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兆兰

作品数:26 被引量:108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指导性计划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新生儿
  • 6篇婴儿
  • 6篇早产
  • 6篇早产儿
  • 6篇产儿
  • 4篇芬太尼
  • 3篇蛋白
  • 3篇通气
  • 3篇脑功能
  • 3篇机械通气
  • 2篇新生儿缺氧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血性
  • 2篇亚低温
  • 2篇亚低温治疗
  • 2篇医师
  • 2篇医师规范化培...
  • 2篇窒息

机构

  • 23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邮电大学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淮安市妇幼保...

作者

  • 25篇曹兆兰
  • 17篇程锐
  • 8篇郭艳
  • 8篇邹芸苏
  • 6篇周晓玉
  • 6篇赵莉
  • 6篇周晓光
  • 4篇刘海樱
  • 4篇沈仙
  • 4篇杨洋
  • 3篇封云
  • 3篇陈俊
  • 2篇李晓南
  • 2篇陈梦莹
  • 2篇徐英美
  • 2篇钱力
  • 2篇朱雯
  • 2篇陆亚东
  • 2篇陈银花
  • 2篇吴越

传媒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国毕业后医...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第十三届江浙...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肝酶升高为早期表现的高脂蛋白血症Ⅰ型一例并文献复习
2019年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 LPL)基因变异引起的高脂蛋白血症Ⅰ型患儿的早期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方法回顾分析LPL基因变异引起的高脂蛋白血症I型患儿的早期临床特点及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表现为肝脏转氨酶升高伴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改用低脂饮食后患儿肝功能、血甘油三脂及血胆固醇改善。基因检测示LPL基因c.467T>G/c.835C>G复合杂合变异,其中c.467T>G为一新突变。结论婴儿期出现肝脏转氨酶升高伴高甘油三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需警惕高脂蛋白血症Ⅰ型,应尽早完善基因检测,以早期诊断及治疗,改善预后。
曹兆兰程卫霞郭红梅
关键词:高脂蛋白血症脂蛋白脂肪酶代谢缺陷先天性疾病
新生儿选择性气管插管前阿托品与芬太尼联合应用插管成功率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评估新生儿选择性气管插管前阿托品和芬太尼联合应用的插管成功率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0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NICU行选择性气管插管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气管插管前先缓慢静脉推注5%葡萄糖2mL+阿托品0.02mg·kg-1,后缓慢静脉推注5%葡萄糖2mL+芬太尼2~4μg.kg-1;对照组于气管插管前先后缓慢静脉推注5%葡萄糖2mL和5%葡萄糖2mL。对研究对象和插管医生实施盲法。记录一次插管成功率、插管时间、平均插管次数、Goldberg评分、不良反应(胸壁僵直皮囊加压困难、SpO2<80%、HR<100.min-1、严重的心动过缓需要胸外按压及鼻腔或口腔出血)发生率、经头颅B超评估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和撤机时间。结果研究期间62例新生儿入组,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2例。两组基线资料具可比性。两组患儿经鼻插管受阻改经口插管均为2例,余均经鼻插管。试验组的芬太尼平均用量为2.4μg.kg-1。试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3.3%(19/30例)vs31.3%(10/32例),P=0.011。试验组平均插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36±18)svs(54±24)s,P=0.001。试验组平均插管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1.5±0.7)次vs(2.0±0.8)次,P=0.005。试验组Goldberg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3±1.6)分vs(6.8±1.8)分,P=0.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撤机时间和颅内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新生儿选择性气管插管前联合应用阿托品与芬太尼,可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和插管次数,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高子波程锐刘海樱曹兆兰赵莉李芳周晓玉
关键词:芬太尼阿托品新生儿
前白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对不同窒息程度新生儿肝功能损害的诊断意义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探究前白蛋白(PAB)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对于鉴别轻、重度窒息新生儿的肝损害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窒息新生儿,依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和重度窒息组,对不同窒息程度早产儿(84例)、足月儿(101例)的PAB、RBP、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进行比较,并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与轻度窒息组比较,重度窒息组早产儿的谷草转氨酶较高,PAB、RBP较低(P<0.05);重度窒息组足月儿的PAB较低(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早产儿重度窒息组的PAB,足月儿轻度窒息组的AST、PAB和重度窒息组的PAB均明显好转(P<0.05)。ROC曲线显示,前白蛋白对于窒息足月儿、早产儿肝功能损害评价均有较好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论前白蛋白可作为评价新生儿窒息肝损害的指标,并可以用于判断窒息程度的不同。
