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 作品数:71 被引量:10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一种真空直驱式斩波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裂中子源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直驱式斩波器;包括:固定基座,用于固定安装各组件,所述固定基座中部开设有一粒子束线通孔,且位于所述粒子束线通孔上开设有一斩波槽;所述密封腔壁上开设有一转轴安装孔、两个...
- 蔡伟亮王平张清蔡泽迎邓荔源陈昌浩
- 从地震到星震
- 2024年
- 探索强引力场情形下致密物质的存在形式伴随着人类认识和发展量子论与引力论的历程,也是当今天文学和物理学领域的热点话题.主序恒星耗尽自身核能源后将会残留这类物质构成的致密天体,进而为多信使天文学提供可靠的观测目标.若致密天体的质量不够大、自引力不足以强到塌缩成黑洞,则星核所有原子核可能会挤成一团而表现为“巨核”,即观测到的脉冲星.限于低能强相互作用的认识,虽然尚未定论这类极致密物质的本质,但是有明确的观测证据表明丰富的极端天体物理事件(如伽马射线暴、快速射电暴等)跟巨核紧密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脉冲星往往具有固态的组成部分,在内部应力积累达到某个临界值时将会自然地发生星震.这一事件很可能跟地震类似,并诱发天体的剧烈活动.在回顾了致密星的研究历史和争议后,本文简述地震现象,探讨地震与星震的相似性,进而介绍与脉冲星相关的众多观测现象以及星震的理论模型,最后总结并展望相关研究的未来.希望此文能够促进地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交叉融合,期待借助于更高精度多信使天文观测最终揭晓巨核的本质,从而加深关于低能强力的理解.
- 路瑞鹏高勇胡岩来小禹李洪波卢吉光邵立晶王平汪卫华王维扬夏铖君胥恒徐仁新徐世庆岳汉赵里郑小平郑小平邹远川
- 关键词:脉冲星地震星震核物质全球地震
- τ质量测量方案的Monte Carlo研究
- 1995年
- 在τ质量实验测量之前对多种测量方案进行了细致的MonteCarlo研究,并进行了比较.确定τ质量测量实验采用最大似然法,并给出可能的测量精度.研究了包括探测效率、束流能散等诸多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同时对实验的实现提出要求.
- 李金李玉山漆纳丁薛生田王平胡涛马东红张家文朱启明姜春华姜志进
- 关键词:蒙特卡罗模拟
- 一种余弦调整线圈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余弦调整线圈,针对目前采用的调整线圈普遍存在产生的磁场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具有导线孔的模具,导线孔中置有平行载流导线。在模具平面2π角度等分排列为m份,导线孔的第n份中心角θ为n×2π/m。导...
- 王平马雁云秦秀波曹兴忠王宝义魏龙
- 文献传递
- Ψ(3770)扫描实验中Ψ(2S)部分数据积分亮度测量方法的研究
- 2006年
- 介绍Ψ(3770)扫描实验中Ψ(2S)部分数据积分亮度测量方法的研究,不仅考虑了QED产生过程,而且还考虑了Ψ(2S)共振产生过程及两者间的干涉效应,所研究的方法更适合于Ψ(2S)共振区内数据积分亮度的测定。
- 易智勇荣刚王平张达华郭义庆
- 关键词:反应截面
- 北京慢正电子强束流束团化系统设计被引量:4
- 2006年
- 慢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是研究材料表面微观缺陷的重要分析方法.束团化系统是实现慢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的核心部件,主要由斩波、聚束两部分组成,它可以将随时间连续分布的束流束团化,从而获得正电子湮没寿命测量的时间起点及满足时间分辨率要求的束团.本文以粒子动力学计算为基础,完成了束团化系统的物理设计,其时间分辨率设计值为150ps(FWHM).
- 马雁云裴士伦曹兴忠王平魏存峰马创新章志明王书鸿王宝义魏龙
- 关键词:时间分辨率
- ^(22)Na放射源慢正电子束流插入装置的研制被引量:4
- 2006年
- 北京慢正电子强束流是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打靶产生的高强度低能单色正电子束流.为了提高强束流的机时利用效率和节省强束流用于新建实验站的调试机时,设计了一套基于22Na放射源的慢正电子束流装置插入到强束流输运线上.22Na放射源慢正电子束流插入装置主要包括22Na放射源及慢化体、E×B能量选择器、多级静电加速管、磁场输运系统、真空系统、高压绝缘和辐射防护措施等.
- 王平曹兴忠马雁云秦秀波王宝义马创新魏龙
- e^+e^-反应中共振截面的辐射修正被引量:1
- 1990年
- 本文导出了e^+e^-对撞实验中产生的共振态的辐射修正截面的近似解析公式.对于Z^0粒子和J/φ家族的粒子,在确定这些共振态参数的实验扫描能量范围内,该解析近似的精度达到0.1%量级.利用解析近似公式与对撞束能量分辨函数的卷积拟合实验观测到的共振截面数据,可得到比当前普遍采用的Jackson,Scharre方法更准确的共振参数值.
- 陈凤至王平吴济民朱永生
- ψ(2S)、χc等粲偶素产生和衰变机制的实验研究
- 苑长征朱永生李金莫晓虎于传松陈延伟王文峰王至勇胡涛王九庆王平郭子金马连良聂晶张旌
- 该项成果属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目的在于利用北京谱仪收集实验数据,测量粒子物理的重要参数,研究粲偶素的产生与衰变性质,发现新现象和新规律。该课题属重夸克物理前沿,对检验和发展粒子物理的基本理论-标准模...
- 关键词:
- 关键词:粲偶素重夸克
- e^+e^- 实验中ψ ( 2S)能区连续态单光子湮没过程的贡献(英文)被引量:2
- 2003年
- 研究了e+e-实验中 ψ( 2S)能区连续态单光子湮没过程的截面对观测总截面的贡献 .针对 ψ( 2S)质量处ωπ0 和π+π-两个观测末态 ,利用唯象模型估计了单光子湮没过程贡献的大小 .分析表明 ,对于 ψ( 2S)→ωπ0 和 ψ( 2S)→π+π-,以及其他电磁末态分支比的确定 ,单光子湮没过程的贡献必须认真考虑 .通过研究 ,我们认为对于BES实验来说 ,为了获得共振态电磁末态分支比的正确结果 ,至少需要在低于 ψ( 2S)共振峰的能量点采集 10pb-1的数据 .
- 王平苑长征莫晓虎
- 关键词:粒子物理学共振态BES数据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