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仲明
- 作品数:139 被引量:70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生物学理学更多>>
- 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周围神经分布被引量:3
- 1998年
- 用[125I]标记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酸沉法研究大鼠体内蛇毒神经生长因子(vNGF)药物代谢动力学.[125I]vNGF体外有刺激神经突起生长活性.药后血清存在游离和结合[125I]vNGF及[125I]降解物.12mg·kg-1iv后t1/2α为0.13h,t1/2β为3.8h;12和48mg·kg-1im后t1/2β为7.1和4.1h,AUC与剂量呈正比,CLS相近,生物利用度为0.62.体外[125I]vNGF与血清最大结合率24.6%±0.4%,平衡解离常数3.2±0.3nmol·L-1.im后颈上神经节,注药侧和对侧坐骨神经放射性明显高于血清,注药侧最高,不被100倍非标vNGF抑制.主要经尿排泄,2d排出约86%.
- 刘秀文汤仲明柴彪新吕秋军汪家政
- 关键词: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周围神经
- 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兔及猕猴中的生物转化和药代动力学被引量:7
- 2000年
- 目的:研究重组单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hscuPA)单链和代谢物双链(tcuPA)的药代动力学和转化。方法:125I标记结合生化反应及RPHPLC测定血浆125IscuPA和125ItcuPA浓度;平板溶圈法测定血浆溶纤组分浓度。结果:兔iv125IscuPA后单链呈双指数消除,T1/2α和T1/2β分别为7和43min,双链呈单指数消除T1/2=9min,约有38%单链转化为双链。猕猴静脉推注不同剂量rhscuPA后血浆纤溶组分浓度呈单指数下降,T1/2分别为(63±18)min,(115±21)min和(123±29)min,CLS随剂量变慢。推注ntcuPAT1/2=(137±27)min。结论:兔iv125IscuPA后可检测到125IrhscuPA与125ItcuPA。猕猴ivrhscuPA后血浆溶纤组分浓度呈非线性变化。
- 窦桂芳汤仲明刘秀文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
- 狗口服17α-乙炔雌三醇后药代动力学研究
- 1982年
- 雌激素衍生物的抗放作用早已有报导,以后大量实验研究进一步发现它们在照前照后使用均有效,有效时间长,能与其它防治措施伍用而提高其效价,药物稳定,易于保存等优点。对于天然和人工合成雌激素的代射研究已有大量资料,但在雄性动物中,特别是给予抗放有效剂量后的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参数,以及与防治效价的关系还缺乏足够的资料,而这些资料正是对于正确使用药物,充分发挥药效,以及了解药物抗辐
- 汤仲明陈美云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研究EE雌三醇雌甾三醇乙炔炔烃
- 2014年上半年美国FDA批准药物简介被引量:4
- 2014年
- 2014年上半年美国FDA批准46种新药(包括修改说明书,新剂型,新组方和其他),其中首次批准上市10个新分子实体和生物制品许可申请10个,共计20个。本文根据FDA批准的处方资料的要点,简要介绍新药概况、作用机制、适应证、剂量和用法、黑框警告、禁忌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及特殊人群中使用要点。并讨论了2014上半年批准新药在药物开发、研究和审评使中的首次事件。
- 汤仲明
- 关键词:新药批准美国FDA新分子实体化学结构
- 健康男性志愿者单次皮下注射Sifuvirtide后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目的:研究健康中国男性志愿者单次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用于治疗艾滋病的小肽sifuvirtide后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十二名志愿者按照3×3拉丁方设计,分别接受单剂量皮下注射sifuvirtide,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0,2...
- 王清清李小双陈方宋海峰汤仲明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健康志愿者液质联用
- 文献传递
- 自动化在线固相萃取-液质联用技术对血浆样品中葛根素的定量
- 目的:建立自动化在线固相萃取与HPLC/MS/MS联用技术对比格犬与人血浆样品中葛根素进行定量分析,以应用于研究葛根素磷脂复合物(PLC)在比格犬以及人体的药代动力学。方法:优化选择zobax球形填料填装 SPE柱,仪器...
- 李小双王清清宋海峰汤仲明
- 关键词:固相萃取液质联用葛根素
- 文献传递
- 乙炔雌三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982年
- 乙炔雌三醇(EE;17α-乙炔基-3,16α,17β-三羟基-1、3、5(10)雌三烯)系一种新的合成雌激素。它是在研究雌激素类抗放药物结构改造中找到的一种对狗、小鼠注射或口服给药均有较好抗放作用的药物。然而,在猴上至今未能获得明确的抗放效果。
- 沈文梅田增悦汤仲明夏寿萱景沛沈淇昌苏妙根徐静芬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研究雌甾三醇雌三醇放射性浓度小家鼠乙炔
- 生物制药的现状和未来(二):发展趋势与希望被引量:42
- 2005年
- 随着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与人类疾病发展相关的靶标被确定,使得我们能够研发更精确的药物来防治这些疾病。这意味着生物制药将有更多机会获得突破性进展,最终将使更多更好的生物技术药物被批准上市。综述了生物制药发展的几个趋势,主要有:(1)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产品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统治地位;(2)治疗性抗体将会是生物制药领域第二次创新高潮;(3)越来越多分子量大、结构复杂的功能蛋白将被开发成生物技术药物,尤其是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的药物;(4)对已批准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的化学修饰尤其是PEG化以改善药物性能;(5)通过某些药物的定点突变获得第二代新生物技术药物,如胰岛素、EPO和t-PA的突变体;(6)组织工程、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 胡显文陈惠鹏汤仲明马清钧
- 关键词:生物制药治疗性抗体功能蛋白化学修饰基因治疗
- 卵巢恶性肿瘤雌、孕激素受体状态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 1995年
- 用DCC方法检测了55例卵巢恶性肿瘤及12例良性肿瘤胞浆雌激素受体(ER),其中34例还同时测定了孕激素受体(PgR)。结果表明,卵巢恶性肿瘤中41.8%ER阳性,41.2%PgR阳性,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后者ER为8.3%,PgR为20.0%。卵巢恶性肿瘤中的ER、PgR与某些临床、病理因素有一定关系。性索间质肿瘤的ER含量最高(126.6fmole/mg),生殖细胞瘤最低(5.3fmole/mg)。PgR则在性索间质肿瘤及上皮性病中较高(分别为49.8fmole/mg及48.6fmole/mg)。ER有随肿瘤组织学分级增高而下降的趋势,PgR则无明显规律。两种受体在临床早期组均高于晚期组。经过长期随访发现,ER、PgR阳性患者的5年存活率及平均生存时间均比阴性患者高。本研究初步表明,卵巢恶性肿瘤中亦有部分为性激素依赖性肿瘤,且受体的状态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关系,这就为卵巢癌的内分泌治疗及对预后的估价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 焦鲁霞周美清汤仲明
- 关键词:卵巢肿瘤雌激素孕激素受体
- 肿瘤坏死因子α突变体免疫活性的检测
- 1997年
-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肿瘤细胞有特异性杀伤作用,但因毒性大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通过改造其一级结构以增强生物活性降低毒性,已有一些成功报道。基因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衍生物rhTNFαDa是一种TNFα的突变体,N端1~7缺失,8、9、10改为ArgLysArg,C末端变为Phe,它的毒性低但抗肿瘤作用明显增强,本文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再次证实rhTNFαDa保留了TNFα的生物活性,现介绍如下。
- 柴彪新汤仲明屠敏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免疫活性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