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五四

作品数:58 被引量:133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0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9篇营销
  • 8篇企业
  • 5篇多属性决策
  • 4篇物流
  • 4篇逻辑
  • 3篇人力资源
  • 3篇人力资源管理
  • 3篇资源管理
  • 3篇文化
  • 3篇逻辑起点
  • 3篇客户
  • 3篇绩效
  • 3篇风险管理
  • 2篇信息环境
  • 2篇信用
  • 2篇学科
  • 2篇学科建设
  • 2篇营销革命
  • 2篇营销战略
  • 2篇知识管理

机构

  • 51篇北京化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化工建设...

作者

  • 53篇李五四
  • 3篇魏堃
  • 2篇高重密
  • 2篇马永红
  • 2篇潘维强
  • 2篇孟凡雷
  • 1篇甫玉龙
  • 1篇刘华卫
  • 1篇曹佳
  • 1篇杨义平
  • 1篇范宏斌
  • 1篇刘振聚
  • 1篇李洪姣
  • 1篇胡文矛
  • 1篇魏晓莉
  • 1篇陈波
  • 1篇冯留雷
  • 1篇刘晓雪
  • 1篇宋红燕
  • 1篇张碧杰

传媒

  • 9篇经济研究导刊
  • 7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化工管理
  • 2篇商业研究
  • 2篇经济前沿
  • 2篇科学管理研究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农村经济与科...
  • 1篇企业研究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晋阳学刊
  • 1篇价格理论与实...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集团经济研究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经营与管理
  • 1篇管理世界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8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入世”前后中国利用外资政策的新变化
2003年
面对入世后新的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对外资政策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本文从政策体系、国民待遇、投资领域、西部大开发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五个方面进行了概括分析,总结了中国外资政策在“入世”前后的新变化。
刘振聚李五四
关键词:入世外资政策
以战略组群重塑宁波化纤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010年
宁波化纤企业规模小、数量多、技术偏低以及相似度高的特点,使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远远低于国外同类企业,难以应对危机下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将宁波化纤企业整合为战略组群,在产品形成的生产流程和产品销售的营销活动这两个领域重新整合竞争力:无论是技术共享、联合研制、分工协作等,还是组建营销中心以降低物流成本、交易费用、提高品牌价值、提升企业形象等,都可以极大地提高宁波化纤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李五四马巧丽
关键词:战略管理价值链核心竞争力
奥运期间公交运营综合调度优化模型
2008年
奥运期间公交客流运输峰值变化后的调度管理受到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约束。以乘客满意度反映人文奥运的条件约束,以运力的成本最低、效率最大为实现绿色奥运的优化目标,而建立奥运期间公交客流调度优化的数学模型,可使各条线路在客流峰值变化的互补下实现综合平衡与优化。
李五四郑瑞旭
关键词:公交客运运营调度整数规划
四氯化碳的生产与应用及其淘汰策略被引量:10
2006年
四氯化碳是一种消耗臭氧层物质,其生产和消费都面临着严峻的淘汰形势。简要叙述了四氯化碳的生产技术,以四氯化碳为原料生产大宗化学品和精细化学品的转化技术,四氯化碳作为化工助剂在我国的应用情况以及相应的淘汰方法和技术进展。
宋红燕李五四李春喜冯留雷
关键词:四氯化碳消耗臭氧层物质化工助剂
四氯化碳规模化转化技术的选择与评价被引量:1
2006年
四氯化碳作为氟里昂的生产原料和一种破坏臭氧层物质面临淘汰。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四氯化碳的生产和消费现状、四氯化碳的危害以及四氯化碳的各种转化技术,并对四氯化碳转化为一氯甲烷技术进行了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结果表明,该转化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符合循环经济理念,具有工业推广价值。
李五四宋红艳
关键词:四氯化碳环境污染
中国小城镇发展动力研究被引量:10
2003年
当前小城镇的发展虽然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特点,但从根本上它们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动力因素的作用。本文从研究小城镇发展的本质入手,着力分析小城镇的深层发展动力,阐释了发展动力的作用机制,并由此试图揭示不同条件下小城镇的发展差异。
李五四陈康
关键词:小城镇发展动力
不同信息环境下价格功能的历史考察——兼论营销·博弈价格功能下的经济政策效应
一、不同信息环境下价格功能与价格机制的历史批判价格作为社会经济运动中最灵敏、最细致和最有效的经济标示和经济调节机制,它必然能够及时、准确、深刻地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本质属性和运行机制。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自然经济和小商品生...
李五四
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的物流中心选址模型构建被引量:1
2007年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市场需求成为确定市场供应量的先决因素。此时在进行物流中心的选址时,库容不再是一个可以由计划部门主观预测所决定的常量,而是由市场需求量决定的一个因变量。这就要求构建物流中心选址模型的思路完成一个逻辑上的、完全逆向的思维方式转变:以前是以已知的库容量作为约束条件,建立选址模型完成选址;现在必须以物流中心所涵盖的(服务目标)需求量作为约束条件,建立选址模型完成选址。
李五四李砚
关键词:物流中心选址模型构建逻辑思维方式转变市场供应量
基于市场博弈的运输产业优化研究
2011年
文章通过建立一套基于市场供求博弈的社会综合运力均衡优化理论,设计出基于供求博弈均衡的运输结构优化模型,再通过检验不同运输方式资源配置和运力供给结构能否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不断发展变化,最终揭示市场运力供给在结构上不断适应市场需求的资源配置优化。文章以山西省交通运输运力结构优化为对象,运用该优化模型对运输结构进行连续优化、调节,以使其在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同时推动产业升级和提升经济效益。
李五四魏堃
关键词:多属性决策
基于“Marketing”的海外企业并购逻辑与模式研究
2012年
传统的企业并购理论逻辑与实践已经无法指导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以落后的技术和管理体制、弱小和不完善的市场运行机制,全资并购较之自己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更先进强大的国外企业"。通过梳理中外企业并购和资源引进的历史沿革,本文研究了传统的企业并购逻辑以及无法指导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事实,提出了我国企业海外全资并购的新逻辑与新模式。
李五四张碧杰
关键词:技术引进企业产权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