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云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肠癌
  • 3篇肛门
  • 2篇低位直肠
  • 2篇低位直肠癌
  • 2篇修补术
  • 2篇术后
  • 2篇肿瘤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结肠
  • 2篇结直肠
  • 2篇腹股沟
  • 2篇腹股沟疝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臭氧水
  • 1篇低位直肠癌保...
  • 1篇胸部

机构

  • 12篇郑州大学

作者

  • 12篇张国云
  • 8篇葛宁
  • 7篇张小玲
  • 5篇潘中平
  • 4篇潘忠平
  • 2篇杨文辉
  • 2篇江彦
  • 1篇胡晓惠
  • 1篇王慎杰
  • 1篇田新
  • 1篇李英
  • 1篇付倩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创新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进盆膈修补和直肠乙状结肠切除吻合术治疗Ⅲ度直肠脱垂23例疗效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改进盆膈修补方法来治疗Ⅲ度直肠脱垂手术效果。方法:2007年9月-2012年1月,对23例Ⅲ度直肠脱垂患者进行了经腹直肠乙状结肠切除及改进盆膈修补术,将直肠游离到肛提肌平面,切除冗长的乙状结肠及直肠上段,行降结肠末端一直肠端端吻合,修补肛提肌松弛所造成的盆膈薄弱区,低位缝合关闭盆底腹膜,提升盆膈。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复发情况。结果:2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80.5min(75~85min),出血量65ml(55~100ml)。本组无手术死亡和腹部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3年效果满意,症状无复发。结论:经腹乙状结肠直肠切除吻合加改进盆膈修补有效治愈了Ⅲ度直肠脱垂,手术安全、可操作,术后肛门功能也明显改善,可考虑作为Ⅲ度直肠脱垂及其他治疗方法复发患者的最终手术方法。
张国云潘忠平葛宁张小玲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并分析耐药性,确定术后抗菌药物及处理对策。方法将医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500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发生感染切口部位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500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共发生术后切口感染25例,感染率为5.00%,共获得病原菌34株,多数为革兰阳性菌22株,占64.71%;其对磺胺甲噁唑和青霉素的耐药性整体较高,均>70.00%;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对多种抗菌药物应针对药物敏感试验调整抗菌药物,以更好的治疗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
杨文辉李英张国云佘明豪付倩
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采用一次性切开疗法联合臭氧水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采用一次性切开疗法联合臭氧水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一次性切开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试验组采用一次性切开疗法联合臭氧水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观察两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试验组达优的患者数较对照组多3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一次性切开疗法联合臭氧水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且控制感染需要时间显著缩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潘中平葛宁张国云
关键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次性切开臭氧水
痔上黏膜环切术后病理检查发现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
2013年
患者女,46岁。因“排便不畅3年,发现肛缘肿物伴间断便血2年”入院。查体:肛周皮肤黏膜无出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初步诊断为痔。血常规:血红蛋白109g/L,考虑与痔出血有关。肝肾功、电解质四项、血脂检查均正常。尿液、心电图、胸部X线片检查均无异常。
张小玲田新张国云潘中平王慎杰葛宁
关键词:术后病理检查痔上黏膜环切胸部X线片排便不畅间断便血
臭氧水消炎杀菌在治疗巨大肛周脓肿疾病中的应用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应用臭氧水对巨大肛周脓肿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观察临床治疗疗效。方法应用呋喃西林与臭氧水对巨大肛周脓肿疾病患者进行术后药物冲洗,并观察其消炎杀菌的效果,按照随机抽取法将本院自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予以甲硝唑液进行术后局部消炎杀菌,观察组患者予以臭氧水进行局部消炎杀菌,对比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伤口愈合时间、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创面分泌物减少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臭氧水对巨大肛周脓肿疾病患者进行局部消炎杀菌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不仅具有安全性,还能够促进愈合程度,降低创伤面水肿的程度等。
潘中平张国云
慢性肛瘘并发非特异性溃疡性结直肠炎的临床诊治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慢性肛瘘并发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策略。方法为27名本病患者进行综合性的临床诊治。结果在所有27名患者中,共计显效22人,有效4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为96.30%。结论慢性肛瘘并发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可优先进行内科保守治疗,疗效甚佳。患者若出现穿孔或梗阻等符合外科指征的病变,则应立即转入外科处置。
张国云张小玲葛宁潘中平
关键词:溃疡结直肠炎
直肠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方法研究
2012年
目的研究直肠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及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方法,分析CNP,SLN的可行性。方法对到该院进行治疗的45名结直肠癌患者进行CNP和TSC联合活检,对常规病理学检查SLN及非SLN均阴性的SLN行细胞角蛋白进行检测,记录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45名患者中有30名患者检测出30个SLN,总体的SLN活检成功率为90.1%,每例平均1.75个。结论 CNP联合TSC活性检查对于预测其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状态具有很大的意义,但是SLN中mRNA的水平差异与预后有一定关系,需要作出进一步研究分析。
张国云张小玲潘忠平葛宁江彦
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做出研究和评价。方法收集在2010年3月—2011年3月期间到该院进行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法,一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保证两组患者的手术难度,手术部位及肿瘤大小无较大差异的前提下,发现两种治疗方式在淋巴清扫程度,复发率,脱落肿瘤细胞数等方面均无较大差异。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肠癌与传统手术具有相同的安全性。
张国云张小玲潘忠平葛宁江彦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
自固定轻量补片在腹腔镜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分析自固定轻量补片在腹腔镜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腹腔镜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60例采用自固定轻量补片辅助治疗作为观察组,另外60例采用常规处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成功治疗56例,成功率为93.3%;对照组成功治疗43例,成功率为7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固定轻量补片在腹腔镜下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的临床疗效较好、住院时间较短、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杨文辉张国云
关键词:腹腔镜临床疗效
超低位直肠癌Miles根治术股薄肌Ⅰ期原位肛门重建50例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分析超低位直肠癌Miles根治术同时行股薄肌Ⅰ期原位肛门再造临床效果。方法:50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Miles根治术同时行Ⅰ期原位肛门重建,重建内括约肌、直肠瓣、肛管直肠角及外括约肌。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90~130min,平均110min,出血量120~180ml,平均150ml。手术后患者恢复排便感觉及控制排便时间为6~60d,平均33d,均无夜间静息性排便,术后3个月无大便失禁,排便功能总优良率达93.82%。直肠角静息压、内外括约肌平均压差及钡剂在直肠平均存留时间基本接近正常。结论:超低位直肠癌Miles根治术股薄肌Ⅰ期肛门重建既完成了直肠癌根治,又解决了排便问题,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张国云潘忠平葛宁张小玲
关键词:超低位直肠癌股薄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