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元

作品数:11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权力
  • 2篇文学
  • 2篇小说
  • 2篇话语
  • 2篇国文
  • 2篇范型
  • 1篇代文
  • 1篇当代文学
  • 1篇独行
  • 1篇独行者
  • 1篇行者
  • 1篇虚构
  • 1篇学史
  • 1篇隐忍
  • 1篇真善美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中国文坛
  • 1篇中国文学
  • 1篇中国文学史
  • 1篇社会政策视角

机构

  • 10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湖北师范学院

作者

  • 10篇张海元
  • 2篇田婷
  • 2篇杨葵
  • 2篇张文利
  • 1篇查玉瑶
  • 1篇陈姝颖
  • 1篇刘平

传媒

  • 3篇神州
  • 2篇郧阳师范高等...
  • 2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华中人文论丛

年份

  • 2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话语范型看建国后老舍的创作及思想转变被引量:1
2013年
从话语范型方面分析,将老舍在建国之后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分为认同、反抗、疏离三个阶段。1950-1957年是老舍对革命话语范型的自觉认同阶段,老舍的创作与思想从启蒙话语范型自觉向革命话语范型转变。1957年底或1958年初开始,老舍与革命话语范型的关系则从认同走向反抗与疏离。
张海元田婷查玉瑶
关键词:老舍研究启蒙
从“仁义白鹿原”到“革命白鹿原”
2012年
从福柯的权力、知识、话语理论来看,《白鹿原》写出了"仁义白鹿村"与"革命白鹿村"在断裂与延续中的转换过程。在历时的层面上,代表"现代"的革命话范型通过新式学堂(知识文化建构)、罂粟种植(经济消解)、乡约等官职设置(社会制度)等一系列具有"现代性"的实践行为对代表仁义话语范型的白鹿原进行系统的入侵与腐蚀。在共时的层面上,则是白鹿村年轻一代面对话语范型转换期间的人生道路选择:有小娥对仁义话语范型的盲目而激烈的反抗斗争,有黑娃等人对仁义话语范型自觉的回归,有鹿兆鹏、鹿兆海、白灵等对革命话语范型自觉的追求,还有被仁义话语范型驱逐之后不得已投向革命话语范型的投机者。
张海元刘平查玉瑶
关键词:权力话语范型
断裂与连续:权力、话语视角下的“白鹿原”
2012年
《白鹿原》这部厚重的大作获得了普通读者及学界的重视与赞赏,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写出了权力、知识、话语范型在断裂与延续中的转换过程。从历时的连续角度看,代表"现代"的革命话范型通过新式学堂(知识文化建构)、罂粟种植(经济消解)、乡约等官职设置(社会制度)等一系列具有"现代性"的实践行为对代表仁义话语范型的白鹿原进行系统的入侵与腐蚀;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则是白鹿村年轻一代面对话语范型转换期间的人生道路选择:有小娥对仁义话语范型的盲目而激烈的反抗斗争,有黑娃等人对仁义话语范型自觉的回归,有鹿兆鹏、鹿兆海、白灵等对革命话语范型自觉的追求,还有被仁义话语范型驱逐之后不得已投向革命话语范型的投机者。
张海元杨葵査玉瑶
关键词:权力话语范型
浅析《简·爱》中海伦·彭斯的隐忍精神
2012年
《简·爱》中的反抗精神在女主人公简爱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她最后获得的幸福也总是能唤起读者对简爱童年朋友海伦·彭斯的记忆。海伦的形象与简爱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立存在的,这主要体现在海伦的隐忍和简爱的反抗上。可是海伦的隐忍并不只是因为海伦的软弱,她的隐忍有着更深刻的溯源。本文从书中对海伦的细节描写以及通过与简爱的对比来分析海伦的隐忍以及她的隐忍背后的内涵。
田婷张海元
关键词:简·爱隐忍真善美
失语: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群众体育被引量:1
2012年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我国的体育事业,先后成立各种体育组织并实施一系列体育政策。但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体育部门采取了优先发展"竞技体育"政策,群众体育日趋边缘化,也因此存在一定问题。近年来,从社会政策视角考察城乡协调发展逐渐引起人文学者的关注。文章从政策性失语现状,政策性失语归因和政策性解决渠道三个方面对城乡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考察。
余雄张海元
关键词:社会政策视角城乡群众体育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探讨
2011年
中国共产党以及党领导下的人民有过多重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本文拟从普列汉诺夫“五项因素”公式理论与“误读”理论出发分析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可能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式、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伟本历史实践!
张海元张文利査玉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误读中国共产党
“想象写作”和现实世界的独行者——王小波小说创作浅论
2012年
对于中国文坛来说,王小波一直是一个异类,独来独往,无门无派。他的独特不仅是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更是作为一个精神世界的自由主义者立于当代文坛中。本文将在作者生平、创作缘由以及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对王小波小说创作艺术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陈姝颖张海元
关键词:小说创作行者写作自由主义者中国文坛
论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新文学观被引量:1
2012年
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成书于民国,其论及新文学着墨甚少且多批评指责,对新文学的代表人物胡适、鲁迅的叙述也尽是贬挞之词。与建国后,王瑶、唐弢在其文学史中所弘扬的新文学观大相径庭。本文将钱与王、唐的新文学观进行对比,究其原因,在个人层面上,是钱基博作为一代国学家,文学史家,教育家的身份使然;在社会层面上,则与民国社会转型所提供的宽松自由的文化环境相关。
杨葵张海元
关键词: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
农民身份与现代性的冲突——论当代文学中“农民进城”的讲述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农民进城”(或曰乡下人进城)是一个被反复言说的文学主题,如鲁迅笔下的阿Q,老舍笔下骆驼祥子,萧也牧笔下的张同志,沈西蒙等人笔下的排长陈喜,高晓声笔下的陈奂生,路遥笔下的高加林,贾平凹笔下的刘高兴…...
张海元
关键词:当代文学身份构建
文献传递
新时期以来非虚构小说研究述评被引量:5
2011年
自从1966年,杜鲁门.卡波特用非虚构小说一词描绘他的小说《冷血》以来,非虚构小说就从美国流行开来。时至今日,40多年过去了,非虚构小说在中国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不如它在国外发展迅速,成绩骄人。但自2010年第2期开始,《人民文学》开辟"非虚构"新栏目,陆续刊发十几篇作品,在文学界引发了一场关于非虚构小说的新一轮讨论。笔者拟从非虚构小说产生的背景、非虚构小说的定义、非虚构小说与其他纪实小说的关系、非虚构与真实的关系、关于非虚构小说的理论研究、非虚构小说存在的问题及意义几个方面展开,力图为非虚构小说研究勾勒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图像,理清其新时期以来的发展脉络。
张海元査玉瑶张文利
关键词:非虚构小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