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明书

作品数:20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地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妊娠
  • 6篇妊娠期
  • 6篇肝炎
  • 5篇乙型
  • 5篇肝炎病毒
  • 5篇病毒
  • 4篇孕妇
  • 3篇乙型肝炎
  • 3篇妊娠期糖尿病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细胞
  • 3篇母婴
  • 2篇乙肝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上皮
  • 2篇上皮内
  • 2篇上皮内瘤
  • 2篇皮内
  • 2篇子宫

机构

  • 16篇北京地坛医院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作者

  • 20篇周明书
  • 10篇伊诺
  • 6篇李振华
  • 5篇易为
  • 4篇许仲婷
  • 4篇曹彦君
  • 4篇付丽华
  • 4篇王树玉
  • 4篇许艳丽
  • 4篇刘敏
  • 3篇任国庆
  • 3篇贾婵维
  • 3篇李丽
  • 2篇华文浩
  • 2篇余兰
  • 2篇康晓迪
  • 2篇张震宇
  • 2篇周明芳
  • 1篇梁东竹
  • 1篇王晓娟

传媒

  • 6篇中华实验和临...
  • 5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肝脏病杂...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生率、孕妇妊娠结局以及所娩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分析2011年1月1日~2014年10月31日于本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6311例HBV感染孕妇病历资料。根据孕妇肝功能情况分为A、B两组。A组患者(肝功能正常,慢性HBV携带或非活动HBsAg携带)5264例,B组患者(肝功能异常,慢性乙型肝炎)1047例。比较两组孕妇年龄和GDM发病率。比较两组中确诊GDM孕妇的妊娠和分娩情况以及所分娩新生儿的体重、窒息和畸形情况。结果 A组孕妇年龄(29.08±4.29)岁,B组孕妇年龄(29.73±3.61)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89、P<0.001)。两组病例中诊断为GDM孕妇共1 906例,其中A组孕妇GDM发病率为1548/5 264(29.41%),B组孕妇GDM发病率为358/1047(34.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488、P=0.002)。对肝功能和年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肝功能和年龄是GDM发病的高风险因素(P=0.009、<0.001)。两组GDM孕妇的年龄、早产情况、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窘迫和剖宫产情况,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683、x^2=15.930、4.613、22.114和38.992;P=0.007、0.000、0.032、0.000和0.000)。两组GDM孕妇的羊水情况、胎儿宫内发育受限、死胎/死产、胎膜早破、助产和产后出血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GDM孕妇所娩新生儿的体重和窒息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88、P<0.0001,x^2=4.923、P=0.027)。新生儿畸形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功能状态和年龄是GDM发生的高风险因素。HBV感染孕妇肝功能异常增加了GDM的发病率,增加了早产、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分娩巨大儿和低体重儿的几率,亦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的几率。监测HBV感染GDM孕妇肝功能并维持其基本正常,有助于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伊诺姜秀娟梁东竹刘敏许艳丽许仲婷周明书付丽华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新生儿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监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胎儿左右心纵向整体功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监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孕妇胎儿左右心纵向整体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超声科检查发现的ICP胎儿为研究对象。母体血清总胆汁酸浓度10≤TBA<40μmol/L为ICP轻度组,入组28例;TBA≥40μmol/L为ICP重度组,入组28例;选择同孕周的正常孕妇胎儿,为正常对照组,入组56例。对所有入组胎儿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留存动态四腔心声像图,将图像导入VVI处理软件脱机分析,获得左右心室VVI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期峰值速度(Vd)、收缩期峰值应变(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期峰值应变率(SRd)。结果:ICP重度组胎儿左心室整体SRs、SRd及S较ICP轻度组和对照组减低(P<0.01),但左心室整体SRs、SRd及S于ICP轻度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重度组胎儿右室整体Vd较ICP轻度组、对照组减低(P<0.01),但于ICP轻度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重度组胎儿右心室整体SRs、SRd及S较ICP轻度组和对照组减低(P<0.01),但于ICP轻度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体重度胆汁酸增高损害胎儿左心及右心整体收缩及舒张功能;母体轻度胆汁酸增高对胎儿左右心整体心功能无明确影响。
