特征。卵黄囊期仔鱼已开口,各鳍无鳍条。前弯曲期仔鱼背鳍鳍条完全形成,胸鳍下部鳍条开始出现。弯曲期仔鱼上颌骨后缘开始向后延伸,脊索末端开始上弯;胸鳍开始出现2~3枚游离鳍条,腹鳍形成,尾柄部出现少量鳞片。后弯曲期仔鱼肌节呈“W”型,尾下骨完全形成,其后缘与体纵轴垂直;胸鳍6枚游离鳍条完全形成;稚鱼期体型已基本接近成鱼,上颌骨后缘伸达前鳃盖骨,胸鳍6枚游离鳍条延长,腹鳍明显后移至背鳍基底中部下方。比较同属鱼类的早期发育特征,刀鲚仔稚鱼除了肌节数最多的特征之外,还具有鳞片形成时间较早,胸鳍游离鳍条延长时间较晚的特征。
张冬良李黎钟俊生葛珂珂吴美琴蒋日进
关键词:刀鲚仔稚鱼早期发育
鮻鱼稚鱼在沿岸碎波带的出现和滞留时间被引量:17
2006年
2004年3—8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5个站位用小型拖网(1m×4m,网目1mm)采集到鮻鱼稚鱼754尾,平均密度为10.9尾/网次,以6月的出现尾数最多,5月份最少。平均密度以St.2最高(80.6尾/网次)。通过研究St.2鮻鱼稚鱼的平均体长及生长规律,其平均体长呈逐月递增趋势,表明该鱼以沿岸碎波带作为其保育场。对205尾鮻鱼稚鱼的耳石日生长轮的观察结果,其日轮数与体长呈对数相关,并由耳石日轮数推算出其为3—6月孵化的个体。孵化后约20~46d的个体在沿岸碎波带水域进行短期生活。鮻鱼稚鱼在保育场的生长规律揭示了在进行海岸工程时必须强调对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保护的重要性。
钟俊生傅萃长郁蔚文吴美琴张增频龚小玲胡芬5
关键词:稚鱼耳石日龄
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分布的季节性变动被引量:7
2010年
为进一步探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季节性变化特征,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的13个站位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共采集到仔稚鱼77种,隶属于13目27科63属。各季节出现仔稚鱼种数分别为37、20、13和7种。仔稚鱼是以暖温性种类占绝对优势,按生态类型划分,河口性和淡水性种类为主,其次为海洋性种类,洄游性种类最少。根据优势度曲线可看出,夏季优势种最突出,秋季优势种最不明显。夏季与秋季的共有种最多,均为27种;冬季与春季,冬季与秋季间的共有种最少,均为11种。从数量分布来看,冬季仔稚鱼数量最少,且分布较分散,春季数量有明显增加,夏季数量达最大值,且分布趋于集中。在低盐和淡水的站位St.4、St.5、St.7和St.10,形成了以刀鲚为主要种类的仔稚鱼密集区,平均密度高达2 729尾/站。
吴美琴钟俊生葛珂珂练青平蒋日进
关键词:仔稚鱼长江口
鲻鱼人工繁殖与胚胎发育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报道了鲻鱼的人工繁殖技术和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结果。HCG 1 000 IU/kg和LRH-A210μg/kg配合使用,在水温22~25℃时,盐度25~32,鲻鱼的催产效应时间和受精卵孵化时间分为别36 h和52 h。鲻鱼卵属浮性卵,圆球形,卵径为(316.4±6.9)μm,卵黄囊直径为(190.8±5.4)μm。鲻鱼的胚胎发育过程可以分为7个阶段: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出膜期。研究发现,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效应时间和孵化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孵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在温度为18~21℃时,孵化率最高,为82%。
时红卫吴美琴张俊彬
关键词:鲻鱼人工繁殖温度胚胎发育
梭鱼卵黄蛋白原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法被引量:3
2010年
运用建立化学发光免疫(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检测法,对梭鱼血清中主要卵黄蛋白原(Vg)类型(B类型;VgB)进行定量测定。梭鱼VgBCLIA法按两步法操作进行,使用纯化的梭鱼VgB制备特异型抗血清(a-VgB)。优化抗体浓度和培育时间等检验条件后,检验范围设定为3.91~500ng/mL。卵黄发生期的梭鱼雌鱼血清和雌激素处理后的梭鱼稚鱼血清稀释曲线与纯化的梭鱼Vg曲线平行,而梭鱼雄鱼稀释血清中几乎不发生相应的免疫学反应。对天津原种场养殖的10尾梭鱼血清VgB水平的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雌鱼(9尾)血清中检测到VgB但个体间差异较大,变化范围为3.0~2700.1μg/mL,并表现出随着卵巢发育而增长的变化趋势。相对而言,成熟梭鱼雄鱼血清VgB水平则极低(2.7μg/mL),表明在其生长环境中不存在雌激素活性。另外,所有个体的组织学观察也未呈现出明显的性腺异常情况。研究为梭鱼主要雌激素诱导生物标志物(VgB)的量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较以往的检验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有助于建立多元化的水生环境中雌激素活性的检测体系。
吴美琴和田竜典罗雯姝盛田祐加平松尚志原彰彦钟俊生
关键词:梭鱼生物标志物卵黄蛋白原化学发光免疫雌激素
泥鳅卵黄蛋白原的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研究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等方法,克隆获得泥鳅7种卵黄蛋白原(vitellogenin;Vtg)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鱼Vtg由两种类型组成,即I型(v...
吴美琴西宫攻平松尚志征矢野清
关键词:泥鳅卵黄蛋白原克隆重组蛋白
文献传递
梭鱼卵黄蛋白原的CLIA检测法的确立
建立了特异灵敏的化学发光免疫测定CLIA法,可用于梭鱼血清中主要卵黄蛋白原(Vg)类型(B类型;VgB)的定量.梭鱼VgB CLIA法按两点法操作进行,使用纯化的梭鱼VgB制备特异型抗血清(a-VgB).优化抗体浓度和培...
吴美琴和田竜典罗雯姝盛田祐加平松尚志原彰彦钟俊生
关键词:梭鱼卵黄蛋白原化学发光免疫雌激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