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晓梅

作品数:48 被引量:148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糖尿
  • 34篇糖尿病
  • 10篇2型糖尿
  • 10篇2型糖尿病
  • 9篇基因
  • 7篇胰岛
  • 7篇胰岛素
  • 7篇病变
  • 6篇多态
  • 6篇多态性
  • 6篇糖尿病大鼠
  • 5篇代谢
  • 5篇血糖
  • 5篇细胞
  • 5篇过氧化
  • 4篇血管
  • 4篇肾病
  • 4篇视网膜
  • 4篇视网膜病
  • 4篇视网膜病变

机构

  • 48篇大连大学附属...
  • 5篇遵义医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大连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友谊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市第三人...
  • 1篇金乡县人民医...

作者

  • 48篇王晓梅
  • 17篇于晓静
  • 12篇杨晓辉
  • 12篇金成吉
  • 11篇曲建梅
  • 10篇张弢
  • 10篇李湘
  • 10篇隋淼
  • 9篇冯海娟
  • 5篇段薇
  • 5篇李双
  • 4篇刘雅卓
  • 4篇苏本利
  • 3篇朱瑞萍
  • 3篇张学梅
  • 3篇于扬
  • 3篇于萌
  • 2篇唐田
  • 2篇曲健梅
  • 2篇张新莉

