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金良

作品数:18 被引量:48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肝炎
  • 9篇病毒
  • 6篇乙型
  • 6篇乙型肝炎
  • 6篇慢性
  • 5篇肝炎病毒
  • 4篇疗效
  • 4篇慢性乙型
  • 4篇慢性乙型肝炎
  • 4篇肝病
  • 4篇丙型
  • 4篇丙型肝炎
  • 3篇乙肝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核酸
  • 3篇病毒感染
  • 2篇毒性肝炎
  • 2篇血清
  • 2篇血液
  • 2篇乙肝病毒

机构

  • 11篇安徽省阜阳市...
  • 7篇阜阳市第二人...
  • 1篇阜阳市人民医...
  • 1篇阜阳市卫生防...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18篇张金良
  • 6篇孙成斋
  • 4篇谭林
  • 3篇唐振华
  • 3篇邓庆梅
  • 2篇白燕
  • 2篇谢法训
  • 2篇卞兴华
  • 2篇李荣华
  • 2篇高勇
  • 1篇李永华
  • 1篇谢法洲
  • 1篇辛克峰
  • 1篇高学武
  • 1篇曹瑞华
  • 1篇丁保民
  • 1篇张峰
  • 1篇杨玉芝
  • 1篇尹超

传媒

  • 6篇实用肝脏病杂...
  • 3篇今日应用医学
  • 2篇安徽医学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安徽省第十二...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9例,其中12例为拉米夫定治疗后出现YMDD变异者。治疗48周,检测血清HBV DNA及HBV血清学标志物和ALT。结果治疗48周时,全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到1.3×103copies/ml,HBV DNA转阴率为56.4%,HBeAg转阴率为35.9%,HBeAg/抗-HBe转换率12.8%,ALT复常率为69.2%;YMDD变异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到7.9×103copies/ml,HBV DNA转阴率为50.0%,HBeAg转阴率为25.0%,HBeAg/抗-HBe转换率8.3%,ALT复常率为58.3%;HBV DNA>108copies/ml组,血清HBV DNA水平下降到6.8×103copies/ml,HBV DNA转阴率为0.0%,无HBeAg转阴和抗-HBe血清转换,ALT复常率为50.0%。结论阿德福韦酯是一有效的抗HBV药物。对HBV DNA野生株、拉米夫定耐药变异株均有抑制作用,HBV DNA基线水平低者疗效好,HBV DNA>108copies/ml者,疗效差。
张金良白燕邓庆梅
关键词:乙型肝炎YMDD变异阿德福韦酯临床疗效
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总结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55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治疗和转归。结果戊型肝炎全年散发,3、4、5月份为高发,尤以4月份发病为最高,占12.9%;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5:1;中青年患者占83.7%;农民发病多于城镇人口;抗-HEV-IgM阳性者26例(16.7%),抗-HEV-IgG阳性49例(39.6%),两者同时阳性80例(51.7%);甲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20例。老年患者及重叠HBV感染者病情重,病程长;单纯戊型肝炎无一例转为慢性肝炎。结论散发性戊型肝炎预后较好,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及老年患者肝功能损害严重。
张金良高学武辛克峰尹超
关键词:戊型肝炎流行病学
腹腔内注射抗乙型肝炎免疫核糖核酸联合虫草多糖脂质体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1996年
我院近年采用腹腔内注射抗乙型肝炎免疫核糖核酸(抗-HBIRNA)联合虫草多糖脂质体水剂(简称CPL合剂)口服与猪苓多糖联合乙型肝炎疫苗肌注两种方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进行了临床对比观察,现将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张金良孙成斋李荣华谭林谢法训
关键词: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腹腔内注射疗效观察肝病研究
57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
1997年
目前已知并可检出的肝炎病毒有甲~戊五种,但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尚存在经肠道外传播的其它肝炎病毒。自1995年下半年美国Simons等发现庚型肝炎病毒(HGV)后,世界范围内相继证实有HGV感染。由于对庚型肝炎(HG)和HGV的研究刚刚起步,故在HG病原学、流行病学、致病性、免疫性、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还有待于不断探索和研究,本文将输血后肝炎高危人群—血液透析者中的庚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报告如下。
张金良孙成斋王兴侠蒋正华
关键词:肝炎病毒血液透析患者庚型病毒性肝炎输血后肝炎庚型肝炎HGV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在病毒性肝炎(HBV,HCV)诊断中的应用
1998年
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jain Reaction,PCR)是一种基因体外扩增技术,其原理是模拟自然DNA复制的核酸扩增技术,来特异性合成某一DNA片,其基本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变性、退火(结合)、延伸,首先在90-95℃条件下使需检测(扩增)的靶双链DNA分子变性解链DNA,接着在40-55℃将人工合成的特异引物(两条短的寡核酸链)结合到模板DNA上,随后在70-75℃条件下,
张金良张学功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病毒性肝炎HBVHCVPCR丙型肝炎
