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孙楷
- 作品数:38 被引量:330H指数:7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铯示波极谱间接测定
- 1990年
- 铯在碘化铋钾的醋酸溶液中可形成Cs_2BiI_5沉淀,过量的[BiI_4]^-以示波极谱法测定,从而提出间接法测定银催化剂中微量铯的分析方法。
- 杨孙楷任义文苏循荣
- 关键词:铯示波极谱法
- 微机控制流动注射电位溶出法测定人发中的砷被引量:2
- 1992年
- 本文应用EA-1型微机化多功能电化学分析仪和微电极,提出头发中砷的计时电位溶出法测定,并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实现连续分析。样品采用湿法消化法,经离子交换柱分离干扰离子,以亚硫酸还原砷(V),采用铂丝微电极为工作电极,在硫酸介质中同位镀金,于-0.4V富集,然后以阴极溶出法(PSA)扫描至0 V,即见一尖锐清晰的溶出峰,在0.47~20ppb As浓度范围内与峰高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达0.47ppb,与FIA技术联用,可进而提高精密度。
- 孙保国杨孙楷
- 关键词:微机砷毛发
- 苯并[a]芘分析方法进展
- 1992年
- 一、液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技术近年发展较快,提供了测定PAHs的有力工具。以紫外和荧光作为HPLC的检测器,很适合于PAHs的测定。Y.Kamada等分析大气飘尘颗粒物时。
- 吴万晖杨孙楷
- 关键词:苯并(A)芘PAHS高效液相色谱
- 海水中铬的化学发光分析被引量:3
- 1994年
- 海水中铬的化学发光分析杨孙楷,郁建栓,王莉莉(厦门大学化学系)关键词铬分析,化学发光,海水中铬前言铬化学发光分析法已见报道[1,2],亦曾直接应用于海水试样分析[3].本文针对海水组分的特点,对天然海水中痕量铬的化学发光条件作了具体探讨.痕量Cr(Ⅲ...
- 杨孙楷郁建栓王莉莉
- 关键词:化学发光铬
- 表面分析技术在环境颗粒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 1989年
- 本文就近期光电子能谱,俄歇电子能谱、二次离子质谱、激光微探针质谱、电子探针X射线分析等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在环境颗粒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综述比较。具体阐述了这些技术在大气颗粒物、煤飞灰、汽车废气颗粒、水中悬浮粒及生物样品中颗粒物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实例,并论述了对环境颗粒物进行表面分析的重要意义。
- 黄忻杨孙楷
- 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被引量:156
- 1992年
- 本研究采用网格和系统分层法,在全省范围内布没123个典型剖面,获得福建省61种元素土壤环境背景值。结果发现,福建省15种稀土元素土壤背景值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与全国若干元素土壤背景值比较,福建省亲硫元素、亲铁元素背景值较高。福建省土壤中硒、钼元素背景值分别为0.55、5.14mg/kg,相当于全国水平的2.5倍和4.3倍。文中还探讨了影响福建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的主要因素,提出福建省土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 陈振金陈春秀刘用清吴瑜端杨孙楷卢昌义
- 关键词:土壤元素环境背景值
- 多扫描电位溶出分析软件的开发被引量:1
- 1991年
- 国内微机化电位溶出分析仪的研制已有不少报道,但功能强的尚不多见.本文在自制EA-1型微机化电化学分析仪的硬件基础上,开发了功能强,使用灵活,操作简便的多扫描电位溶出分析(MPSA)软件,并初步应用于碳纤维微电极的研究,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尚未见报道.MPSA的原理是利用被分析物质在工作电极表面反复沉积——溶出来大大增强响应信号.研究结果表明,在MPSA中微电极比宏电极优越.
- 许荣达黄忻杨孙楷
- 关键词:电位分析仪软件开发
- 铬对文昌鱼的毒性效应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 1990年
- 本文报道了不同剂量Cr[Cr(Ⅲ)、Cr(Ⅵ)]对文昌鱼的毒性效应、生长的影响以及对文昌鱼中毒的整个过程。研究结果表明,Cr(Ⅵ)的毒性大于 Cr(Ⅲ),致毒效应与底质有关,中毒死亡的文昌鱼的鳃、肠和肌肉均表现明显的病变;适宜浓度的 Cr(Ⅲ)、低剂量的对Cr(Ⅵ)文昌鱼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黄展胜郁建拴苏循荣杨孙楷
- 关键词:铬文昌鱼毒性效应
- 卡尔曼滤波分辨重叠荧光光谱的研究被引量:4
- 1989年
- 本文研究用卡尔曼滤波技术分辨重叠荧光光谱,作谱峰相近的多组份分析。采用合成数据测定了峰高、峰位置及噪声对结果的影响。S/N=50时,可分辨仅相隔3nm的重叠峰。用1ppm苯酚与间苯二酚混合液进行试验,对两者的荧光光谱重叠信号处理结果甚好,经一定次数运算后,浓度估计值趋于定值,两者测定误差小于10%。
- 陈庆绸杨孙楷
- 关键词:卡尔曼滤波技术荧光光谱
- 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联苯胺类化合物
- 1989年
- 本文用示差脉冲阳极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测定联苯胺、邻甲联苯胺、盐酸联苯胺。在0.1NNaClO_4底液中,它们均在+0.60V附近产生一灵敏良好的阳极氧化峰,测定的检测限为1×10^(-5)M,在2×10^(-5)M~1×10^(-3)M浓度范围内峰高与浓度成线性关系。
- 郁建拴杨孙楷
- 关键词:联苯胺示差脉冲伏安法污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