传媒

  • 7篇实用糖尿病杂...
  • 4篇中国糖尿病杂...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中国医药指南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中华糖尿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大连大学学报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8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腺苷甲硫氨酸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s-腺苷甲硫氨酸(S-adenosyl—L—methionine,SAMe)对肿瘤坏死因子仪(TNF-a)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与迁移的影响。方法根据干预方式将大鼠VSMC分为对照组、TNF—a组、SAMe组和TNFa+SAMe组4组。刮片法观察VSMC迁移距离,MTF法测定VSMC增殖,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分析检测核因子KB(NF—KB)的活性,Northern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mRNA表达水平。将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生理盐水注射组(损伤组)和SAMe治疗组(15mg·kg-1·d-1)3组,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血管内膜增生和管腔面积变化。结果(1)TNF-a组VSMC迁移距离、490nm吸光度值、PDGFmRNA表达水平、NF—KB活性大于对照组(P均〈0.01),TNF—d+SAMe组上述指标均小于TNF-a组(P均〈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损伤组和SAMe治疗组大鼠血管内膜面积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而管腔面积均小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SAMe治疗组大鼠血管内膜面积小于损伤组(P〈0.01),而管腔面积大于损伤组(P〈0.01)。结论SAMe可抑制TNF-a诱导的VSMC增殖和迁移,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KB活性和PDGF基因表达有关。
金成吉王晓梅段薇李湘曲建梅张弢刘璟瑶
关键词:血管S-腺苷甲硫氨酸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大连地区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现状的3年调查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评估2009-2011年大连地区门诊T2DM患者HbA1c达标情况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现状。方法收集2009年1171例、2010年1196例和2011年1245例T2DM患者临床数据。以HbA1c〈7.0%为控制达标。结果 2009、2010及2011年平均HbA1c水平为(8.8±2.1)%、(8.5±1.9)%及(8.8±2.3)%,达标率为20.6%、21.3%及21.6%;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比例依次为二甲双胍(M)、α糖苷酶抑制剂(A)、磺脲类(S)、格列奈类(G)及增敏剂类(T);常用的双药组合依次是M+A、S+M及S+A;单药、双药、三药及以上治疗方案HbA1c达标率为43.4%、27.0%及11.5%。结论大连地区门诊T2DM患者中仅有不到1/4的患者实现血糖控制达标。口服降糖药物中M和A最常用,双药联合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案,单药HbA1c达标率最高。
张霞刘立朝于蕊王晓梅李琳张晓苏本利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达标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特点及术前诊断方法评价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中肾上腺醛固酮瘤(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76例肾上腺醛固酮瘤(腺瘤组)和17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腺瘤组基础血醛固酮水平及尿醛固酮水平高于特醛症组,而血钾水平则低。48例肾上腺醛固酮瘤及14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行速尿激发实验结果:肾上腺醛固酮瘤患者激发后醛固酮较激发前增加或无明显变化27例,较激发前下降21例;14例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激发后醛固酮均较激发前升高。88例行CT检查,CT准确率为84.2%。结论腺瘤组生化异常较特醛症组明显,体位实验在腺瘤组和特醛症组中有部分重叠,立位血醛固酮增加不能完全排除肾上腺醛固酮瘤,而血醛固酮下降则可确诊为肾上腺醛固酮瘤。结合体位实验及CT结果可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
于晓静吕朝晖王晓梅
关键词:醛固酮瘤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S-腺苷甲硫氨酸改善OLETF大鼠胰岛素敏感性
2011年
目的观察S-腺苷甲硫氨酸对肥胖的2型糖尿病模型OLETF鼠骨骼肌mtDNA量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每日给大鼠腹腔内注射S-腺苷甲硫氨酸(15 mg/kg)或安慰剂,测定食物摄入量、体质量及骨骼肌mtDNA量。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和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实验评价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S-腺苷甲硫氨酸治疗后OLETF大鼠进食量减少,体质量增加幅度下降,骨骼肌mtDNA量增加,葡萄糖输注速度增加,骨骼肌mtDNA量与体质量呈负相关(γ=0.696,P<0.05)。结论 S-腺苷甲硫氨酸可以改善OLETF鼠胰岛素敏感性,抑制体质量增加,增加骨骼肌mtDNA量。
金成吉王晓梅李湘冯海娟母义明
关键词:S-腺苷甲硫氨酸MTDNA胰岛素敏感性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点。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脂肪肝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62例和非NAFLD58例两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AFLD组BMI、TC、TG、LDL-C、UA、GGT、FINS、HOMA-IR明显高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AFLD组HDL-C明显低于非NAF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FPG、HbA1c、ALT、AST、AKP两组无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存在明显血脂异常、胰岛素抵抗。
杨晓辉王晓梅隋淼李双于晓静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
2型糖尿病蛋白尿人群临床特征及代谢状态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 对内分泌科2 型糖尿病患者评价蛋白尿程度,了解临床特征,调查代谢指标控制的情况,并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医生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及临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 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研究.测量人体学参数,化验尿常规,检测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和糖脂代谢血液生化指标.按照蛋白尿程度进行分组,进行代谢指标的比较.结果 研究对象总计923 例,平均年龄63 岁.研究人群中526 例(57.0%)为蛋白尿阴性,281 例(30.4%)为微量蛋白尿,116 例(12.6%)为临床蛋白尿.校正了年龄性别以及糖尿病病程对临床指标的影响,进行协方差分析显示蛋白尿组患者收缩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空腹血糖均高于蛋白尿阴性组.923 例糖尿病患者中,蛋白尿阴性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血压控制满意率分别为44.2%,35.3%和36.3%,三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满意率分别为22.2%,18.5%和15.2%.三组甘油三酯控制满意率分别为44.4%,43.3%和39.8%.三组总胆固醇控制满意率分别为34.5%,26.8%和25.7%,三组LDL-c 控制满意率分别为30.6%,23.8%和22.1%,均为较低状态.结论 蛋白尿阳性组患者有着更多的代谢异常,该人群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控制满意率低,应定期筛查糖尿病患者的蛋白尿及各项代谢指标,规范使用降糖、降压、调脂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刘雅卓王晓梅隋淼
关键词:糖尿病蛋白尿代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460C/T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性。方法病史超过10年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204例,分为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NP-DR,65例)、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64例)及单纯2型糖尿病组(DM,75例)。用PCR-RFLP方法检测各组基因型,比较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DR组VEGF-460位点TT基因型频率显著低于DM组(P<0.01),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DM组(P<0.01);NPDR组与PDR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M中CC、CT、TT基因型的DR发生率分别为69.8%、68.9%和42.2%,CC和CT基因型的DR发生率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1)。结论VEGF-460C/T多态性与DR的发生发展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DR的易感基因。
王晓梅金成吉张弢杨晓辉冯海娟于晓静曲健梅
关键词:多态性视网膜病变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的临床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的高血脂治疗疗效.[方法]:将104例根据临床症状、血糖及存在不同程度脂代谢紊乱患者随机分成辛伐他汀20 mg、40 mg及80 mg治疗组,于治疗24周复查血脂.[结果]:辛伐他汀常规剂量和强化治疗均能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作用,强化治疗效果更好.[结论]:辛伐他汀强化治疗剂量明显优于常用处方剂量.
王晓梅于晓静
关键词:2型糖尿病辛伐他汀血脂紊乱
糖尿病和下肢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糖尿病与下肢动脉硬化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5月—2011年7月来该院接受双下肢检查的糖尿病患者的病历,分析经过彩超议检查后得到的患者的相关数据,比如:下肢动脉中血液流动的最大速度、血管内壁的直径、血管壁的厚度、血液流动阻力、动脉脉搏以及血管中有无异物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得出糖尿病与下肢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结果经彩超检查后患者的数据显示,正常人的下肢动脉血流的最大速度、动脉脉搏都要大于糖尿病病人,而血管内壁的直径、血管壁的厚度、血流阻力以及异物的数量都要小于糖尿病人。结论经检查后的出的结果可以看出,正常人的下肢各类情况与糖尿病患者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这些恰恰就是引发下肢动脉硬化的因素。因此,糖尿病病人并发下肢动脉硬化的几率比较高,即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比较容易引发下肢动脉硬化。
曲建梅王晓梅
关键词: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
老年甲亢性心脏病76例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老年甲亢性心脏病误诊原因。方法:对76例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甲亢性心脏病最易误诊为冠心病及高血压性心脏病。结论:甲亢性心脏病临床无特异性,需仔细与其他心血管疾病鉴别。
李双王晓梅张新莉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