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平

作品数:12 被引量:196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迷迭香
  • 6篇迷迭香酸
  • 3篇紫苏
  • 2篇正交
  • 2篇正交实验
  • 2篇色素
  • 2篇食品
  • 2篇甜菜红
  • 2篇甜菜红色素
  • 2篇酶法
  • 2篇酶法辅助提取
  • 2篇抗氧化
  • 2篇红色素
  • 2篇纯化
  • 1篇血栓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液体发酵
  • 1篇乙醇
  • 1篇脂质

机构

  • 11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11篇周平
  • 9篇吕晓玲
  • 4篇姚秀玲
  • 2篇刘常金
  • 2篇胡淳罡
  • 2篇王玉平
  • 2篇侯建春
  • 2篇张琳琳
  • 1篇朱惠丽
  • 1篇郑焕兰
  • 1篇张津凤
  • 1篇张民
  • 1篇孔德莉
  • 1篇李肇奖
  • 1篇姜平平
  • 1篇姚慧
  • 1篇马立强
  • 1篇周岩
  • 1篇肖丽梅

传媒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中国食品添加...
  • 1篇中国酿造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紫苏中迷迭香酸的乙醇提取优化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研究了采用乙醇提取法从紫苏中提取迷迭香酸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实验L9(34)优化迷迭香酸乙醇浸提法的提取工艺,硫酸亚铁比色法测定迷迭香酸含量。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为:5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50(w/v),提取温度为65℃,提取时间为35min,迷迭香酸提取率为1.061%比热水浸提法提高了30.18%。
周平吕晓玲
关键词:迷迭香酸正交实验紫苏
精制甜菜红色素的加工技术
吕晓玲李肇奖张民姚秀玲王增彦孔德莉周平张津凤
该项目针对甜菜红色素粗制品中色素含量低、吸潮性强易结块、澄清度低不能用于澄清食品以及由于含有较高比例的甜菜黄素引起的色调偏黄和硝酸根含量高等缺点,对甜菜红色素的精制工艺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酸性水溶液逆流提取技术代替传统的...
关键词:
关键词:甜菜红色素
超声波辅助提取紫苏中迷迭香酸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1
2007年
研究采用超声波技术从紫苏中提取迷迭香酸的工艺条件.用正交实验L18(37)优化,硫酸亚铁比色法测定迷迭香酸得率.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40%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60(m/V),超声波输出功率为300W,提取时间为15min,占空比为50%,迷迭香酸提取得率为1.146%.
周平吕晓玲姚秀玲
关键词:迷迭香酸超声波提取
枯草杆菌SBS液体发酵联产血栓溶解酶和γ-聚谷氨酸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利用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BS)进行联产血栓溶解酶和γ-聚谷氨酸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实验室自行分离的Bacillus subtilis SBS为出发菌株,进行了液体发酵,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碳、氮源对血栓溶解酶和γ-聚谷氨酸联产的影响,并运用多种检测方法对产物进行了鉴定。【结果】在未添加谷氨酸的培养基中合成了γ-聚谷氨酸,表明该菌是非谷氨酸依赖型菌。合成血栓溶解酶的合适碳、氮源分别是可溶性淀粉和大豆蛋白胨,合成γ-聚谷氨酸的合适碳、氮源分别是蔗糖和NH4Cl。【结论】以蔗糖和大豆蛋白胨、NH4Cl分别作为碳源和氮源进行血栓溶解酶和γ-聚谷氨酸的联产。在蔗糖10 g/L、大豆蛋白胨20 g/L、NH4Cl 8 g/L时,血栓溶解酶酶活为265±25 IU/mL,γ-聚谷氨酸产量为1.183±0.015 g/L,均接近了单独合成时的水平。
胡淳罡刘常金郑焕兰周平
关键词:Γ-聚谷氨酸联产
迷迭香挥发油的酶法辅助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纤维素酶酶解迷迭香干叶,对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酶解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酶解工艺为:酶用量为0·2%、pH为3、酶解温度30℃、酶解2h。在此条件下,迷迭香干叶经纤维素酶预处理后,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与未经过酶处理直接提取挥发油相比,出油率提高68·8%。
吕晓玲张琳琳马立强周平
关键词:迷迭香挥发油纤维素酶
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体外实验研究被引量:90
2003年
紫苏是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唇形科植物 ,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 ,其中的迷迭香酸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本文研究了紫苏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迷迭香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和该提取物的还原力、对由亚铁离子引发的卵磷脂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脱氧核糖氧化损伤抑制作用 ,结果显示提取物中迷迭香酸含量为 37.4 9± 0 .2 4 % (质量比 ) ,并具有较强的还原力、抗氧化性和对脱氧核糖氧化损伤抑制作用。
吕晓玲朱惠丽姜平平姚秀玲周平
关键词:紫苏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迷迭香酸脂质过氧化功能性食品
甜菜红色素主要成分抗氧化能力被引量:26
2009年
为研究甜菜红色素主要抗氧化成分,采用Sephadex LH-20分离甜菜红色素,收集红色部分和黄色部分,用HPLC法检验分离效果。采用ABTS、DPPH、FRAP3种方法评价甜菜红色素各部分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红色部分与甜菜红色素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红色部分与甜菜红色素抗氧化能力接近;黄色部分与甜菜红色素差异显著(P<0.05),说明黄色部分的抗氧化能力不及甜菜红色素。表明甜菜红色素主要抗氧化成分为红色部分。
吕晓玲王玉平周平侯建春周岩
关键词:甜菜红色素抗氧化性ABTSDPPHFRAP
酶法辅助提取紫苏中迷迭香酸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8
2010年
紫苏是一种在我国广泛分布的唇形科植物,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化学成分,其中的迷迭香酸是一种含量较高的具有多种生理活性的水溶性酚类化合物。本文对从紫苏中酶法辅助提取迷迭香酸的条件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加酶量、料液比、提取温度、酶反应时间、粉碎度、溶剂pH对迷迭香酸得率的影响,并用正交实验L9(34)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迷迭香酸得率,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为25U/g紫苏,料液比为1∶40(w/v),提取温度为50℃,酶反应时间为5min,迷迭香酸的得率为0.625%,比热水浸提法提高26.26%。此方法简单易行,是一种从紫苏中提取迷迭香酸的新型工艺,迷迭香酸的得率较高,生产成本较低,且更为绿色环保,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吕晓玲姚慧张琳琳周平
关键词:紫苏迷迭香酸酶法辅助提取正交实验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迷迭香酸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含有迷迭香酸的植物中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迷迭香酸的制作工艺。其主要技术特点是以含有迷迭香酸的植物作为原料,提取液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除杂、洗脱,真空干燥的方法获得精制迷迭香酸产品,该产品纯度可以达到90...
吕晓玲周平姚秀玲
文献传递
迷迭香酸的稳定性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研究光、温度、pH值、金属离子和常见食品添加剂对迷迭香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迷迭香酸的影响较大;温度、pH对迷迭香酸的影响不明显;Ca2+、Mg2+会导致迷迭香酸含量减少;食盐、蔗糖对迷迭香酸没有影响;低浓度的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抗坏血酸、氧化剂对迷迭香酸的影响较小;焦亚硫酸钠对迷迭香酸的影响不明显。
侯建春吕晓玲周平王玉平
关键词:迷迭香酸温度PH值金属离子食品添加剂稳定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