王连双张瑶王玥杨学平王丽萍周明书杨旭何怡华
关键词: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传感器用于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构建用于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a resonance,SPR)生物传感器检测体系。方法BIAcore3000 SPR仪上在线包被芯片,通过氨基偶联的方式将链酶亲和素(SA)蛋白偶联到CM5芯片表面,继而通过生物素标记的探针与SA结合,将21号染色体单链寡核苷酸探针包被于芯片表面,利用特异性探针与目的DNA的结合,实现对21-三体标本单链扩增产物的检测。结果21号染色体探针包被信号值为3407.9毫度(RU),满足检测要求;21-三体组检测信号高于正常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SPR生物传感器可以实现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
周明书贾婵维任国庆王树玉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产前诊断表面等离子共振
重组脂联素对自然流产模型小鼠妊娠结局及Th17/Treg平衡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分析重组脂联素对自然流产(SA)模型小鼠妊娠结局、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影响。方法选择SPF级CBA/J雌性小鼠与DAB/2、BALB/c雄性小鼠建立正常妊娠模型(CBA/J雌鼠与BALB/c雄鼠交配)与SA模型(CBA/J雌鼠与DBA/2雄鼠交配),SA模型小鼠分为模型组与重组脂联素组。重组脂联素组自妊娠第5天开始腹腔注射重组脂联素10μg(kg·d),连续9d;模型组同步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正常妊娠组不作任何处理。妊娠2周后处死各组小鼠,计算胚胎吸收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滋养细胞形态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脂联素、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取小鼠脾脏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Treg细胞平衡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测定Th17细胞转录因子RORγt及Treg细胞转录因子FOXP3mRNA水平。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胚胎吸收率上升(P<0.05);与模型组比较,重组脂联素组胚胎吸收率降低(P<0.05);正常妊娠组、重组脂联素组胚胎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模型组、重组脂联素组血脂联素、IL-10、TGF-β1水平降低,IL-17水平及IL-17/TGF-β1值上升(P<0.05),脾脏淋巴细胞Th17细胞比率、Th17/Treg值、RORγtmRNA上升,Treg细胞比率、FOXP3mRNA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重组脂联素组血清脂联素、IL-10、TGF-β水平上升,IL-17水平及IL-17/TGF-β1值降低(P<0.05),脾脏淋巴细胞Th17细胞比率、Th17/Treg值、RORγtmRNA降低,Treg细胞比率、FOXP3mRNA上升(P<0.05)。结论重组脂联素可能通过调节Th17/Treg免疫平衡改善SA模型小鼠妊娠结局,维持妊娠早期免疫耐受。
卫雅娴伊诺周明书李振华
关键词:小鼠自然流产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高龄初产妇442例妊娠及分娩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探讨高龄初产对妊娠及分娩发生合并症和并发症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北京地坛医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分娩的高龄初产妇(≥35岁)442例为观察组进行临床分析研究妊娠合并症和妊娠并发症的发生、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随机选取同期非高龄初产妇(<35岁)450例为对照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子宫肌瘤、羊水少、巨大儿、臀位、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7.470、35.212、8.811、10.874、4.747、12.844、26.159,均P<0.05);对照组合并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χ^2分别为4.874、6.689,均P<0.05)。高龄初产妇的剖宫产率为6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6%。结论 高龄初产妇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发生明显高于年轻初产妇,应避免高龄妊娠;对高龄妊娠应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妊娠并发症,合理控制剖宫产手术指征,确保母婴安全与健康。
