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洪
- 作品数:266 被引量:1,265H指数:18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手指屈肌腱鞘内麻醉及机制探讨被引量:15
- 1994年
- 安洪蒋电明倪卫东蒋夏杨逊刘树平
- 关键词:麻醉
- 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融合器在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初步应用研究被引量:16
- 2010年
- 分析52例颈椎病行前路减压、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融合器植骨、钛钉板系统内固定颈椎前路重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自行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融合器在颈椎病前路减压固定融合手术中的初步临床疗效。所有术后均获得6~25个月(平均13个月)的随访。患者术前症状均得到改善,JOA评分术前平均为10.4分,术后为15.7分。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融合器于术后3~6个月骨性融合。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高度、颈椎稳定性均维持良好。无融合器下沉、塌陷、移位发生,无感染、内固定物松动、脱落、断裂等并发症。n-HA/PA66复合生物活性融合器能有效重建和维持颈椎体的结构和高度,可能是一种理想的颈椎植骨替代材料。
- 欧云生蒋电明权正学安洪唐可李佳沈昌焕
-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颈椎融合术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与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20
- 2005年
- 目的:研究新型骨修复重建复合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 6 (n -HA/PA6 6 )对人胚胎成纤维细胞可能存在的细胞毒性,为该材料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经材料及材料浸提液分别与细胞共培养等方式对n -HA/PA6 6进行细胞毒性测试,细胞形态观察法观察各组细胞在2 4h、4 8h、72h、5天各时相点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细胞生长抑制法(MTT比色法) ,测定各组1,2 ,4 ,7天细胞的相对增殖率。结果:材料表面的细胞黏附生长良好,各浸提液组和直接接触组分别与阴性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各组对细胞的增殖均无显著影响(P >0 .0 5 ) ,各浸提液组和直接接触组分别与阳性对照组进行两两比较显示有显著差异(P <0 .0 5 ) ,材料的细胞毒性为0~1级。结论:体外试验结果显示,n -HA/PA6 6与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相容性好,符合GB/T16 886 .5 - 1997-ISO 10 993- 5 :1992规定的医用材料相应标准[1] 。
- 孟纯阳安洪蒋电明刘永刚
-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细胞相容性
- 超声引导下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狭窄性腱鞘炎被引量:1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皮质类固醇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38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按药物注射方法的不同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21例)在10-MHz超声引导下向腱鞘内腱周间隙内穿刺注射醋酸强的松龙0.6 ml,对照组(17例)采用闭合穿刺法注射等量药物。注射前及随访时(注射后3周)测定疼痛强度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结果 随访时疼痛消失率治疗组为81%、对照组为53%,VAS下降值治疗组为[(6.8±1.9)x±s,下同]对照组为(5.1±3.0)。结论超声引导下将针尖穿刺于腱鞘内腱周间隙的操作简单、准确并可实时观察药物的分布,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较好方法。
- 邓忠良安洪冉海涛曹玲柯珍勇
- 关键词:超声引导皮质类固醇狭窄性腱鞘炎软组织慢性损伤
- 脉冲电磁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进坐骨神经延长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1998年
- 目的探讨减轻周围神经在缓慢牵拉过程中的损伤,增加神经延长率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良的组织扩张器,对大白兔坐骨神经行扩张延长的同时,辅以脉冲电磁场(PEM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处理。最后,测定神经延长率(NER)、运动传导速度(MCV)及组织病理观察。结果NER在PEMF组及bFGF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CV的降低却显著较轻。组织病理显示,PEMF及bFGF组的神经变性轻,雪旺氏细胞增殖,新生毛细血管及髓鞘却较明显。结论PEMF及bFGF可减轻神经在扩张期间的损伤。
- 吴健斌安洪
- 关键词:BFGF
- 肾型n-HA/PA66腰椎间融合器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中的有限元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肾形"n-HA/PA66腰椎间融合器(cage),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其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中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建立正常人体L3-L5节段三维模型,模拟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应力分析,比较肾型与子弹头型n-HA/PA66腰椎间融合器应力分布的差异。结果在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工况下两种不同cage的TLIF手术模型对比,子弹头型cage最大应力分别为32.8、32.8、31.4、31.3、32.8、34.2 MPa,肾型cage最大应力分别为13.2、11.4、10.9、10.1、11.7、11.1 MPa;而且肾型cage应力集中区域小于子弹头型cage。结论肾型n-HA/PA66腰椎间融合器固定的椎体应力分布小而均匀,理论上可有效降低cage沉降率。
