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乐门

作品数:20 被引量:73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7篇静脉
  • 6篇下肢
  • 5篇下肢静脉
  • 4篇主动脉
  • 3篇血管
  • 3篇血栓
  • 3篇血栓形成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曲张
  • 3篇下肢静脉曲张
  • 3篇静脉曲张
  • 3篇静脉血
  • 3篇静脉血栓
  • 3篇静脉血栓形成
  • 2篇大隐静脉
  • 2篇隐静脉
  • 2篇诊治
  • 2篇诊治体会

机构

  • 13篇温州医科大学
  • 6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0篇潘乐门
  • 16篇虞冠锋
  • 16篇黄景勇
  • 15篇倪海真
  • 11篇苏翔
  • 7篇黄崇青
  • 6篇郑祥韬
  • 4篇杨法镜
  • 4篇吕和平
  • 3篇吕和平
  • 3篇吴子衡
  • 3篇苏翔
  • 2篇焦元勇
  • 2篇裘益辉
  • 1篇俞星飞
  • 1篇曾瑞超
  • 1篇陈力
  • 1篇虞冠峰

传媒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浙江医学
  • 2篇2013年浙...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温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心电与循环
  • 1篇中华血管外科...
  • 1篇2007年浙...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8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肢静脉曲张腔内激光治疗与传统剥脱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比较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和传统剥脱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VVLE)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VVLE患者1 20例,随机分为EVLT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EVLT组采用EVLT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剥脱手术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术后1、2、3年复发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术后3个月EVLT组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CIVI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CIVIQ评分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EVLT组患者术后皮下瘀血、感觉麻木、硬结、皮下脂肪液化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皮肤灼伤的发生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3年复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应用EVLT治疗VVLE手术并发症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远期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苏翔倪海真潘乐门黄景勇虞冠锋
关键词: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远期疗效
急性四肢血管损伤诊治体会
四肢大血管损伤在外伤中较为常见,且病情紧急,处理不当可能造成肢体缺血坏死,甚至因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尽早明确诊断并作出适当的处理非常重要。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间,我院共收治急性四肢血管损伤13例,现将诊...
潘乐门黄景勇倪海真黄崇青苏翔吕和平虞冠锋
文献传递
球扩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青少年和成人主动脉缩窄——病例分析和初步经验
主动脉缩窄Aortic Coarctation,CoA是指发生在左锁骨下动脉起始以远、动脉导管或动脉韧带区域的主动脉孤立狭窄。少数病人存在弓部和峡部狭窄。严重的主动脉梗阻导致上半身高血压和下半身低灌注,将会造成心脑血管病...
虞冠锋黄景勇倪海真潘乐门郑祥韬黄崇青苏翔吕和平
文献传递
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8年
下肢静脉曲张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节段性抽剥术,这一术式存在创伤大、手术疤痕多、恢复时间长等缺点。我院近年来采用激光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此类患者,并与传统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倪海真吴子衡潘乐门黄景勇郑祥韬焦元勇虞冠锋
关键词: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下肢静脉曲张结扎治疗激光手术疤痕
抗凝治疗下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下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2年5月期间收住我科的82例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术后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针抗凝治...
倪海真潘乐门黄景勇黄崇青吕和平苏翔虞冠锋
文献传递
经颈滤伞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单中心经验
2024年
目的总结采用经颈滤伞保护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TC-CAS)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经验。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纵向研究。分析2020年12月至2023年9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应用TC-CAS治疗31例(32条颈动脉)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32条颈动脉病变均为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其中重度狭窄25条,中度狭窄7条。31例患者中,CT血管造影示Ⅲ型弓10例,牛角弓2例,主动脉弓溃疡1例,重度钙化4例,混合斑块6例,颈总动脉迂曲7例,主髂动脉闭塞1例。观察和评估手术成功率、术后30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卒中发生率、术后3 d内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MRI)检测到的新发脑缺血灶发生率以及外科并发症情况。结果32条狭窄的颈动脉均经过TC-CAS成功开通(其中1例双侧颈动脉狭窄采取分期手术),残余狭窄程度均≤20%,手术成功率为100%。23例患者术后行DW-MRI,发现脑部新缺血灶4例(17.4%),其中3例无症状,1例出现小卒中,表现为短暂的意识淡漠,围术期卒中发生率为3.1%(1/32)。此外,2例患者术后早期出现创口血肿,经清创处理后成功治愈。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7.5(4.0,14.0)个月,随访期间无TIA或卒中发生。结论TC-CAS治疗颈动脉狭窄,有利于降低CAS中导管接触主动脉弓斑块导致脑卒中的风险和避免对侧栓塞性卒中的发生,可考虑用于符合CAS适应证且存在通路解剖高风险因素的患者。
金文旭倪海真黄崇青潘乐门苏翔吕和平裘益辉杨法镜黄景勇虞冠锋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型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
2015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症,病因主要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及吸烟等因素相关[1]。临床中ASO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旁路手术和血管腔内治疗术。随着血管腔内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其以创伤小、可重复性高、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受到外科医师的青睐。其中,经皮穿刺血管腔内成型术(PTA)操作简便,临床疗效肯定,在所有血管腔内治疗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有国外学者对接受PTA治疗的下肢ASO患者术后进行长期追踪,研究发现其临床有效率可高达90%[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接受PTA治疗的下肢ASO患者,评价PT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苏翔倪海真潘乐门黄景勇虞冠锋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腔内治疗临床疗效经皮穿刺治疗术安全性成型术
急性四肢血管损伤诊治体会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四肢血管损伤的诊断思路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本院收治的13例四肢血管损伤的病例资料。结果:13例中12例行血运重建,1例行损伤血管结扎,均成功治愈,术后患肢血供良好,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四肢血管损伤是临床常见急症,院前止血处理很重要,对远端血供良好者需警惕漏诊可能,高度怀疑者应尽早探查。控制出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根据损伤血管供血区域血供情况及患者全身情况权衡是否行血运重建,血运重建的方法视血管损伤程度而定。
潘乐门倪海真黄景勇苏翔黄崇青吕和平虞冠锋
关键词:四肢血管损伤手术治疗
腹主动脉骑跨栓塞汇总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急性动脉栓塞发病突然,症状明显,进展迅速,预后严重。而腹主动脉骑跨栓塞更是一危重且急需手术处置,死亡率、截肢率较高的疾病。由于临床医师对该疾病认识不足,治疗手段参差不齐,临床上误诊误治情况时有发生。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降低死亡率及截肢率,现对国内期刊发表的300例病例进行总结分析。
倪海真潘乐门吴子衡苏翔虞冠锋黄景勇
关键词:腹主动脉骑跨栓塞急性动脉栓塞疾病认识临床医师误诊误治截肢率
腹主动脉骑跨栓塞荟萃分析
急性动脉栓塞发病突然,症状明显,进展迅速,预后严重。而腹主动脉骑跨栓塞更是一危重且急需手术处置,死亡率、截肢率较高的疾病。由于临床医师对该疾病认识不足,治疗手段参差不齐,临床上误诊误治情况时常发生。为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
吴子衡郑祥韬黄景勇焦元勇潘乐门虞冠锋倪海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