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树华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冶华天工程技术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气体
  • 3篇CO
  • 3篇传质
  • 2篇吸附剂
  • 2篇浆料
  • 1篇电极
  • 1篇电极材料
  • 1篇电容
  • 1篇电容器
  • 1篇溶气
  • 1篇乳液
  • 1篇炭电极
  • 1篇体吸收
  • 1篇气液传质
  • 1篇微细
  • 1篇吸收速率
  • 1篇化工过程
  • 1篇活性炭
  • 1篇浆液
  • 1篇反应器

机构

  • 7篇天津大学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 2篇中冶华天工程...

作者

  • 9篇沈树华
  • 5篇马友光
  • 5篇卢素敏
  • 4篇朱春英
  • 1篇杜向前

传媒

  • 2篇山东化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炭电极超级电容器进展动态
2016年
论述了近年来炭电极材料的超级电容器的工作机理和优点,汇总了不同方法制备的炭电极材料对超级电热器电容量和放电速度的影响,对目前所使用的活性炭粉、活性炭纤维、碳纳米管、纳米碳纤维等炭电极材料进行比较,并讨论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未来进行展望。
沈树华
关键词: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炭电极
第三分散相增强难溶气体吸收的研究
添加分散相液滴增强气液两相传质对强化化工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二氧化碳及丙烷作为气相,考察了有机分散相正十二烷,蓖麻油及环己烷对气体在水相中吸收速率的影响。根据连续传质及并行传质假设,分别建立了一维非稳态非均相连续传...
沈树华
文献传递
微细固体颗粒对CO2吸收速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恒温反应器研究了颗粒性质对CO_2在浆液中吸收的影响。实验选用三种溶剂:水、环己烷和大豆油,在其中分别加入不同性质的固体颗粒:活性炭、活性氧化铝和硅胶作为研究体系。结果发现,水溶液中只有活性炭表现出了明显的吸收强化效果;而在环己烷溶液中则相反,活性炭失去了强化作用,Al2O3和硅胶却对吸收起到了促进效果。由此说明能够具有吸收强化效果的颗粒需要具有两方面的性质:憎溶剂性及对溶质较高的吸附容量。同时,根据实验结果,增强因子随颗粒浓度的增加会渐进地趋于一个恒定值;搅拌速度提高强化因子会随之降低。表明强化因子与颗粒在气液界面的覆盖率有关,搅拌速度提高界面覆盖率下降。
卢素敏马友光沈树华朱春英
有机分散相对丙烷气体吸收增强的研究
2016年
采用恒温搅拌釜研究了不同转速下,添加正十二烷对丙烷在水相中吸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正十二烷对丙烷在水相中的吸收速率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增强因子随正十二烷体积分率的增大几乎线性增大,但随转速的增大而减小。以Demmink一维传质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个修正的增强因子预测模型。模型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且模型中仅含一个未知参数,简化了对实际增强因子的预测。
沈树华杜向前
关键词:丙烷乳液
活性炭/水浆料中CO_2吸收过程的增强被引量:10
2007年
针对分散相微粒增强难溶气体的吸收过程,提出了一个一维非稳态非均相传质的二区模型,并进行了理论求解。根据表面更新理论,得到了增强因子的数学表达式。利用恒温反应釜,对活性炭/水浆料中发生的CO2吸收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不同颗粒浓度及转速下的增强因子。实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值吻合良好,表明本文模型具有很高的预测精度。
沈树华马友光朱春英卢素敏
关键词:传质
TiO_2浆液中气体的吸收强化
2007年
讨论在CO2/H2O吸收体系中加入TiO2微细颗粒所产生的效果及其吸收强化机理.研究表明,随TiO2在液体中含量增加,增强因子不断增加,但颗粒浓度达一定值后,增强因子不再继续提高.TiO2含量对搅拌转速及颗粒直径的影响表现出了与原结论不一致的现象:在很低转速下,TiO2对吸收几乎没有强化作用,而2μm的TiO2颗粒所体现出来的增强因子反倒小于20μm的颗粒增强作用.这些现象表明,不同的颗粒所引起的强化作用不仅要考虑颗粒的吸附作用,还要考虑颗粒的动力学效应,仅凭shuttle机理不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卢素敏马友光沈树华
吸附剂颗粒增强气体吸收过程的机理研究
提高气液两相传质效率是化工过程强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就分散相颗粒对气液传质的增强机理进行了研究。 在恒温搅拌釜内,对CO2在分散相颗粒与水形成的浆料体系中的吸收进行了实验研究。在起始压力101325-1621...
沈树华
关键词:气液传质化工过程
文献传递
不同性质有机分散相对CO_2吸收过程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分别以环己烷、甲苯、正庚烷和正丁醇4种不同性质的有机溶剂作分散相,采用恒温槽反应器测定了CO2在水中的吸收速率.结果表明,吸收速率与界面性质有关,未加表面活性剂时,甲苯、环己烷、正庚烷乳液中的传质速率与其在气液界面上的铺展状况相对应,甲苯>正庚烷>环己烷,铺展所产生的油膜造成了附加阻力,使低体积分率时CO2吸收速率反比纯水中低,最小时甲苯、环己烷、正庚烷所对应的体积分率分别为0.02,0.08和0.04.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促使乳液更趋稳定,但由于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及油水界面的吸附,传质阻力显著增加,吸收速率较无表面活性剂时更低,对此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甲苯、环己烷等不同,正丁醇/水为部分互溶体系,在实验浓度范围内,吸收速率呈现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乳液与纯水中吸收速率比J/J0最高点与正丁醇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对应。
卢素敏马友光沈树华朱春英
关键词:吸收速率
浆料反应器中吸附剂粒子对CO_2气体的吸收强化被引量:1
2007年
研究了吸附剂粒子对气体吸收的增强作用。在一个带有搅拌的间歇反应釜中,分别测定了CO2在活性炭/水、S iO2/水浆液以及在活性炭/环己烷、S iO2/环己烷浆液中的吸收速率和增强因子。实验温度为298.15 K,初始压力为0.1 MPa,浆液中粒子的固含率为0—2 kg/m3,搅拌速度为1 s-1和4 s-1。结果表明,活性炭/水、S iO2/环己烷体系对CO2的吸收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而S iO2/水、活性炭/环己烷体系则没有发现增强作用。因此,只有具有界面亲合能力且对溶质有吸附作用的颗粒才能对气体吸收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将界面划为粒子覆盖和未覆盖区,提出了一个预测增强因子的一维双区模型,并进行了求解,模型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卢素敏马友光沈树华朱春英
关键词:传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