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晖

作品数:23 被引量:122H指数:7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预算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乳腺
  • 8篇乳腺癌
  • 8篇腺癌
  • 5篇肿块
  • 5篇微创
  • 4篇旋切
  • 4篇乳房
  • 4篇手术
  • 4篇微创旋切
  • 3篇阴性
  • 3篇阴性乳腺癌
  • 3篇乳腺肿
  • 3篇三阴
  • 3篇三阴性乳腺癌
  • 3篇术后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结
  • 3篇MAMMOT...
  • 2篇导管
  • 2篇多发

机构

  • 23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3篇宋晖
  • 16篇殷初阳
  • 12篇傅少梅
  • 7篇孙建
  • 7篇丁昂
  • 6篇陈宏亮
  • 5篇王富文
  • 4篇王懋莉
  • 4篇金玉春
  • 3篇孙太明
  • 2篇张征
  • 1篇吴克瑾
  • 1篇符忠蓬
  • 1篇江科
  • 1篇薛晓红
  • 1篇王懋丽
  • 1篇李琼
  • 1篇袁永熙
  • 1篇陆清
  • 1篇季亚婕

传媒

  • 5篇复旦学报(医...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中国实用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 1篇国际生物医学...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哺乳期乳腺炎术后即刻假体植入乳房再造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炎术后即刻假体植入乳房再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2例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皮下腺体切除术后,同期于胸大肌后植入Mentor假体,即时再造乳房,对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04~132min(平均118min),术中出血量为87~119mL(平均94mL),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为10~21d。住院天数10~14d(平均12d),住院平均费用2万元人民币。术后所有患者均无积液、皮瓣坏死,无乳头乳晕缺血坏死。术后乳房外观评价中,9例为优,13例为良,优良率为100%。术后随访时间4~3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随访期间无病灶复发、乳房变形及假体纤维包裹囊形成,患侧上肢无水肿及功能障碍。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非哺乳期乳腺炎术后运用假体植入法行即刻乳房再造,创伤小、安全、快速,恢复期短,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效果满意。
傅少梅殷初阳宋晖
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假体乳房再造
多柔比星脂质体引起擦烂样皮炎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6年
多柔比星脂质体(pegylated liposomal doxorubi-cill,PLD)通过脂质体包裹蒽环类药物,增加蒽环类药物在肿瘤组织中的浓度,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性作用和不良反应,可用于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其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是对皮肤的刺激作用,包括手足综合征和手足部位以外的皮肤不良反应。
王懋莉陈宏亮王富文殷初阳宋晖孙建丁昂
关键词:多柔比星脂质体皮炎
乳腺癌早期诊断及防治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乳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分析影响乳腺癌早期防治的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间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收治的189例术前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乳腺癌患者,比较螺旋CT扫描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乳腺癌早期防治的相关因素。结果螺旋CT扫描与病理检查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3.1%。收入水平、婚姻情况、文化程度、家族史及乳腺疾病史是影响乳腺癌早期防治的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年龄、性行为状态、生育次数及吸烟饮酒史与乳腺癌患者早期防治关系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乳腺癌早期防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乳腺疾病史、家族史、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且危险程度依次降低。结论 CT扫描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率,家族史、乳腺疾病史、收入情况与文化程度是影响乳腺癌早期防治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征宋晖孙太明汪瑾
关键词:乳腺肿瘤多层螺旋CT扫描
环乳晕切口联合术中B超定位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手术中的应用152例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 探讨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手术方式,为手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乳腺外科诊治的152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应用术中B超定位、取环乳晕切口、经乳腺皮下脂肪层手术入路,切除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分析手术切口设计、手术步骤及手术效果.结果 152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在B超定位下切除.术后1个月和3个月随访时,评价结果医患双方有分歧(相关系数分别为0.894,P=0.106;0.905,P=0.065),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随访时,不论患者还是医学观测者(相关系数为0.946,P<0.001),对胸部外形及瘢痕外观均表示满意(P<0.05).结论 B超定位下环乳晕切口乳腺皮下脂肪层入路能一次彻底切除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美容效果好,缩短了手术时间,远期疗效肯定,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傅少梅殷初阳王雪梅符忠蓬宋晖
关键词:乳腺纤维腺瘤环乳晕切口乳腺疾病腺瘤
三阴性乳腺癌TAC方案治疗及预后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应用TAC化疗方案的疗效,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本院自2006年至2013年应用TAC化疗方案治疗的TNBC 87例,中位随访25个月,描述临床病例资料[年龄、月经状况、肿瘤体积、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化疗不良反应、2年的无病生存期(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及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等],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方法分析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87例TNBC绝经前45例(51.7%),绝经后42例(48.3%);平均肿瘤大小(2.90±1.68)cm(1.0~11.0cm),T1 35例(40.2%)、T2 45例(51.7%)、T3 7例(8.0%);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41.4%,N051例(58.6%),N126例(29.9%),N27例(8.0%),N33例(3.4%);脉管侵犯率为25.3%;77例行全乳切除根治性手术(88.5%),9例行保乳术(10.3%);77例行辅助化疗(88.5%),10例行新辅助化疗(11.5%);TAC化疗方案主要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复发转移9例,77.8%的复发转移为内脏脏器的转移,死亡5例。2年DFS为87%,2年OS为94%。单因素分析得出肿瘤大小、淋巴结分期、脉管侵犯、化疗方式均是DFS和OS的影响因素(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得出肿瘤大小是D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3),肿瘤大于5cm的复发转移风险是肿瘤小于2cm的23.52倍,以上各因素均不是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TNBC早期远处转移率高,肿瘤体积大者易早期发生复发转移。除了淋巴结转移途径外,可能存在其他重要机制促使肿瘤发生早期远处转移。
