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相龙

作品数:64 被引量:279H指数:10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5篇建筑科学
  • 16篇经济管理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1篇城市
  • 5篇乡村
  • 4篇生态
  • 4篇建筑
  • 3篇都市
  • 3篇演进
  • 3篇外部环境
  • 3篇小城
  • 3篇小城镇
  • 3篇旅游
  • 3篇民居
  • 3篇精明
  • 3篇精明增长
  • 3篇可持续发展
  • 3篇黄土高原
  • 3篇风貌
  • 3篇村庄
  • 2篇都市圈
  • 2篇新型城镇化
  • 2篇遗产

机构

  • 51篇兰州交通大学
  • 9篇西北师范大学
  • 8篇同济大学
  • 7篇东南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兰州商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工程...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58篇唐相龙
  • 4篇李志刚
  • 3篇王德
  • 3篇周亮
  • 3篇孙东琪
  • 3篇赵艳梅
  • 2篇柴宗刚
  • 2篇王云祥
  • 2篇李骞
  • 1篇鹿晨昱
  • 1篇李百浩
  • 1篇李斌
  • 1篇焦存志
  • 1篇杜森
  • 1篇张永凯
  • 1篇王新民
  • 1篇王生鹏
  • 1篇芦菲
  • 1篇董晓媛
  • 1篇刘传玉

传媒

  • 9篇小城镇建设
  • 5篇城市学刊
  • 4篇兰州交通大学...
  • 4篇建筑与文化
  • 3篇华中建筑
  • 3篇开发研究
  • 3篇城市道桥与防...
  • 2篇规划师
  • 2篇城市问题
  • 1篇中外建筑
  • 1篇甘肃科学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人文地理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科技
  • 1篇甘肃农业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城市规划
  • 1篇淮海工学院学...

