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洪军

作品数:39 被引量:575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7篇文化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植物
  • 6篇叶绿
  • 5篇豌豆
  • 4篇叶绿素
  • 4篇光系统
  • 3篇蛋白
  • 3篇叶绿素荧光
  • 3篇幼苗
  • 3篇植物组织
  • 3篇实验室
  • 3篇体膜
  • 3篇类囊体
  • 3篇类囊体膜
  • 3篇教学
  • 2篇蛋白复合物
  • 2篇叶绿酸
  • 2篇叶绿体
  • 2篇叶绿体发育
  • 2篇叶片
  • 2篇育苗

机构

  • 38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城市建设...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北京市林业种...
  • 1篇北京胖龙丽景...

作者

  • 39篇姚洪军
  • 14篇高荣孚
  • 8篇任建武
  • 6篇钟传飞
  • 5篇罗晓芳
  • 5篇胡青
  • 4篇张汝民
  • 3篇石玉杰
  • 3篇施征
  • 3篇田砚亭
  • 2篇白伟岚
  • 2篇史玲玲
  • 2篇李云
  • 2篇史胜青
  • 2篇徐桂娟
  • 2篇王华芳
  • 2篇张晶
  • 2篇高永伟
  • 2篇武晓颖
  • 1篇汪涛

传媒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内蒙古农业大...
  • 5篇中国林业教育
  • 2篇生物技术通报
  • 2篇中国园艺文摘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中国园林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山西林业科技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实验技术与管...
  • 1篇高校生物学教...
  • 1篇2006年全...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OR在植物幼苗发育过程的生理作用
2005年
原叶绿酸还原是被子植物叶绿素生物合成的1个主要调控步骤。被子植物在黑暗中质体发育形成黄化质体,照光后,黄化质体转变成叶绿体。在这个光反应过程,POR是Chl生物合成和叶绿体发育的1个关键酶。在这篇综述中,主要对结构特点、反应机制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做以讨论。
张汝民姚洪军高荣孚
关键词:幼苗发育
野生园林植物筛选技术方法研究被引量:30
2012年
野生园林植物是增加城市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类群,受到广泛关注。由于我国自然环境千变万化、野生园林植物资源丰富多彩,野生园林植物的选择和应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规范野生园林植物筛选工作为目标,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野生园林植物筛选通用技术体系得以构建。籍此技术体系,可望将我国野生园林植物的选择和应用纳入科学有序轨道,为构建节约型园林夯实基础。
任建武白伟岚姚洪军
关键词:园林植物层次分析法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研究可视化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该研究以2002—2021年为时间轴,使用CiteSpace科学文献计量工具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对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我国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定量统计和数据分析。分析了近20年间国内研究者对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的研究历程,分析了文献发布时间、主要发文作者、关键词研究热点、关键词聚类及主题演化等,总结了不同时段研究热点的变化情况,并对今后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毋瑞华付玉杰姚洪军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生物安全CITESPACE可视化
植物线粒体中活性氧的产生及其抗氧化系统被引量:27
2009年
线粒体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的主要器官之一,而ROS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ROS作为信号分子介导植物对各种外界刺激产生胁迫响应,另一方面作为强氧化剂攻击植物体内的细胞膜或大分子物质。为了维持线粒体内ROS的动态平衡,严格控制其产生是必要的。该文综述了植物线粒体中活性氧的产生机制和途径,以及线粒体对活性氧的防御系统,包括氧化前防御和氧化后防御机制,为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