陈宏亮丁昂王富文宋晖孙建殷初阳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预后
乳房肿块微创旋切术后内压迫止血法及止血球囊
乳房肿块微创旋切术后内压迫止血法及止血球囊,可以有效及可靠地充填微创旋切手术造成的组织缺损区,改变以往常用的外部压迫止血方法为缺损区内部压迫止血,止血效果可靠而持久。其包括可充液式球囊①、双腔导管②和导管芯⑦三大部分。乳...
宋晖
文献传递
植入式人体义乳
一种植入式人体义乳,属于人体乳房假体技术领域。包括构成有囊腔并且呈半圆球状的一囊体,在该囊体的囊体底壁上并且位于囊体底壁的中央位置设置有一与囊腔相通的用于向囊腔内引入囊腔内容物而藉以使囊腔鼓胀的囊腔内容物灌入装置,特征在...
宋晖
文献传递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2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breast,IMPC)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生存预后分析。方法选择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IMPC 29例,中位随访42个月,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等生存预后指标;与320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病例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预后指标。为进一步探讨IMPC病理类型对于生存预后的影响,将58例IDC与29例IMPC进行2∶1配对对照研究,分析比较两组间的生存预后指标。结果 29例IMPC中23例(79.3%)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4枚及以上淋巴结转移的有15例(51.7%),18例(62.1%)伴有脉管侵犯。分子分型以Luminal B型为主(21例)。3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ocal recurrence free survival,LRFS)、无转移生存率(metastasis free survival,MFS)、OS分别为:74%、86%、90%。Cox回归分析得出淋巴结转移个数是IMPC局部复发的影响因素(P=0.048)。与IDC组比较,IMPC组肿瘤体积大(3.70cmvs.2.81cm,P=0.007),淋巴结转移率高(79.3%vs.45.0%,P<0.001),淋巴结转移个数多(5.90 vs.2.16,P=0.003),淋巴结分级高分级比例较高(N2:24.1%vs.7.5%,N3:27.6%vs.6.9%,P<0.001),脉管侵犯率高(62.1%vs.20.0%,P<0.001),手术方式中标准根治术比例高(24.2%vs.3.1%,P<0.001),化疗方式中新辅助化疗比例高(31.0%vs.9.1%,P<0.001),其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检验生存分析得出IMPC组的LRFS显著低于IDC组(P=0.001),但两组间的MFS及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及0.106)。将58例IDC与29例IMPC进行配对对照研究,Log Rank检验生存分析得出两组间的LFRS、MFS与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86、0.965、0.920)。结论乳腺IMPC是一类预后较差的特殊类型乳腺癌,其较高的淋巴脉管侵犯性而非这一病理类型,与肿瘤的生存预后相关。
陈宏亮丁昂王富文宋晖孙建殷初阳
关键词:临床病理生存预后
经乳腺后间隙入路行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活检的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经乳腺后间隙入路 Mammotome 微创手术行乳腺肿块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乳腺科行 Mammotome 微创手术的787例患者应用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行乳腺后间隙入路 Mammotome 微创手术385例,乳腺肿块旁入路402例。术后常规随访,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乳腺后间隙入路组和肿块旁入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8±6)min 和(52±4)min,肿瘤切除率分别为99.48%(383/385)和99.25%(399/4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8±3)ml 和(14±6) ml,术后皮下瘀斑发生率分别为2.34%(9/385)和8.71%(35/402),残腔血肿发生率分别为0.52%(2/385)和2.74%(11/402),切口数量分别为(1.3±0.6)个和(2.4±0.3)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33,P =0.000,P =0.001,P =0.006),两组患者满意率分别为98.70%(380/385)和89.30%(359/402),乳腺后间隙入路组高于肿块旁入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4)。结论乳腺后间隙入路 Mammotome 微创活检乳腺肿块较常规乳腺肿块旁入路微创手术方式出血性并发症少,美观效果更佳,有一定的优势。
王懋莉丁昂殷初阳宋晖孙太明张征陈宏亮金玉春傅少梅王富文孙建
关键词:乳腺肿块MAMMOTOME手术
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块——单切口部位的选择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块时的单切口部位选择。方法 :我院420例乳腺多发良性肿块病人,采用微创旋切系统进行肿块切除。根据手术切口部位的不同,分为腋前线下皱襞切口组和乳晕切口组,对肿块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肿进行分析。结果:腋前线下皱襞切口组中,每侧乳腺切除的肿块数量为(6.5±2.5)枚,肿块切除时间为(3.5±1.2)min,肿块术中出血量为(5.6±1.6)m L;乳晕切口组中分别为(4.8±1.6)枚、(5.4±1.5)min、(10.3±2.6)m L。两种切口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上方肿块,两组的肿块切除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416);腋前线下皱襞切口组的术中出血量较乳晕切口组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3)。乳腺下方肿块,腋前线下皱襞切口组的肿块切除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比乳晕切口组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术后所有病人均无切口感染,腋前线下皱襞切口组的血肿发生率为7.1%(25/352),乳晕切口组为16.5%(37/2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创旋切系统经单切口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块,肿块数量较多,建议选择腋前线下皱襞切口。多发肿块位于乳腺上方时,两种切口均可。对乳腺下方肿块,推荐腋前线下皱襞切口。
傅少梅殷初阳金玉春王富文宋晖
关键词:微创旋切单切口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