邹芸苏郭艳程锐周晓光曹兆兰
关键词:窒息肝功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新生儿
不同起始剂量多巴胺治疗早产儿低血压的疗效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起始剂量多巴胺对提高低血压早产儿血压的效果及对后期脑功能的影响。方法诊断明确的56例低血压早产儿,先予10mL/kg的9g/L盐水扩容1次,然后随机分为A组(小起始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和B组(大起始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每组28例。2组多巴酚丁胺剂量均为2.5μg/(kg·min)。A组多巴胺起始剂量为2.5μg(kg·min),B组多巴胺起始剂量为5.0μg/(kg·min),药物剂量每20min加量1次,每次剂量分别增加2.5μg/(kg·min),直至平均动脉压(MBP)维持为≥胎龄周数的115%,最大剂量为15μg/(kg·min)。用药前及用药96h后,2组儿童均监测MBP、心率、末梢血糖,尿量、液体量、能量支持及是否需胰岛素治疗;给药前均行头颅B超检查,每1—2周复查,分析第1次和最后1次头颅超声结果。记录呼吸机支持持续时间、达全肠内营养日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PDA、NEC及肠穿孔发生情况。结果B组多巴胺累积剂量和最大滴速均显著高于A组[(10.42±3.27)mg/kg比(8.24±3.99)mg/kg,P〈0.05;(5.71±2.14)μg/(kg·min)比(3.71±1.78)μg/(kg·min),P〈0.01]。与A组比较,B组达全肠内营养日龄明显延长(26.71d比20.50d,P〈0.01),脑室周围高回声发生率高(53.6%比21.4%,P〈0.01)。2组需机械通气及持续时间、支气管肺发育不良、PDA、需胰岛素治疗、NEC及肠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在用药6h后血压均能保持在稳定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起始剂量多巴胺能有效、稳步提高早产儿血压,但有肠道和脑部缺氧损伤的潜在可能,需要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沈仙邹芸苏赵莉封云曹兆兰郭艳陆亚东贲晓明周晓玉程锐
关键词:多巴胺低血压婴儿早产
应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对新生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践探索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本研究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在新生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轮转至新生儿科的32名住培的医师,分别在入科后3d、出科前3d使用Mini-CEX进行考核,比较入科前后Mini-CEX中七项分值,以及考核医师和住院医师对考核满意度。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新生儿科住培的医师在出科时的体格检查、人文关怀、临床判断、沟通技能、整体评价方面分值明显优于入科时(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考核医师和住院医师入科时对考核的满意度与出科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和P<0.01)。结论Mini-CEX是一种具有教学、评估、即时反馈功能的医学教学工具。使用Mini-CEX在入科后、出科前对住培的医师进行考核,有利于发现医师临床技能和科室医学教学的薄弱之处,值得推广。
邹芸苏曹兆兰郭艳
关键词:MINI-CEX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教学
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61例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28例。两组出生体重、胎龄、临床分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生后6h内给予亚低温治疗,鼻咽部温度维持在33~34℃,直肠温度维持在33~34℃持续72h后复温,其他治疗措施与对照组相同。两组均进行心电、血压、经皮氧饱和度、鼻咽部温度、直肠温度连续监护,检测血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和血气分析,并采用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进行神经行为发育评价。结果:两组均无出血、严重感染及死亡。亚低温组治疗期间心率平均下降30次/min,血压及呼吸未见明显改变,未发现与亚低温相关的心律失常及肺动脉高压。血钠、血钾、血钙在低温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HIE患儿治疗前均有代谢性酸中毒,部分患儿有急性肾功能异常,治疗后均逐渐纠正。两组患儿在生后28天做NBNA评分,治疗组测定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对减轻或预防后遗症,提高生存质量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曹兆兰刘海樱徐英美周晓玉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淋巴细胞CD_(69)表达水平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CD69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08年12月在新生儿科(包括NICU)住院的患儿82例,分为重症感染组(42例)、轻症感染组(18例)和非感染组(22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69表达水平。应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感染组、轻症感染组、重症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69表达百分比分别为(1.13±0.69)%、(2.47±1.03)%、(2.16±1.24)%。