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金梅
- 作品数:10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血清脂肪酶异常升高患者的疾病谱分析
-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酶异常升高患者的疾病谱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月到2017年2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中高LPS水平的患者共966例。收集整理一般资料及血液学指标。对不同LPS水平和疾病谱进行分析,并对L...
- 姚金梅
-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ET-1、CGRP、TNF-α和PON_1活性检测被引量:1
- 2007年
- 姚金梅滕敏娄域峰申群喜
- 关键词:CGRPTNF-ΑET-1活性检测PON1肝炎后
- 血清/尿液中枸橼酸浓度自动化检测参数建立及评价
- 2007年
- 滕敏吕国才姚金梅徐根云
- 关键词:自动化检测尿液血清苹果酸脱氢酶肾脏代谢表面活性
-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可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辅助诊断指标
-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筛选了78例NAFLD患者作为观察组和84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集空腹血,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和血细胞指标;同...
- 姚金梅
- 血清氧化功能检测在矽肺患者中的意义
- 2010年
- 目的通过对矽肺患者血清氧化功能指标的检测,以了解矽肺患者机体的抗氧化状态。方法选择矽肺患者及接尘者共143例为暴露组,以健康体检者56人为对照组,留取两组无溶血、脂浊及黄疸的血清,测定血清中谷胱甘肽(GSH)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水平,并比较两组间血清指标的差异。结果暴露组血清中GSH、MDA水平及SOD活力分别为(14.17±0.91)mg/L、(14.43±2.05)nmol/ml、(49.03±6.12)U/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74±0.66)mg/L、(4.93±0.66)nmol/ml、(28.62±3.04)U/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期矽肺患者血清中GSH水平高于其他各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期矽肺患者血清中MDA水平及SOD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SH水平及SOD活力随着病程延长呈下降趋势,而MDA水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矽肺患者血清中GSH、MDA水平及SOD活力增高,且血清中GSH、SOD与患病年限呈负相关。
- 吕国才姚金梅张娟文华永川蒋晓君洪晓萍
- 关键词:矽肺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谷胱甘肽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研究
- 2021年
- 文献报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参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探索中国人群中空腹血清HCY水平与NAFLD的关系。方法:纳入经腹部超声诊断的380例NAFLD患者和性别及年龄相匹配的367名健康对照者,测定空腹血清HCY水平和其他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NAFLD组BMI、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唾液酸、血清铁和HCY水平均显著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下降(P<0.05);NAFLD组中,血清HCY与BMI、收缩压、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超敏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HCY水平与NAFLD患病风险增加有关(OR=1.499,95%可信区间:1.342-1.648)。结论:血清HCY水平变化与NAFLD存在密切联系。
- 吕子言张煦珧姚金梅
-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胰岛素抵抗同型半胱氨酸
- 抗体筛选试验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
- 2007年
- 目的探讨红细胞抗体筛查在减少溶血性输血反应中的意义。方法对住院患者做抗体筛选试验,筛查红细胞抗体,对抗体阳性者进行抗体特异性、免疫球蛋白类型及抗体效价检测。同时观察筛选的阳性率,以判断抗体的临床意义。结果4117名接受红细胞抗体筛查的住院患者中,共筛选抗体阳性3例(阳性率为0·3%):通过抗体鉴定,检出抗-M1例,抗-Dl例,抗-Ce3例,抗-c4例,抗-E5例。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常规抗体筛选试验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 屠明敏姚金梅
- 关键词:抗体输血反应溶血性
- 两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方法对比研究
- 2007年
- 姚金梅屠明敏滕敏陈晓刚郭仁勇
-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抗原物质梅毒患者抗体测定
- 矽肺患者血清总IgE、吸入性过敏原及嗜酸阳离子蛋白的检测
- 2012年
- 目的通者过对矽肺患者血清总IgE、吸人性过敏原(phadiatop)及嗜酸阳离子蛋白(ECP)含量的检测,了解矽肺患者机体的免疫状态。方法选择矽肺患者及接尘者共94例为暴露组,其中40例为观察对象组(O期),54例为确诊矽肺患者(I期25人、Ⅱ期14人、Ⅲ期15人);以健康体检者40人为健康对照组;患有其他肺部疾病(肺癌、肺炎及肺结节等)的患者113人为疾病对照组。测定血清中总IgE、吸人性过敏原及ECP含量。结果暴露组的IgE阳性、血清IgE和吸人性过敏原总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各期病例血清总IgE及吸人性过敏原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血清总Ig和吸人性过敏原水平与其他肺部疾病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血清ECP含量为(16.56±6.71)μg/L,明显高于其他肺部疾病组[肺癌:(5.77±5.63)μg/L、肺炎:(6.18±4.40)μg/L、肺结节:(5.16±1.6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对象组血清ECP含量为(20.15±4.49)μg/L,明显高于各期病例[I期:(16.68±4.34)μg/L、11期:(7.38±1.89)μg/L、Ⅲ期:(4.83±1.2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期尘肺病例血清ECP含量明显高于Ⅱ期和Ⅲ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ECP水平与尘肺分期呈负相关关系,随尘肺期别的增加,血清ECP水平呈下降趋势(r=0.766,P〈O.05)。结论观察对象和I期尘肺患者血清中ECP水平明显增高,且随尘肺期别的增加,血清ECP含量呈下降趋势。
- 姚金梅吕国才张娟文叶波吴甜甜洪晓萍
- 关键词:矽肺免疫因子
- 血清脂肪酶异常升高患者的疾病谱分析
- 目的:探讨血清脂肪酶异常升高患者的疾病谱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2月到2017年2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及住院中高LPS水平的患者共966例.收集整理一般资料及血液学指标.对不同LPS水平和疾病谱进行分析,并...
- 姚金梅
- 关键词:胰腺炎脂肪酶淀粉酶疾病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