- 王晓峰欧云生蒋电明李开庭杨博刘渤安洪
-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
-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氨基酸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评价新型骨内固定生物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 apatite,nHA/)聚氨基酸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对nHA/聚氨基酸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进行体外及体内评价,分别进行以下实验:①细胞毒性试验,材料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②急性毒性试验,KM小鼠20只,雌雄不限,体重20~23 g,分两组(n=10),分别按50 g/kg注射材料浸提液及生理盐水,观察小鼠毒性表现。③溶血试验,分3组,分别取10 ml材料浸提液、灭菌蒸馏水、生理盐水,各加入0.2 ml新鲜抗凝兔血测溶血率。④热源试验,新西兰大白兔3只,雌雄不限,体重2.3~2.5 kg,按10ml/kg注射材料浸提液,测量正常体温与注射后连续3 h内每小时体温的差值。⑤微核试验,KM小鼠30只,雌雄不限,体重20~23 g,分3组(n=10),分别按100 g/kg间隔24 h注射材料浸提液、环磷酰胺及生理盐水2次,观察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及含微核小体的骨髓嗜多染红细胞,计算微核率。结果:nHA/聚氨基酸复合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毒性,无急性毒性,溶血率正常,无致热源,无微核试验遗传毒性。结论:nHA/聚氨基酸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望用作骨内固定材料。
- 李军代震宇赵增辉苏深严永刚安洪蒋电明
-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生物相容性
- 高选择性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对大鼠骨关节炎关节软骨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长期应用高选择性NSAIDs(塞来昔布)对大鼠骨关节炎关节软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左侧跟腱切除术诱发Wistar大鼠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OA),分4组,每日给赛来昔布24mg/kg(CE组)、布洛芬72mg/kg(IBP组)、吲哚美辛9mg/kg(IN组)及生理盐水(NS组)。观察3、6及9个月后关节软骨组织学、蛋白多糖(PG)含量、Ⅱ型胶原表达及软骨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CE、NS组软骨表现为OA的渐进过程,CE组改变较NS组轻;IN组软骨损害明显重于NS组;IBP组介于两者之间。CE明显增加OA软骨基质PG含量;IBP的短、中期应用对PG的含量无明显影响,其长期应用减少PG含量;IN明显减少PG含量。CE、IBP促进OA软骨细胞Ⅱ型胶原的表达,IN抑制Ⅱ型胶原的表达。电镜观察:CE组、NS组的软骨细胞表现类似,但CE组可见发达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IBP组:细胞周晕逐渐消失,核染色质结构模糊;IN组:软骨细胞的电子密度明显增加、溶解性坏死多见。结论塞来昔布可抑制大鼠OA关节软骨的退变,对退变的关节软骨可能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 欧云生安洪
- 关键词:非甾体抗炎药塞来昔布骨关节炎关节软骨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对成骨的影响(英文)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综述有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实验结果及其对成骨的影响,明确VEGF是否能促进骨的形成。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和http://www.zglckf.com数据库等相关网站,采取电子数据检索方式获得。资料选择:选择有关VEGF的文章以及VEGF影响成骨的文章近30篇。不考虑文章中是否应用随机设计、盲法。数据提炼:这些研究证实了VEGF和VEGF受体的结构、生物学特性、表达。提示VEGF通过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加快骨转换和阻止软骨细胞凋亡在软骨内成骨中扮演重要角色。膜内成骨中,在无软骨出现的情况下,成骨细胞产生、应答VEGF。VEGF激活、趋化破骨细胞,同时趋化、分化成骨细胞和促进基质的矿化。目前关于局部单纯应用外源性VEGF能否促进成骨仍有争论。但在某些情况如局部缺血环境下,增加局部VEGF可促进成骨。资料综合:与对照组相比,VEGF能通过对软骨内成骨、膜内成骨的影响促进骨的发生、形成和改建。结论:局部VEGF治疗的优势在于其既可刺激血管形成又可促进骨的形成和改建。如果最终能应用VEGF的这些特性治疗缺血性骨坏死、骨缺损、骨不连等疾病,将发现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 曹凯安洪蒋电明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生成骨骼疾病
- 脊髓型颈椎病与发育性颈椎管狭窄38例报告
- 目的 探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了10年来收治的100例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例,经复查原始X线颈椎侧位片,并按照颈椎管矢状中径与颈椎体矢状中径比值法进行重新测量.其中手术病...
- 李宏宇范伟安洪
-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发育性颈椎管狭窄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