HA、LN、CⅣ、PCⅢ与HBV—DNA含量联合检测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探讨血清四项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 (HA)、层粘连蛋白 (LN)、Ⅳ型胶原 (CIV)和Ⅲ型前胶原 (PCⅢ )在肝纤维化非创伤性检查中的临床意义 ,同时初步观察四项肝纤指标与乙肝病毒 (HBVDNA )复制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10 0例肝病患者血清中HA、LN、CⅣ、PCⅢ检测用放免法 (RIA) ;对其中 88例乙肝患者血清HBVDNA含量及乙肝病毒标志物 (HBVM )分别用荧光定量PCR(FQ -PCR)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检测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四项肝纤指标在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轻度、中度、重度者及慢性重型肝炎中有依次升高趋势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而肝硬化组与慢性重型肝炎组比较 ,HA、PCⅢ两项略低 ,而LN、CⅣ明显升高 (P <0 .0 5 )。同时在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 )、HBeAg(+ )、HBcAb(+ )、HBV -DNA阳性组中血清四项肝纤指标最低 ,而在HBsAg(+ )、HBeAb(+ )、HB cAb(+ )、HBV -DNA阴性组中最高 ,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四项肝纤指标联合检测对肝病肝纤维化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同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肝纤指标与HBVDNA含量密切相关 。
唐振华高勇张金良
关键词:肝纤维化HALNHBV-DNA含量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前S1抗原和HBV DNA与肝功能的关系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及HBV-M和HBV DNA与肝功能检测间的关系。方法对576例血清标本进行PreS1及HBV-M和HBV DNA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同步检测。结果PreS1、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72.05%和61.81%,两者符合率达74.65%;在HBsAg(-)和正常对照组PreS1、HBV DNA均为阴性;在HBsAg、HBeAg与HBsAg、抗-HBe、抗-HBc和HBsAg、抗-HBc三种阳性模式组中,PreS1阳性率(87.25%、55.71%、68.21%)、HBV DNA阳性率(94.02%、29.29%、45.66%)在各组中相互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05);PreS1与HBV DNA阳性符合率为92.03%、53.57%、68.21%,差异有显著性(P<0.05);PreS1阳性组和PreS1阴性组ALT、AST异常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reS1主要存在于HbsAg阳性携带者中,且与HBeAg、HBV DNA关系密切,是反映HBV复制及传染性的又一血清学指标,同时PreS1阳性还与肝功能损害有关。PreS1联合HBV-M及HBV DNA和肝功能同步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邓庆梅张金良唐振华高勇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
阿德福韦脂治疗拉米夫定治疗后YMDD变异慢性乙型肝炎48周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前,国际公认的抗HBV治疗药物主要有干扰素及核苷(酸)类似物。全世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约3.5亿人,我国HBsAg(+)者约1.2亿。研究证明,HBV的持续存在和不断复制是导致病情进展的关键因素。因此,...
张金良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拉米夫定临床疗效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文献传递
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HCVRNA)载量与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抗 HCV)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用荧光定量 (FQ PCR)法检测 2 0 8例疑诊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HCVRNA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 HCV。结果  2 0 8例血清样本中HCVRNA阳性率为 81.3 %。HCVRNA平均载量为 4.63× 10 5Copies/ml。结论 FQ PCR法检测HCVRNA是判定HCV感染的直接证据 ,是反映病毒复制与传染性的直接指标 ,有确诊价值与抗病毒治疗疗效评估价值。HCVRNA与抗 HCV具有高度正相关。HCVRNA较抗
张金良白燕邓庆梅
关键词:抗-HCVRNA核酸定量丙型肝炎病毒荧光定量
脂质体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24例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观察脂质体干扰素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逆相蒸发法制备脂质体干扰素(L-IFN)。44例慢性丙型肝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L-IFN(含IFNα1b 1 mu)1支隔天1次肌肉注射(肌注),连续5次,以后改为每周3次,共6个月;对照组20例,IFN(含IFNα1b 3 mu)1支连续肌注10天,后改为每周3次,共6个月。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CV-RNA阴转率分别为62.5%和30.0%,两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3个月后远期阴转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L-IFN可以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用量,减少不良反应。
张金良谭林孙成斋李永华谢法训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疗效逆相蒸发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