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浩
- 作品数:39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超高压制备大枣酊工艺研究
- 纵伟许春平李瑞丽陶静陈秀菊孙浩赵光远
- 项目采用超高压提取技术提取红枣有效成分,通过烘烤产生的美拉德反应增加了香气成分,对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产品的总可溶性固形物达到32.61%;在产品质量特征与传统热提取产品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提取时间显著缩短,节能降耗效...
- 关键词:
- 新型混菌发酵制备丙酸工艺及其优化
- 2013年
- 以产酸丙酸杆菌和酵母菌为菌种,进行混菌发酵制备丙酸的工艺研究,并探索最优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优化实验确定了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酿酒酵母为辅助菌,接种比例为Pa∶Sc=2.5∶1,接种间隔时间为8h,发酵温度为30℃,以NaOH(2mol/L)溶液为中和剂,采用自动流加方式,发酵时间为180h。优化后的混菌发酵工艺能有效提高丙酸产量,丙酸产量达24.16g/L,与纯菌发酵相比提高46.34%。
- 刘寅孙浩毛多斌杨雪鹏魏东芝
- 关键词:丙酸混菌发酵酿酒酵母
- 硬毛粗盖孔菌预处理对玉米秸秆酶水解及组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7年
- 以硬毛粗盖孔菌(Funalia trogii)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在不同预处理时间的产酶特征、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酶解产糖量及其组分变化。结果表明,硬毛粗盖孔菌对木质素的降解以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的协同作用为主导,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最高分别为341 IU/g和33 IU/g。经生物预处理14 d后的玉米秸秆酶解产糖量可达到350.74 mg/g秸秆,较原料提升184%。玉米秸秆组分的变化与其酶解增效密切相关,F.trogii预处理14 d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降低了33.99%和36.61%,而纤维素仅降解8.77%,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选择性降解,可显著降低玉米秸秆酶解抗性屏障,提升其酶解糖化效率。硬毛粗盖孔菌预处理玉米秸秆可实现木质纤维素的高效转化,缩短预处理时间,降低处理成本。
- 宋丽丽魏涛张静涛孙浩张宁亮
- 关键词:预处理木质素玉米秸秆
- 中普黑麦麸皮色素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为探讨中普黑麦麸皮色素的体外抗氧化性能,研究了其对羟基自由基、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体系的清除效果以及抗脂质、抗油脂过氧化反应,并以VC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黑麦麸皮色素对.OH、DPPH.和O2-.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且与浓度呈量效关系,对脂质和油脂过氧化抑制效果明显,说明中普黑麦麸皮色素是一种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天然植物色素。
- 冯昕孙浩王吉中张帅何培新
- 关键词:提取物抗氧化
- 河南昆虫、蜘蛛、蜱螨的区系成分和分布地理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前河南省的昆虫、蜘蛛、蜱螨共有8 637种,隶属于32目551科3 967属。其中东亚成分4 388种,显著居主体地位,古北成分1 847种,东洋成分1 577种,二者相差不大,广布成分420种,所占比例最低。为了解河南省各地昆虫分布差异及相互联系的紧密程度,使用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法(Multivariate similarity clustering analysis,MSCA)对这些生物的分布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省11个地理小区的总相似性系数为0.185,在0.30的相似性水平上,全省分为4个昆虫地理区:平原盆地区,西北山地台地区,伏牛山区,桐柏大别山区。比较分析了4个昆虫地理区的昆虫区系特征,共同特征是东亚种类均居优势地位,广布种类最少,其中,平原盆地区面积最大,物种丰富度最低,特有种类最少;伏牛山区物种丰富度最高,特有种类最多;西北山地台地区古北种类显著多于东洋种类,桐柏大别山区东洋种类显著多于古北种类。
- 任应党申效诚孙浩马晓静
- 关键词:区系地理区划
- 沈怡的城市建设思想及实践研究(1927--1948)
- 作为民国时期优秀的市政工程专家,沈怡接受过西方专业的工程学教育,熟悉中国国情,对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有完整而成熟的认知和思考。沈怡心怀报国志向,尊重中国已有的城市格局,十分重视旧市区的改造,意图通过大量的实地勘察、制定科...
- 孙浩
- 关键词:城市建设
- 文献传递
- 一种实验室吸附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吸附装置,包括底座以及设于底座上的吸附柱,还包括导柱和若干滤片,滤片间隔串设于导柱上,两滤片之间铺设有吸附剂,所述滤片的直径和吸附柱的内径相同,所述吸附柱的上部设有溢流槽,溢...
- 彭伟军刘相廷何峰李培雅李俊锋律世豪周伟婷朱富霞孙浩王肖阳
- 文献传递
- 红缘拟层孔菌发酵条件优化及菌丝化学成分定性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摇床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红缘拟层孔菌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和pH值,并定性分析了菌丝体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测试条件下,最佳碳源为乳糖,最佳氮源为豆饼粉,最适pH为7.0.菌丝体中含有有机酸、还原糖、多糖、甾体及三萜类化合物、香豆素、挥发油等多种化学成分.本研究为红缘拟层孔菌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 孙浩刘寅于静贺新生何培新
- 关键词:液体发酵菌丝体化学成分
- 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8
- 2017年
- 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两方面,对我国动物地理区划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应以分类学为基础,系统梳理我国无脊椎动物的种类和分布信息,建立翔实的数据库.用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的多元相似性聚类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研究有可重复性、结果有可比性.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逐步完成不同动物类群的地理区划研究,为我国综合性动物地理区划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 翟卿张静李伟董石飞杨应明薛国喜孙浩
- 关键词: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昆虫区系
- 基于机器学习的常压刀盘盾构滚刀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盾构在掘进过程中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地质条件,刀具极易损坏,而现有的刀具故障诊断方法无法对刀具故障进行全面、准确的判断。针对现有刀具故障诊断方法的不足,分析SVM、BPNN、ELM、RF等机器学习算法的原理及特点,研究常压刀盘盾构滚刀常见的磨损超限、卡转和偏磨等故障机制及特征,设计基于机器学习的常压刀盘盾构滚刀故障诊断模型,对滚刀故障进行分层诊断。选取对于滚刀故障较为敏感的温度、瞬时转速比、平均转速比等参数,使用盾构掘进现场数据进行试验,用于判断滚刀是否发生故障的第1层SVM、BPNN、ELM和RF算法模型准确率分别达到87.49%、88.69%、78.27%和96.45%,当滚刀发生故障时,用于判断滚刀具体故障形式的第2层SVM、BPNN、ELM和RF算法模型准确率分别达到90.24%、86.76%、79.41%和97.06%。验证了基于机器学习的常压刀盘盾构滚刀故障诊断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以及RF算法在判断滚刀是否发生故障以及发生故障后滚刀的故障类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施工、换刀成本,提高盾构掘进效率。
- 孙浩孙浩魏晓龙林福龙孟祥波
- 关键词:盾构滚刀故障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