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玉

作品数:22 被引量:102H指数:8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9篇气膜
  • 19篇气膜冷却
  • 15篇涡轮
  • 13篇涡轮叶片
  • 7篇换热
  • 6篇叶栅
  • 6篇涡轮叶栅
  • 5篇传热
  • 4篇导叶
  • 4篇吸力面
  • 3篇对流换热
  • 3篇气动
  • 3篇气膜孔
  • 3篇气膜冷却效率
  • 3篇换热特性
  • 2篇数值模拟
  • 2篇涂层
  • 2篇湍流模型
  • 2篇气动损失
  • 2篇热障

机构

  • 22篇南京航空航天...
  • 8篇中国燃气涡轮...

作者

  • 22篇姚玉
  • 19篇张靖周
  • 8篇郭文
  • 5篇李永康
  • 2篇王利平
  • 2篇徐虹艳
  • 1篇杨阳
  • 1篇周楠

传媒

  • 8篇航空动力学报
  • 2篇航空学报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推进技术
  • 1篇2007年传...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年份

  • 3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利用三角形突片改善气膜冷却效率的数值研究被引量:21
2006年
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带有平行于冷却壁面、且覆盖部分气膜孔面积的三角形突片气膜冷却结构,在不同吹风比下的流动过程和冷却效率进行了数值研究,以揭示突片对改善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在突片的作用下,射流向主流的垂直穿透能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在气膜孔下游,二次流能够更好地贴附壁面,气膜冷却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且随着突片堵塞比的提高,冷却效率的提高幅度越大,并且在高吹风比下的影响更为显著。
李永康张靖周姚玉
关键词:气膜冷却流动传热
肋化内冷通道结构流动换热的尺度效应数值研究
针对涡轮叶片弦中区内冷通道内的肋化结构,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肋化通道的流动换热特性和尺度效应进行研究,分析肋通道高度、肋高与肋通道高度比值、肋间距与肋高比值等参数对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肋高与通道高...
刘春丽张靖周姚玉
关键词:涡轮叶片数值模拟
收敛缝形孔气膜冷却特性研究
气膜冷却在现代航空涡轮发动机热端部件的冷却结构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国内外针对气膜冷却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进一步提高气膜冷却的性能仍然是一个富于挑战和创新的研究课题,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降低气膜出流向主流的穿透率以...
姚玉
关键词:气膜冷却涡轮叶片涡轮叶栅
三角形突片对气膜冷却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本文运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带平行于冷却壁面、且覆盖部分气膜孔的三角形突片气膜冷却结构,在不同吹风比和突片几何参数下的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吹风比小于1时,突片对提高气膜冷却有效温比和增强换热的作用不大;当吹风比大与...
姚玉张靖周李永康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气膜冷却
带三角形突片气膜冷却结构换热特性的数值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运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带平行于冷却壁面、且覆盖部分气膜孔的三角形突片气膜冷却结构,在不同吹风比和突片几何参数下的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吹风比小于1时,突片对提高气膜冷却有效温比和增强换热的作用不大;当吹风比大于1时,突片对于提高气膜冷却的有效温比和换热增强比具有显著的作用,而且随着突片尺寸的加大,气膜冷却有效温比和换热增强比的提高幅度越大。
姚玉张靖周李永康
关键词:航空航天推进系统气膜冷却换热
突片对气膜冷却效果影响的数值研究
本文运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带有突片的气膜冷却,在不同的吹风比下的流动过程和冷却效率进行了三维数值研究.在突片的作用下,射流向主流的垂直穿透能力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在气膜孔下游,二次流能够更好地贴附壁面.设置突片后,气膜孔出口...
姚玉张靖周李永康
关键词:气膜冷却流动传热
文献传递
敷设热障涂层气冷叶片温度分布数值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针对一种内冷通道射流腔交替布置在压力面和吸力面的叶片冷却结构,利用FLUENT软件对敷设热障涂层的气冷叶片温度分布进行了三维共轭传热计算,分析了热障涂层厚度对叶片金属基体表面温降水平的影响,同时对比了有/无考虑燃气与叶片表面辐射换热的叶片表面温度分布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叶栅通道燃气流进口总温为1 600K、冷却气流进口总温为700K的条件下,当冷却气流与主流流量之比约为7.47%、热障涂层厚度为0.2mm时,该叶片冷却结构的最高温度可以控制在1100K以内;在假设热障涂层表面发射率与金属壁面发射率相同的前提下,厚度0.15~0.35mm的热障涂层可获得的最大降温大约在80~180K范围内;考虑/不考虑辐射换热的叶片表面最大温差可以达到60K.
王利平张靖周姚玉
关键词:涡轮叶片气冷叶片热障涂层温度分布
涡轮叶片非对称扇形气膜孔冷却特性数值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针对涡轮导向叶片吸力面和压力面上特定位置上的单排气膜孔,在吹风比为0.44~2.67范围内,数值研究非对称扇形气膜孔的冷却特性。基准对称扇形孔侧向扩展角为20°,后向扩展角为10°。研究结果表明,在扇形总扩展角相等的条件下,非对称型扇形气膜孔的气膜出流穿透能力与对称型扇形气膜孔基本相当,但气膜出流侧向覆盖范围较对称型扇形气膜孔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在高吹风比下扇形气膜孔侧向扩展角的影响较为显著。相对而言,非对称扇形气膜孔改善气膜冷却的效果在涡轮叶片压力面侧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徐虹艳张靖周姚玉
关键词:气膜冷却涡轮叶片
气膜孔形状对导叶冷却效果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根据导向叶片的曲面结构,运用剪应力输运方程(SST)湍流模型,针对簸箕形、锥形和缝形气膜孔的流场和冷却特性同圆形气膜孔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为:随着冷气入口压力的增加,各种冷却结构的冷却效果也在增加;而在相同的冷气入口压力条件下,各种形状气膜孔的冷却流量和冷却效果不尽相同,在该研究条件下,簸箕形和缝形气膜孔的冷却效果最好,锥形孔次之.
姚玉张靖周郭文
关键词:涡轮叶片气膜冷却
有无内部对流换热对导叶冷却效果影响的数值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根据导向叶片的曲面结构,运用剪应力输运方程(SST)湍流模型,在不同冷气入口压力条件下,对涡轮叶栅通道内部的三维流场和圆形气膜孔叶片型面的冷却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针对两种情形,即叶片内部有对流换热的情形和无对流换热的情形,结果表明随着冷气入口压力的增加,叶片有无内部对流换热的冷却效果也在增加;有内部对流换热的冷却效果较纯气膜冷却的高,尤其是在叶片前缘.
姚玉张靖周郭文
关键词:涡轮叶片涡轮叶栅气膜冷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