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熔

作品数:37 被引量:117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杨森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白血
  • 18篇白血病
  • 15篇细胞
  • 13篇急性
  • 13篇儿童
  • 7篇淋巴
  • 7篇基因
  • 6篇淋巴细胞
  • 5篇急性淋巴细胞
  • 4篇羟基磷灰石
  • 4篇淋巴细胞白血...
  • 4篇免疫
  • 4篇急性白血
  • 4篇急性白血病
  • 4篇急性淋巴细胞...
  • 4篇急性淋巴细胞...
  • 4篇儿童急性
  • 3篇单核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定量

机构

  • 35篇四川省人民医...
  • 7篇四川大学
  • 6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四川省肿瘤医...
  • 3篇华西医科大学...
  • 3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四川省第四人...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 1篇四川省交通厅...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37篇张熔
  • 27篇李戈
  • 7篇廖清奎
  • 6篇廖静
  • 6篇符仁义
  • 4篇黄建鸣
  • 4篇陈昌辉
  • 4篇杨季云
  • 4篇石毓君
  • 4篇景清
  • 4篇李兰
  • 3篇李茂军
  • 3篇孙怀强
  • 3篇张渝
  • 3篇高举
  • 3篇李妍
  • 3篇季丽娟
  • 2篇李运璧
  • 2篇白峰岩
  • 2篇邓俊超