周明芳李晔周明书易为
关键词:高龄初产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
82例孕产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认知的心理干预及常态化疫情防控应对要点
2023年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孕产妇对疫情防控的认知及心理状况,并针对现状探讨干预要点。方法2020年2月19日至2020年3月6日,通过微信对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妇产科建档产检孕产妇进行COVID-19防控认知及心理状况问卷调查。产检时采用现场宣教方式结合微信推送疫情防控材料及心理疏导,1周后再进行第2次问卷调查,对比分析干预前后疫情防控的认知、疫情期间产检的认知、干预前后心理变化的特点。于2022年12月20日对该人群行第3次心理变化问卷调查,对比随时间推移孕产妇心理变化特点。结果共收集82位孕产妇的调查问卷246份,结果提示入组孕产妇均关注COVID-19进展,对疫情防控有一定认知,但部分孕产妇对防护用品选择(7.31%、6/82)和出行方式选择(4.88%、4/82)认知不够准确。几乎所有调查对象(98.78%、81/82)对产检的安全性存在担忧,部分人打算延期产检(35.37%、29/82)以期降低潜在感染风险。通过产检现场和线上方式宣教后计划延期产检的比例显著降低(17.07%、14/82:χ^(2)=7.092、P=0.008)。调查对象宣教前对必要产检项目有较高认知比例(85.37%、70/82),宣教后此比例升高至100%(Fisher’s确切概率法:P<0.001)。部分孕妇(74.39%、61/82)知晓居家自我监测胎儿方法,宣教后此比例亦升高至100%(Fisher’s确切概率法:P<0.001)。疫情导致绝大多数(96.34%、79/82)孕产妇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干预后心理负担有所缓解(Fisher’s确切概率法:P<0.001),焦虑和抑郁程度有所减轻(Fisher’s确切概率法:P<0.001、P=0.0006)。第3次随访显示入组孕产妇均无焦虑、抑郁等负面认知。结论心理干预措施对孕产妇疫情防控认知和心理建设起到正向激励作用。
李振华解宝江易为李丽卫雅娴周明书伊诺
关键词:孕产妇疫情防控健康宣教心理疏导
485例妊娠合并梅毒孕妇妊娠结局及母婴阻断疗效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梅毒感染孕妇经规范母婴阻断治疗后,对自身梅毒感染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产科分娩,以诊断为妊娠期合并梅毒的485对孕妇及其娩出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孕母分娩前梅毒TRUST滴度分为TRUST≥1︰16组(高滴度)100例和TRUST≤1︰8组(低滴度)385例。根据孕期是否规范驱梅治疗将患者分为规范治疗组(405例)和未规范治疗组(80例);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连续校正卡方检验或Fisher’s确切概率法比较各组孕妇及新生儿TRUST滴度以及母婴不良结局(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死宫内或新生儿死亡、出生缺陷、新生儿感染、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先天梅毒儿)。结果与TRUST≤1︰8组相比,TRUST≥1︰16组新生儿先天梅毒发生率为12.0%(12/100)和0%(0/385)(χ^(2)=47.372、P<0.001),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17/100)和1.7%(6/385)(χ^(2)=41.9、P<0.001),早产发生率为13.0%(13/100)和5.1%(20/385)(χ^(2)=7.626、P=0.009),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为39.0%(39/100)和2.7%(10/385)(χ^(2)=115.82、P<0.001),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6.0%(6/100)和1.3%(5/385)(χ^(2)=7.915,P=0.0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规范治疗组与未规范治疗组相比,孕妇TRUST滴度较治疗前下降率为68.0%(276/405)和33.3%(27/80)(χ^(2)=33.717、P<0.001),新生儿出生时TRUST滴度阴性率为57.8%(235/405)和28.6%(23/80)(χ^(2)=22.995、P<0.001),早产发生率为5.10%(21/405)和14.3%(12/80)(χ^(2)=10.148、P=0.003),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为1.48%(6/405)和6.25%(5/80)(χ^(2)=6.853、P=0.022),出生缺陷发生率为1.7%(7/405)和20.0%(16/80)(χ^(2)=45.409、P<0.001),新生儿感染发生率为1.4%(6/405)和53.7%(43/80)(χ^(2)=200.948、P<0.001),先天梅毒感染率为0%(0/405)和15%(12/80)(χ^(2)=56.2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娩前孕母血清TRUST滴度越高,新生儿出生缺陷、先天性梅毒、新生儿感染、早产、低
卫雅娴李丽王夫川付丽华周明书李振华王文静
关键词:妊娠期梅毒母婴阻断先天性梅毒
