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海峰

作品数:88 被引量:354H指数:10
供职机构:钢铁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专利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理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5篇轴承钢
  • 20篇合金
  • 16篇接触疲劳寿命
  • 13篇轴承
  • 12篇奥氏体
  • 11篇合金化
  • 11篇高强韧
  • 10篇低密度
  • 10篇韧性
  • 10篇微合金
  • 10篇长寿命
  • 9篇微合金化
  • 9篇淬火
  • 8篇退火
  • 8篇回火
  • 8篇合金化元素
  • 7篇塑性
  • 7篇锰钢
  • 6篇球化
  • 6篇微合金化元素

机构

  • 82篇钢铁研究总院
  • 20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江苏苏钢集团...
  • 3篇重庆大学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洛阳轴承研究...
  • 1篇中国第一汽车...
  • 1篇钢研纳克检测...

作者

  • 88篇徐海峰
  • 68篇曹文全
  • 58篇俞峰
  • 43篇许达
  • 42篇王存宇
  • 30篇王辉
  • 29篇翁宇庆
  • 15篇梁剑雄
  • 11篇王昌
  • 7篇张淑兰
  • 5篇董瀚
  • 5篇刘正东
  • 4篇程勇
  • 4篇张晓丹
  • 3篇包耀宗
  • 3篇周志伟
  • 3篇周湛
  • 2篇陈泽军
  • 2篇董翰
  • 2篇李箭