年份

  • 4篇2024
  • 6篇2023
  • 9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引力模型的陇南市对外交通发展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基于城市研究领域已广泛应用的引力模型,以我国甘陕川交界区域陇南市为例,进行区域对外交通发展趋势分析.首先采用断裂点(Breaking Point)模式计算出了陇南市到周边10座同级相邻城市的断裂点位置,然后把断裂点连接起来,确定了陇南市中心城市武都区的吸引范围.之后根据城市吸引范围与市域所辖行政范围不重叠区域的面积大小以及形状走势,明确指出了陇南市对外交通的7大出口方向;并以此着重对陇南市作为三省交界区域的对外交通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同时做了相应区域对外交通规划的建设构想.
唐相龙李志刚赵艳梅
关键词:引力模型对外交通
关于骊靬历史的动态考察
2018年
骊靬隶属于甘肃省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德效骞认为"骊靬县是为罗马战俘而设",从国内外对于骊靬历史的研究文献,以及对骊靬县名由来、地域划分、设县年代等历史要点来,认为"骊靬即是安置罗马战俘之城"和"骊靬与罗马战俘无关"是目前学术界分歧最大的争论焦点。为了进一步澄清骊靬真相,一些学者则另辟蹊径,从"生物遗传学"、"体质人类学"和"考古学"等多视角多学科展开实证考察,但其研究结论仍然存在诸多质疑的观点。当前,对骊靬的研究重点则集中在骊靬文化包容性、艺术性和骊靬旅游开发等几个方面。因此,关于骊靬历史研究仍处于不断的完善和深化之中,今后需要对骊靬历史文化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入分析,才能全面提升关于骊靬历史文化的学术研究水平。
唐相龙曹雪
关键词:古城文化
干旱区绿洲城镇扩张对耕地空间影响及预测——以河西走廊区域为例被引量:14
2021年
绿洲城镇是干旱地区人类活动最剧烈、人口集聚度最高、"人—地"关系矛盾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及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区域城镇与绿洲耕地之间的动态变化及利弊权衡成为当前关注的热点。基于1990—2015年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以典型绿洲城镇河西走廊为研究区,引入Markov和ANN-CA模型对河西走廊城镇用地与耕地的时空动态转换特征与规律展开探索,揭示了城镇扩张对耕地的影响过程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河西走廊土地总体以未利用土地和草地为主,城镇用地与耕地仅占区域总面积的0.63%、6.35%,且城镇与耕地面积共同经历了先减少后增加的"V"型变化趋势。(2)1990—2015年河西走廊城镇面积扩张了1.53倍,其中15.67%的城镇扩张用地来自耕地占用,其他主要来源于草地,沙漠和戈壁等未利用土地。另外,区域内5个地市城镇扩张的耕地占用差异较大。(3)结合Markov与ANN-CA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结果表明,2015—2030年河西走廊79.77%的城镇扩张用地将来源于周边耕地,且城镇空间扩张方式以外延扩展为主,未来耕地被城镇侵占压力较大。研究结果将为干旱区相似区域空间规划和耕地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孙钦珂周亮周亮唐相龙孙东琪
关键词:耕地流失CA可持续发展
兰州都市圈综合交通布局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已成为最具竞争优势的区域发展模式和空间组合形式。以《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为基础,针对兰州都市圈内的综合交通布局规划,指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兰州都市圈发展现状及竞争潜力,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兰州都市圈综合交通布局优化的新方案。
唐相龙李骞
关键词:都市圈
低碳小城镇建设策略被引量:4
2011年
低碳小城镇建设路径的选择对我国小城镇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本文从低碳经济的认识入手,介绍了低碳城镇与低碳城镇构成的关键内容,并借鉴丹麦低碳小城镇罗兰岛的建设经验,从低碳经济社会理念、小城镇低碳战略规划制定、低碳生活方式培育、低碳小城镇建设的公众参与以及低碳小城镇评价指标建立等方面,对我国低碳小城镇的建设方向和策略进行了探讨。
唐相龙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低碳小城镇发展公众参与建设方
移植与共生:一种嬗变的生土民居保护思想被引量:3
2009年
该文以我国黄土高原沟谷型城镇与爬坡式覆土窑洞的共生为例,试图证实我国现代城市与传统民居和谐共生的迫切性和可行性。笔者尝试将黄土高原地区最适宜的绿色民居建筑——爬坡式覆土窑洞移植到沟谷型城镇的两侧山体,借以拓宽城镇的横向发展空间。
唐相龙柴宗刚芦菲
关键词:民居
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的历史价值解读被引量:3
2017年
兰州作为"一五"时期苏联援华重点新兴工业城市,其由任震英先生主持、苏联专家穆欣等参与指导编制的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兰州作为现代工业城市的发展基调,构建了沿黄河带状组团式城市格局,确定了兰州主要交通及公共空间体系。这一规划成果不仅在当时的中国城市规划界具有领先模范地位,也对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初创和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历史不仅印证了新中国城市规划范型源流及其演变规律,也对今天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决策有直接的借鉴价值。
唐相龙
关键词:苏联援华
黄土高原沟谷型城镇与爬坡式覆土窑洞的共生研究
黄土高原大型冲沟中一般均有城镇发育,进而形成独特的黄土高原沟谷型城镇形态;黄土高原地区这一独特的沟谷型城镇因受地形限制,城镇建设只能延沟谷方向呈线状无限延伸的畸形发展态势,城镇建设的横向拓展受限成为黄土高原沟谷型城镇可持...
唐相龙
关键词:黄土高原民居建筑生态环境窑洞建筑
文献传递
黄河流域城市群扩张的时空格局演化及情景模拟——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例被引量:10
2022年
黄河流域城镇扩张对区域景观格局影响显著,城市群人口聚集与增长引发了流域“人-地”矛盾和“空间冲突”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基于土地利用数据和FLUS模型对2025年和2035年呼包鄂榆城市群城镇化与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多情景模拟预测。结果表明:①1990—2018年呼包鄂榆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建设用地面积经历了“平稳增加-缓慢增加-急剧增加”的变化过程,区域总体以草地为主,其占土地总面积的50%以上,其次是未利用土地和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次之。②城市群扩张最剧烈地区在空间上主要发生在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城市主城区,且扩张模式以外延式扩张为主,扩张来源主要是耕地、草地等生态用地。③三种情景模拟发现,2025年和2035年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结构和特征差异明显。自然发展情景下,城市扩张不受约束,高速增长占据了大量生态用地;加入生态约束条件很好的控制了对草地和林地的占用;经济发展情景下,城市扩张将进一步占据更多的未利用土地和耕地。本研究通过城市群扩张时空格局演化及情景模拟分析,尝试为区域规划、城市空间规划和区域生态空间保护提供多角度、多情景和可选择的政策决策参考。
魏乐周亮周亮孙东琪
关键词:生态空间
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时空综合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2年
工业化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寻求适合中国工业的绿色发展之路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基于2005—2019年中国工业数据,结合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构建测度模型和指标体系,使用熵权-TOPSIS模型、空间自相关、空间杜宾模型(SDM)等分析方法,对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时空综合测度以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空间上呈现“东部>西部>中部”的发展格局。(2)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在空间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特点,且表现出由东部地区向西北内陆地区不断递减的变化趋势。(3)能源使用效率、工业化水平、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技术供给的增加,可以有效促进中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
鹿晨昱成薇黄萍刘小莞唐相龙
关键词:影响因素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