施征史胜青姚洪军钟传飞高荣孚
关键词:线粒体活性氧抗氧化系统
不同贮藏方式下黄瓜阻抗谱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应用电阻抗谱(Electr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技术研究果蔬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将电化学、植物生理的理论与果蔬贮藏相结合,从生理学的角度来探究果蔬品质变化的过程。以黄瓜为试验材料,通过试验探讨了黄瓜的贮藏条件、贮藏时间与阻抗谱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室温和保鲜膜贮藏条件下黄瓜的阻抗值随水分散失而升高,冷藏条件下阻抗值则降低。冷藏条件下的黄瓜会产生冷害,严重影响口感和品质。比较发现用保鲜膜保鲜效果最为理想。
王兴枝任君安任建武姚洪军高荣孚
关键词:果蔬贮藏阻抗谱黄瓜
绿豆幼苗发育初期Pchlide光还原的研究
2007年
为了探讨被子植物幼苗发育初期Pchlide还原机制,本文采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和抗生素处理,分析了光照诱导绿豆黄花幼苗发育初期Pchlide和Chlide的变化以及抗生素对Pchlide和Chlide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豆黄化幼苗在光照最初0.5 h,单色光有利于Pchlide的还原和新Pchlide的生物合成;光照2 h后,单色光不利于Chlide的酯化;CH明显抑制绿豆幼苗子叶Chlide的酯化速度,说明Chlide的酯化是受细胞核基因控制。
张汝民姚洪军高荣孚钟传飞高岩
关键词:绿豆光转化
北京地区大叶黄杨春初返青过程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该文利用调制式荧光仪与氧电极技术,研究北京地区大叶黄杨在春初返青过程中的荧光动力学及光合放氧的变化,探讨常绿阔叶植物在北方越冬过程中抵御逆境的适应机制,同时借助稳态荧光动力学曲线的变化揭示植物返青过程光暗反应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冬季大叶黄杨阳生叶与阴生叶的PSⅡ光化学效率、光合速率均很低;光合电子传递不通畅,低温强光双重胁迫导致阳生叶比阴生叶的电子链阻塞更严重;捕光天线系统遭遇破坏,这是植物减少过多激发能对PSⅡ反应中心破坏的一种光保护机制;PSⅡ保持较高的开放程度,借此减小激发能在供体侧积累对反应中心造成的伤害;同时非线性电子传递和天线系统之外的能量耗散是大叶黄杨越冬过程重要的光保护机制。初春随着温度的回升,捕光天线系统、光合电子链的活性、光合速率逐渐恢复。倒春寒发生时,大叶黄杨再次发生光抑制现象。
钟传飞武晓颖姚洪军施征高荣孚
关键词: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大叶黄杨光抑制光保护
豌豆光系统I的分布及其DOC-PAGE分离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以豌豆(Pisum sativumL.)苗叶片为试材,提取其类囊体膜并利用不同增溶剂研究PSI蛋白复合物的分布以及不同凝胶浓度的DOC-PAGE分离特性。结果表明:6%的分离胶对PSI具有较好的分离特性;低浓度的毛地黄皂苷能够增溶间质类囊体上的PSI蛋白复合物,并能够获得大量的含有PSI的类囊体膜碎片。高浓度的毛地黄皂苷能够获得全部的PSI复合物;Tween-20能够分离不同区域的类囊体膜,结合毛地黄皂苷处理均能够获得PSI复合物。证明了PSI异质性的存在。
姚洪军张汝民高荣孚
关键词:豌豆
锦叶栾嫁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锦叶栾嫁接方法,包括:以一年生以上的锦叶栾实生苗为砧木,锦叶栾原种树冠枝条为接穗,利用形成层对接法进行嫁接。本发明的锦叶栾嫁接方法简单易行,砧木和接穗容易获得,嫁接伤口愈合快,接口部位输导组织发育迅速,嫁...
任建武石具宝沙海峰姜英淑姚洪军
文献传递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植物类囊体膜蛋白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类囊体作为植物光合作用光反应的重要场所,在植物亚细胞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倍受关注。介绍了植物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包括双向凝胶电泳(2DE)、高效液相色谱(HPLC)、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质谱(MS)和蛋白质组学数据库在植物类囊体膜蛋白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对类囊体膜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趋势进行了探讨。
张晶姚洪军高荣孚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双向凝胶电泳高效毛细管电泳蛋白质组类囊体膜蛋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