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静
- 作品数:18 被引量:106H指数:6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图书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评估方法初探被引量:7
- 2012年
- 用户教育评估是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有助于了解用户教育的效果,能够进一步推动用户教育工作的发展。我国针对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评估开展的研究极少。本文将简要介绍国外学者采用的评估方法,并且在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把这些方法应用于国内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评估中。
- 徐文静
- 关键词:用户教育
- 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提升被引量:1
- 2013年
- 阐述了图书馆除了做好为读者借书还书这些传统服务,还应该升华到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的层面,并且在努力提升信息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的几项措施。
- 徐文静
- 关键词:信息服务质量个人知识管理
- 中美高校图书馆“服务研习”的参与类型对比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本文分别对中国和美国高校图书馆参与的服务研习实践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其各自特点。研究发现,美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研习实践案例分为直接参与教学研究型、间接参与教学研究型、通过项目合作参与教学研究型三种类型。其案例特点是:以直接参与教学研究型案例为主,间接参与教学研究型和通过项目合作参与教学研究型案例为辅;主要采用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形式,教学内容侧重现实世界信息;借鉴《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与之相比,中国高校图书馆目前开展的服务研习实践处于起步阶段,其中有代表性的案例是四川大学图书馆的主导型服务研习案例。借鉴美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研习案例,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两点启示:(1)在我国已经开展服务研习课程的高校,图书馆可以尝试以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的形式直接参与其中,也可以采用为服务研习课程建立学科导航的方式间接参与其中;(2)在我国没有开设服务研习课程的高校,图书馆可以结合劳动教育,立足本馆志愿服务,尝试开展主导型服务研习实践。
- 徐文静
- 关键词:志愿服务信息素养劳动教育
- 英国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发展历程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研究英国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发展历程,并将其归纳成4个时期:起步期(1900~1945)、集中化时期(1946~1990)、稳定发展期(1991~2000)、衰落期(2000年以后)。此外,还探讨英国版权法历次修订对英国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影响,以及英国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从业者的积极态度给予我国图书馆界的启示。
- 徐文静
- 关键词:馆际互借版权法
- 高校图书馆走进中小学生课堂——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享被引量:20
- 2015年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的"Cotsen走进课堂"项目利用本馆的特色馆藏,派馆员为社区内学校的未成年人授课,体现了高校图书馆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该项目为社区内的学校中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设置了不同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多学科,并且在设置课程的过程中参考了相关教育标准。该项目在服务方式、课程设置、阅读推广、信息素养教育四个方面对我国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未成年人服务有所启示。
- 徐文静
- 关键词:未成年人信息素养
- 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工作探讨被引量:4
- 2011年
- 新生入馆教育工作在高校图书馆用户教育工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介绍了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的几种基本方式,分析了每种方式的优点和缺点,并提出了强化新生入馆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 徐文静
- 关键词:新生入馆教育用户教育
- 基于WoS数据库的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研究综述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意义]整体把握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发展脉络,探索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未来发展趋势[方法/过程]以WoS核心合集作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国外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研究文献的发文时间、国家与地区、机构与作者、发表刊物等进行统计分析;利用HisCite和CiteSpace筛选出重要相关文献,在对其进行阅读归纳的基础上,进行馆际互借研究的发展脉胳与主题分析。[结果/结论]馆际互借可分为传统馆际互借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前)、馆际互借研究迅速发展期(1980—1990年)、文献传递快速上升期(1990—2000年)、动态发展期(2000~2016年)4个阶段,未来馆际互借员角色应更加多样化。
- 彭立伟徐文静吴晶
- 关键词:馆际互借
- 学科馆员个人知识管理探索
- 2011年
- 针对图书馆学科馆员面临的如何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利用,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服务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学科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的几项措施。
- 徐文静
- 关键词:学科馆员知识管理
- 美国的信息素养项目剖析与启示被引量:11
- 2018年
- 美国的信息素养项目是调研全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大型项目。自2008年开始,已经开展了八年,至今仍在继续。其研究成果在美国多所高校得以推广和应用。与之相比,国内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调研多采用相似的研究思路并且缺乏创新性。然而,国内图书馆界尚未对该项目给予足够关注。该文简介该项目发布的8篇研究报告,并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三方面,对该项目和国内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调研进行对比分析,以发现国内相关研究的特点及不足,并为国内信息素养研究提供参考。
- 徐文静彭立伟
- 关键词:信息素养大学生实证研究
- 美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小学生研究被引量:18
- 2019年
- 对美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小学生概况的调研显示,60%以上的州都有高校图书馆提供此类服务,其中多数隶属于位于城市的公立高校,服务对象以当地高中生为主。通过分别梳理美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学生和小学生的发展历程,发现两者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者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参观、信息素养教育、查阅馆藏、借书等;后者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其具体实践主要围绕阅读活动展开。此外,还分析了美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小学生活动得以持续发展的深层原因,以及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小学生活动遇冷的根本原因。最后,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对中小学生开放活动与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结合的可能性。
- 徐文静
- 关键词:中学生高中生研究性学习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