传媒

  • 4篇四川医学
  • 4篇医学科技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中国小儿血液
  • 2篇华西医学
  • 2篇中国循证医学...
  • 2篇现代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四川肿瘤防治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MTHFR基因多态性与大剂量甲氨蝶呤毒副反应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677位点多态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毒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6例完全缓解并接受HDMTX治疗的ALL患儿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用PCR-芯片杂交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24小时、48小时血浆MTX浓度。按照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规毒性判定标准(NCI-CTC)对患儿HDMTX化疗毒副反应进行评价。对MTHFR67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DMTX毒副反应、48小时血浆MTX浓度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HDMTX化疗相关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及肝毒性为主。C677T各基因型的48h MTX血药浓度及发生各类化疗毒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MTX的体内代谢及毒副反应的因素复杂,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尚不能作为HDMTX体内排泄及毒副反应的有效预测性指标。
廖静李戈张熔
关键词: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甲氨蝶呤毒副反应
不同步或跨系表达抗原检测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FCM)对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初诊免疫表型特点,确定一到两组四色抗体,加用抗原跨系表达抗体组合CD45/CD19/CD10/CD13或抗原不同步表达相结合的抗体组合CD45/CD19/CD22/CD34,对20例完全缓解后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进行MRD定期检测。同时以非白血病患儿为对照,探讨CD45/SSC设门,CD45/CD19/CD10/CD34抗体组合检测MRD的有效性。结果20例B-ALL患儿中,90%患儿初诊时存在CD45、CD34、CD19、CD10表达量的异常。CD45/CD19/CD10/CD34抗体组合表达以≥0.03%为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D45/CD19/CD10/CD34、CD45/CD19/CD10/CD13、CD45/CD19/CD22/CD34三组抗体组合发生频率最高,分别为40%、35%和30%。结论CD45/SSC设门,CD45/CD10/CD34可作为B-ALL患儿MRD检测的有效抗体组合。根据B-ALL患儿初诊异常免疫表型特点,确定一至两组四色抗体组合,再加用抗原跨系表达抗体组合或抗原不同步表达相结合的抗体组合,用于检测MRD,既能使检测个体化又可避免假阴性。
景清李戈张剑波黄建鸣张熔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免疫表型儿童
EBV—DNA检测在血液肿瘤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2002年
目的:研究探讨 EB 病毒(EBV)感染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方法:应用 PCR 法检测38例血液肿瘤性疾病患儿骨髓细胞 EBV-DNA。结果:38例患儿骨髓 EBV-DNA 阳性检出率71%(27/38)。5例恶性淋巴瘤患儿均为阳性,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紊乱综合征、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阳性率较高,其余病例均为阴性。对照组10例非血液病发热患儿仅1例阳性。结论:EBV 感染与血液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EBV 感染可促使病情恶化或转为难治性。同时对伴有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除考虑肿瘤性发热外,亦应警惕因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 EBV 易感因素,尽早动态作 EBV-DNA 检测,及时合理治疗。由于病人免疫力低下,对EBV 病毒的免疫应答功能降低,抗体反应法作 EBV 常造成假阴性结果。本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敏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戈廖清奎张熔符仁义
关键词:PCREBV血液肿瘤EBV-DNA
WTl基因和AML1-ETO融合基因表达水平在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监测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WT1基因和AML1-ETO融合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在监测儿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微小残留病(MRD)和预测AML复发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5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3例初治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AML患儿和本科同期收治的15例初治白血病融合基因阴性AML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纳入融合基因阳性组(N=13)和融合基因阴性组(n=1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同时动态监测初治及随访期融合基因阳性组患儿骨髓标本的WT1基因和AML1-ETO融合基因相对表达水平,以及监测融合基因阴性组患儿的初治及随访期骨髓标本的WT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WT1基因和AML1-ETO融合基因相对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计算并比较MRD预测AML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阴性似然比;采用Kap1an—Meier法进行组间无复发生存(RFS)率比较,评估MRD对AML复发的预测能力。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批准,征得受试对象及监护人的知情同意。结果①共收集融合基因阳性组患儿初治和随访期的骨髓标本83份,其WT1基因和AML1-ETO融合基因相对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2=0.874,P〈0.001),拟合直线回归方程为了:0.07±2.294x。②两组患儿初诊、缓解及复发时,AML1-ETO融合基因及WT1基因相对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1.788,1.846,1.853;P〉0.05)。③首次诱导缓解后,融合基因阳性组患儿AML1-ETO融合基因预测AML复发的诊断指标中,敏感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最高,分别为85.7%,76.9%,75.0%和80.0%;阴性似然比最低,为0.29。融合基因阴性组患儿WT1基因预测AML�
张熔杨季云廖静贾荟陈芃螈李戈石毓君
关键词:白血病髓样急性基因肾母细胞瘤AML1-ETO融合基因聚合酶链反应