轻症感染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6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03),重症感染组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CD69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17),轻症感染组与重症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6)。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计算得出CD69取临界值为2.19%,诊断新生儿感染的敏感度为42%,特异度为100%;CD69取临界值为1.29%,敏感度为83%,特异度为56%;CD69取临界值为0.99%,敏感度为92%,特异度为56%。结论新生儿感染时外周血淋巴细胞CD6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感染的实验室依据之一。
曹兆兰郭艳张兰芳周晓玉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
早期反复操作性疼痛对足月新生儿疼痛反应的影响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反复疼痛刺激对足月儿近期疼痛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医学中心普通病房的62例足月儿为研究对象,男36例,女26例,应用数码摄像机记录新生儿在住院期间经历所有致痛性操作过程中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依此进行新生儿疼痛行为评分[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FCS)评分和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结果足月新生儿在住院期间平均经历致痛性操作次数56.5次(12—249次),平均每天5.9次(4~26次)。NFCS评分和NIPS评分结果均显示,与第1次相比,足月儿经历10次以上疼痛刺激后,致痛操作时的疼痛评分持续下降(NFCS评分:P10=0.012,P20=0.015,P30=0.041;NIPS评分:P10=0.006,P20=0.015,P30=0.049);在致痛性操作准备阶段表现出疼痛评分短暂上升(NFCS评分:P2〈0.001,P,〈0.001,P4=0.004,P5:0.009;NIPS评分:P2〈0.001,P3〈0.001,P4=0.045,P5=0.031);在致痛性操作恢复阶段疼痛评分无变化。多次疼痛刺激对新生儿哭声的潜伏期和哭声持续时间无影响,但显著增加致痛性操作准备阶段哭泣的比例(P=0.032)。结论足月新生儿在经历反复多次疼痛刺激后,对后续的疼痛刺激表现出疼痛敏感性下降,在随后的应激刺激时反应增强。
夏冬晴陈梦莹闵翠婷陈银花程锐曹兆兰李晓南
关键词:足月儿操作性疼痛疼痛评估疼痛反应
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高危因素和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内出血(IVH)的相关高危因素和诊断。方法对2006年6月~2007年5月我院新生儿科收住的早产儿常规应用B超诊断仪进行床边头颅B超检查。结果443例早产儿于生后1~7d应用B超诊断仪进行床边头颅B超检查,IVH的发生率为67.5%(299/443),重度IVH发病率为15.1%(67/443),早产儿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发病率愈高,其出血程度也愈重。围生期窒息、妊高征、合并有肺透明膜病、肺炎、肺出血、呼吸暂停等疾病以及机械通气等因素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密切相关。结论IVH发生率高,有严重合并症者发生率增高,常规进行床边头颅B超检测,可早期诊断,为早期治疗及干预提供依据。
曹兆兰黄志云
关键词:早产儿脑室内出血头颅B超
芬太尼对机械通气早产儿脑功能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滴注芬太尼对机械通气早产儿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人住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需要机械通气的早产儿共53例,随机信封法分为2组:A组为非镇痛(对照)组,26例;B组为镇痛(试验)组,27例。试验组于气管插管后即予芬太尼1μg/(kg·h),持续静脉滴注,当呼吸机参数平均呼吸道压(MAP)〈7cmH20(1cmH2O=0.098kPa),吸入氧体积分数(FiO2)〈0.25,呼吸频率〈25次/min(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或者MAP〈10cmH2O(高频振荡通气),芬太尼剂量减半,30min后完全停药,停药后撤机;对照组以相同滴注速度静脉滴注50g/L葡萄糖。比较2组用药前、用药后呼吸机参数[MAP、FiO2、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患儿平均血压、心率、呼吸总频率、机械通气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与COMFORT双疼痛评分量表评估2组患儿各时段的疼痛行为反应评分;比较2组患儿纠正胎龄37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纠正胎龄40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1.试验组各时段呼吸机参数、平均血压、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心率在12、24、48h低于对照组(t=6.36、7.01、6.28,P均〈0.05);试验组呼吸总频率在24、48h时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48、10.34,P均〈0.05)。2.试验组在给药2h后各时段的PIPP评分及COMFORT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特别是在给药12h后降低更明显(P〈0.01)。3.试验组纠正胎龄37周aEEG评分及纠正胎龄40周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85、3.27,P均〈0.05)。结论持续静脉滴注芬太尼能较好减轻机械通气新生儿的疼痛,改善NBNA评分及脑电图,�
赵莉封云曹兆兰郭艳周晓光马学慧王贝贝王宇程锐
关键词:芬太尼婴儿早产机械通气脑功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