传媒

  • 12篇钢铁
  • 6篇特殊钢
  • 5篇钢铁研究学报
  • 2篇金属热处理
  • 1篇金属学报
  • 1篇上海金属
  • 1篇冶金分析
  • 1篇物理测试
  • 1篇材料热处理学...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18篇2022
  • 14篇2021
  • 13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06
  • 1篇2003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温不锈渗碳轴承钢的研发现状与进展被引量:6
2022年
航空用轴承钢向耐高温、耐腐蚀、高承载、长寿命方向发展,现役的M50轴承钢存在强度高但韧性和耐蚀性不足的问题;M50 NiL渗碳轴承钢虽然通过降低碳含量和调整合金成分来提高韧性,但仍越来越无法满足高推重比的航空发动机的发展需求,并且耐蚀性不足问题也未解决。高铬不锈轴承钢BG-42和高氮Cronidur30轴承钢虽然抗腐蚀能力好,但是表面硬度和心部韧性仍不足。以CSS-42L钢为代表的高温不锈渗碳轴承钢拥有高强韧性和优良耐蚀性能,不仅在航空轴承应用上极具竞争优势,而且也可应用于在高温或腐蚀性环境下使用的齿轮、轴和紧固件等,但是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仍不足且缺乏系统性,因此对其研发现状进行综述和总结尤为重要。从航空用高温轴承钢发展历程出发,详细介绍了国内外高温不锈渗碳轴承钢的研发背景和合金成分设计思路;综述了铬、钴、钼、镍、钒、钨等主要合金元素对组织和性能影响规律,其中钴的加入虽然不直接参与析出强化,但能够起到抑制δ-铁素体形成和促进弥散析出的特殊作用;分别从表面渗碳和心部材料两个方面,揭示了调控热处理工艺对微观组织和强韧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内外高温不锈渗碳轴承钢基础理论和制造工艺研究的不足,提出了优化合金成分、突破渗碳热处理技术,以及加强不同工况下组织演变、疲劳损伤和破坏机理研究的研发方向。
郑凯曹文全曹文全俞峰王存宇徐海峰
关键词:轴承钢马氏体渗碳高强韧性
高碳轴承钢心部强韧化和表面超硬化的复合热处理方法
一种高碳轴承钢心部强韧化和表面超硬化的复合热处理方法,属于轴承钢热处理技术领域。工艺包括:高碳轴承钢GCr15的球化热处理工艺、调质热处理工艺、表面感应热处理工艺以及最终回火热处理工艺。优点在于,通过复合热处理可以获得心...
曹文全徐海峰俞峰王存宇王辉许达梁剑雄
采用ASPEX和旋弯疲劳法表征GCr15轴承钢夹杂物被引量:16
2019年
为了探索ASPEX检测法与旋弯疲劳试验法的最佳适用条件,全面了解轴承钢中夹杂物的信息,对真空脱气冶金工艺制备的GCr15轴承钢分别应用上述两种方法对试验钢中夹杂物进行了类型、形状、尺寸、分布方面的表征。结果表明,在夹杂物类型检测方面,两种检测方法结果基本一致。该轴承钢中富含钙、铝、硫等元素的球型复合夹杂物,同时也存在少部分边缘锋利的TiN型夹杂物;利用ASPEX进行多面多次扫描,发现检测出的最大球型B类氧化铝夹杂物大小分布结果基本与旋弯疲劳法符合。根据试验结果以及两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得出,ASPEX法对钢中夹杂物的尺寸、形状、类型、分布等信息的整体分析更为有效,而应用疲劳法对大尺寸刚性夹杂物的检测更为有利。
史智越徐海峰许达俞峰王昌曹文全
高硬度高耐磨高氮马氏体不锈轴承钢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硬度高耐磨高氮马氏体不锈轴承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合金钢技术领域。该轴承钢的化学成分重量%为:C:0.65%~1.25%,Cr:13.00%~20.00%,Mo:0.15~4.50%,N:0.05~0.50%,V:0...
曹文全徐海峰俞峰许达
文献传递
中锰钢逆相变退火组织的演变及锰的配分行为被引量:18
2016年
采用SEM、TEM、STEM、XRD、EBSD等实验分析方法对中锰钢(0.2C5Mn)在奥氏体逆相变不同时间退火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锰钢在650℃短时间逆相变退火时析出大量M3C型碳化物,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逆相变奥氏体形成长大,获得马氏体、奥氏体双相片层状组织。马氏体与逆相变奥氏体晶粒取向服从K-S关系,且两相板条平均宽度在0.5μm左右。退火过程中锰元素出现由淬火组织平均分布逐渐向逆相变奥氏体富集的配分行为,长时间退火后形成体积分数为30%的逆相变奥氏体,抗拉强度为960MPa,屈服强度为500MPa,总伸长率为40%,强塑积高达38.4GPa·%。
王昌徐海峰黄崇湘曹文全董瀚
关键词:中锰钢奥氏体STEM
细晶强化和位错强化对中锰马氏体钢的强化作用被引量:18
2012年
研究了碳和锰含量对淬火中锰马氏体钢的位错密度、残余奥氏体含量、晶粒尺寸等组织结构以及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于SEM、EBSD、TEM和XRD表征了材料的微观组织,探讨了马氏体钢的强化机制。结果表明:随着碳含量增加,淬火中锰钢的位错密度和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逐渐增加,板条束和板条块尺寸逐渐细化,大角晶界百分数逐渐增加,强度逐渐升高;增加锰含量能够提高马氏体钢的位错密度和抗拉强度。分析认为,位错强化和细晶强化是淬火中锰马氏体钢的主要强化机制。马氏体板条尺寸是马氏体抗拉强度的结构控制单元,而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则是马氏体屈服强度的结构控制单元。
赵杰徐海峰时捷李箭蒲健曹文全
关键词:中锰钢板条马氏体位错密度
高应变速率中低碳中低合金超塑性钢及制备方法
一种高应变速率中低碳中低合金超塑性钢及制备方法,属高强度钢超塑性钢材以及超塑性成形技术领域。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01‑0.49%、Mn:2.5‑13.0%、Al:0‑12.0%、Si:0‑3.0%、Cr:0‑3...
曹文全徐海峰俞峰许达董翰翁宇庆
一种晶粒尺寸测试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晶粒尺寸测试方法,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样品加工成合适尺寸的试样,将试样待测表面研磨、抛光后得到待测试样;步骤S2,将待测试样放入高温炉中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处理,高温炉连接高速图像采集CCD系...
张淑兰张超王昌张晓丹李南徐海峰
文献传递
一种微合金化高强韧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微合金化高强韧低密度钢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在Fe‑Mn‑Al‑C合金系的铁基奥氏体微观组织结构分布以下微合金化元素中的一种或多种:V,Nb,Ti,Mo,且所述微合金化元素与所述Fe‑Mn‑Al‑C合金系中的C在奥氏体晶...
曹文全王存宇俞峰徐海峰许达
文献传递
一种铁素体基轻质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素体基轻质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轻质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轻质钢的冷速敏感、使用温域较窄的问题之一。铁素体基轻质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为:C 0.04%~0.12%,Mn25.0%~36.0%,Al...
曹文全亢庆峰王辉王存宇徐海峰俞峰梁剑雄翁宇庆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