槲皮素对阿霉素诱导HL-60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槲皮素对阿霉素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mRNA和环氧化酶2(COX2)mRNA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HL-60细胞MDR1和COX2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L-60细胞前列环素E2(PGE2)的释放;MTT法检测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结果:阿霉素可诱导HL-60细胞MDR1和COX2 mRNA过表达;槲皮素可下调阿霉素诱导的COX2依赖的MDR1 mRNA过表达,显著降低阿霉素诱导的PGE2释放,增加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结论:阿霉素诱导COX2和MDR1的共表达存在相关性;阿霉素诱导的MDR1上调可能依赖于COX2转录后的激活,槲皮素对COX2表达的调节作用不仅增加白血病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而且可以预防白血病化疗中多药耐药的产生。
何海兰季丽娟李琦智张熔黄建鸣李戈
关键词:多药耐药基因1环氧化酶2塞来考昔槲皮素阿霉素
儿童肺吸虫性心包炎误诊一例
2000年
患儿,男,5(1/(12))岁。因腹胀痛,浮肿,心累5天入院。不伴发热,咳嗽。入院查体:体温37.3℃,脉搏11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0/skPa。意识清楚,精神差,半卧位,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及皮下结节,颜面、腹部、双下肢轻度浮肿,口唇轻度发绀,颈软,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右肺底细湿鸣,心界向左扩大,心率110次/分,律齐,心音遥远,闻及心包摩擦音。腹胀,肝肋下4.5cm,剑下3cm。
张熔曾珍赵相发
关键词:儿童误诊
纳米羟基磷灰石对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荷瘤小鼠抗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n-HAP)溶胶饱和溶液在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荷瘤小鼠(P388)体内抗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1)n-HAP 溶胶饱和溶液的制备:高纯0.1 mol 氢氧化钙混悬液和0.06 mol 磷酸溶液,经中和反应制备出稳定的 n-HAP 溶胶饱和溶液,浓度为167 mg/L(室温、pH>7)。经透射电镜、X-衍射图谱和红外光谱测定其表征。(2)建立 P388实体瘤型荷瘤小鼠模型:将60只 P388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36只和对照组24只。治疗组包括:①n-HAP 低剂量组(35 mg/kg)、②n-HAP 高剂量组(53 mg/kg)、③联合用药组(n-HAP 53 mg/kg 与环磷酰胺35 mg/kg 联合应用),每组各12只。对照组分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0.1 ml/g)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35 mg/kg),腹腔注射,连续3 d;用细胞形态学、病理学和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药物对各组荷瘤小鼠生长、瘤体大小及细胞凋亡等影响。结果 (1)自制 n-HAP 溶胶饱和溶液,经透射电镜观测 n-HAP 形状为球形,平均粒径<50 nm。X-衍射图谱表明 n-HAP 为一种透明或液态的典型的非结晶结构,通过谱线增宽分析,粒径<20 nm(Scherrer 理论);X-衍射图谱还可见到 n-HAP 在800℃结晶作用下形成的磷灰石晶体结构。n-HAP 经红外光谱检测含氢氧化物离子结构,证实是羟基磷灰石纳米晶体。(2)动物体内实验:n-HAP 低剂量组、n-HAP 高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对 P388实体瘤的抑制率分别为14.95%、32.67%和60.4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透射电镜结果显示,n-HAP 对 P388细胞有抑制生长、诱导凋亡作用。结论 n-HAP 溶胶饱和溶液对淋巴细胞白血病实体瘤荷瘤小鼠有显著的抑瘤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联合用药抑瘤作用更为显著。n-HAP 有可能用于恶性血液病及肿瘤的治疗和联合化疗。
李戈黄建鸣青木秀希李妍张熔邓碧芳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类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表达及调节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参与诱导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产生免疫耐受机制及其调节作用.通过干扰IDO诱导的免疫耐受,为白血病免疫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RT-PCR法检测HL-6...
李戈黄建鸣李玉品张熔
E2A-PBX1融合基因的实时定量检测在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监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E2A-PBX1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监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微小残留病(MRD)及判断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动态检测11例E2A-PBX1融合基因阳性的ALL患儿在初治期(11例)、完全缓解期(11例)、复发期(3例)和10例同期骨髓细胞形态学正常的非血液及肿瘤疾病对照组患儿的E2A-PBX1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11例ALL患儿初治期和复发期的E2A-PBX1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P<0.01)。与诱导缓解治疗第33天E2A-PBX1水平表达阴性的患儿比较,表达阳性的患儿3年的复发率增高,无病生存率降低(均P<0.05)。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E2A-PBX1融合基因的表达水平是监测MRD、预测复发、指导个体化治疗的良好指标,诱导缓解第33天E2A-PBX1融合基因水平可用于判断预后。
张熔廖静李戈孙怀强石毓君杨季云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微小残留病白血病儿童
成都地区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儿童泌尿系统结石发病情况调查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调查成都地区食用含三聚氰胺超标奶粉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情况。方法对2008年9月17日~12月9日前来四川省人民医院进行"问题奶粉"筛查的5795例儿童进行泌尿系统B超检查,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调查期间筛查的5795例儿童中,患有泌尿系统结石者24例,发生率为0.41%。其中男12例,女12例;平均发病年龄2.35±1.68岁。调查结果显示,成都地区儿童泌尿系统结石的发病与性别无关(P>0.05),婴幼儿(≤3岁)组泌尿系统结石发生率高于学龄前和学龄期年龄(>3岁)组(P<0.05)。结论成都及周边地区食用"问题奶粉"的0~3岁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发生率较高,远期后遗症尚待随访。
李茂军张熔赵娟李运璧岳林先卢漫陈昌辉
关键词:三聚氰胺奶粉儿童泌尿系统结石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