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率及高危因素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母婴传播率、转归及高危因素。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42例HCV感染史孕妇晚孕期和新生儿出生时、18个月时的抗-HCV水平,应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其HCV RNA定量和母婴传播阳性母儿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对不同孕妇病毒载量组、分娩方式组、喂养方式组、生活方式组、新生儿性别组的母婴传播情况进行分析。结果HCV母婴传播率为4.76%,新生儿18个月时抗-HCV转阴率为95.24%。孕妇HCV RNA≥108拷贝/ml组、107-108拷贝/ml组、〈107拷贝/ml、〈500拷贝/ml及对照组的母婴传播率为66.67%、0%、0%、0%和0%,≥108拷贝/ml组的母婴传播率高于对照组及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40.644、P〈0.05)。母婴传播阳性的母儿HCV基因型一致,均为1b型。剖宫产组与自娩组,人工喂养组与母乳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共用碗筷组与非共用碗筷组,男性婴儿组与女性婴儿组,HCV母婴传播率依次为4.00%和5.88%,6.06%和0%、0%,5.56%和4.17%、0%和8.70%,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母婴传播是婴儿感染HCV的重要途径,HCV母婴传播率为4.76%,新生儿18个月时抗-HCV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很高,孕妇HCV RNA定量是影响HCV母婴传播的重要因素,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日常生活接触不影响母婴传播率。
周明书李振华伊诺周明芳曹彦君王晓娟易为
关键词:母婴传播
siRNA干扰的DKK1低表达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DKK1 siRNA干扰的DKK1低表达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瞬时转染DKK1 siRNA至培养的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分别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DKK1的mRNA和蛋白表达;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前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活性β-catenin、MMP14表达情况。结果转染DKK1 siRNA至Ishikawa细胞使细胞中DKK1基因表达水平降低21.00%(t=3.05,P<0.05),DKK1蛋白表达降低39.35%(t=40.97,P<0.01)。侵袭实验中DKK1 RNAi组的细胞均数140.8±4.733,高于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均数123.7±6.700,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增强13.82%。迁移实验中DKK1 RNAi组细胞均数(152.0±3.528)高于空白对照组(130.6±4.061),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16.39%。DKK1 siRNA处理后,细胞中活性β-catenin、MMP14荧光增强,提示表达水平上升。结论 DKK1具有抑制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了DKK1这一作用过程。DKK1不失为抑制子宫内膜癌转移的有效治疗靶点。
伊诺华文浩付丽华周明书许仲婷李振华许艳丽
关键词:细胞运动DKK1
乙肝孕妇早孕期甲状腺激素水平的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乙肝孕妇早孕期甲状腺激素分泌特点。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方法检测104例研究对象的早孕期甲状腺激素,104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20例,为非乙肝孕妇,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组22例、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22例、非活动性HBsAg携带组20例、慢性HBV携带组20例(HBV-DNA大于等于107拷贝/ml)。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T3(1.59±0.35)、T4(10.80±1.45)、FT3(3.33±0.45)高于对照组T3(1.37±0.21)、T4(9.72±1.47)、FT3(3.08±0.2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组TSH(1.11±1.03)及慢性HBV携带组TSH(0.90±0.48)低于对照组TSH(2.01±1.3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余各组甲状腺激素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孕妇早孕期甲状腺激素水平不同于非乙肝孕妇,增强对乙肝孕妇甲状腺激素分布特点的认识,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治乙肝孕妇甲状腺功能疾病。
周明书易为曹彦君刘敏
关键词:乙型肝炎甲状腺激素孕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