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颢樾

作品数:27 被引量:153H指数:8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7篇流层
  • 15篇对流层
  • 15篇对流层顶
  • 15篇层顶
  • 8篇平流层
  • 7篇臭氧
  • 5篇年代际
  • 5篇年代际变化
  • 4篇年际
  • 3篇探空
  • 3篇年际和年代际...
  • 3篇青藏
  • 3篇青藏高原
  • 2篇剩余环流
  • 2篇四川盆地
  • 2篇探空资料
  • 2篇通量
  • 2篇盆地
  • 2篇平均温度
  • 2篇气压

机构

  • 27篇云南大学
  • 9篇云南省气象局
  • 3篇中国民用航空...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四川省气象局
  • 1篇齐鲁工业大学
  • 1篇云南省气候中...
  • 1篇四川省人工影...
  • 1篇武汉区域气候...

作者

  • 27篇王颢樾
  • 23篇王卫国
  • 19篇樊雯璇
  • 7篇孙绩华
  • 6篇陈新梅
  • 6篇袁敏
  • 5篇谢应齐
  • 4篇杨芳园
  • 4篇吴涧
  • 4篇刘晓璐
  • 4篇左群杰
  • 3篇杨茜
  • 3篇卞建春
  • 2篇梁俊平
  • 2篇张万诚
  • 2篇李晓静
  • 2篇柴素盈
  • 2篇成佳丽
  • 1篇蔡述明
  • 1篇彭艳秋

传媒

  • 13篇云南大学学报...
  • 4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高原气象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大气科学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 1篇第31届中国...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季节内剩余环流时空结构转换及其演变特征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利用ERA-Interim资料,采用改进的变形欧拉平均方法对1979—2011年剩余环流季节内时空结构转换及其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50 hPa附近4—8月剩余环流上升中心发生了整体向北移动的趋势,而9月至次年2月则表现为整体向南的移动,并且6—8月和9—11月的移动较为明显,分别向北和向南移动了3.168°和2.277°。(2)对流层内的剩余质量输送显著增强,但是热带环流上升区以及穿越对流层顶进入平流层的输送存在着减弱的趋势。(3)两半球高纬度100 hPa附近从最低平流层向下输送的质量通量以及热带对流层顶附近向上输送的质量通量在各季节年代际变化中基本都是减弱的,仅在6—8月和9—11月北半球向下质量通量出现了增强。
樊雯璇王颢樾王卫国杨芳园张万诚
关键词:剩余环流对流层顶对流层平流层
大气对流层顶热量收支变化的时空结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利用1948-2006年NCEP/NCAR的温度场、风场和对流层顶气压场的逐日资料,对全球对流层顶热量收支及其方差进行了计算.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发现:①南北两半球对流层顶断裂区附近以及青藏高原是对流层顶热量收支变化的显著区域,南半球纬向平均加热率随纬度的波动比北半球剧烈;②赤道附近对流层顶的热量收支处于相对的准平衡态,而加热率突变性最强的区域位于海陆交界的洋面上空;③全球对流层顶的平均热量收支是处于大气冷却为主的热力学状态结构中,而且平均加热强度的主要年代际演变呈现出整体降低的趋势,年际变化则具有显著的QBO现象;④南北半球对流层顶正负加热率存在着随季节变化的空间波列结构,夏季加热率的经向梯度较弱,而冬季经向梯度增强并具有多样性;⑤对流层顶断裂带所在区域为加热率方差常年显著的带状区域,方差的高值带随着季节的转换存在着南北向的移动和东西向的伸缩现象,冬季是对流层顶空间热量收支变化最活跃的季节.
王卫国刘晓璐王颢樾孙绩华陈新梅樊雯璇杨利群左群杰
关键词:对流层顶加热率年际和年代际变化QBO
新型自动气象站数据维护和保障措施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针对DZZ4新型自动气象站业务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日常维护、数据处理和设备故障分析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自动站及时准确采集和上传数据资料的应急措施和注意事项.
龚彩仙成佳丽龚莉王颢樾李婕张振秀谢晓华
关键词:自动站
全球对流层顶气压场和温度场的时空演变结构特征被引量:21
2006年
利用1948~2004年共57年的对流层顶气压场和温度场资料,对全球对流层顶平均温压场的空间分布结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以及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热带对流层顶和极地对流层顶的平均气压场的空间位置和热状况大致吻合,并存在空问波动性,两半球对流层顶的温压场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②对流层顶的纬向气压与温度距平场都具有不同尺度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两极地区对流层顶的温压场最不稳定,两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时间演变尺度存在明显差异.对流层顶断裂带及其对应温度的时空波动存在反位相关系,20世纪70年代末温度出现突变现象,此时对流层顶断裂带迅速向南部空间移动;③不同季节对流层顶的温压场都将进行空间结构的调整,两者之间存在着季节变化的协调性,但北半球较南半球的演变过程复杂;④对流层顶温压场纬向距平的季节变率可划分为5个位相不同的时空波动区域,构成了气压场和温度场的经向型相关结构.北极地区气压场变化有超前于温度场变化的趋势,对流层顶断裂带的温度季节变化存在着双峰波动结构.冬半年断裂区的地理位置较夏半年稳定,气压场和温度场的最大季节变程均发生在南极.
王卫国樊雯璇吴涧孙绩华袁敏杨茜王颢樾
关键词:对流层顶气压场温度场年际和年代际变化
穿越东亚不同定义对流层顶质量和臭氧通量的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选取动力学和热力学定义的对流层顶作为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的分界,并利用等熵坐标下的Wei公式对东亚地区穿越对流层顶的质量和臭氧通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对流层顶的选择对于研究平流层与对流层交换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东亚地区质量和臭氧通量交换在整体上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1958~2001年近44a的通量交换距平变化可以分为3个比较稳定的时段:即1958~1971,1972~1985和1986~2001年.在这3个时段中,通量交换距平分布表现为"负正负"的变化趋势,说明在东亚地区质量和臭氧净通量交换情况为先增强后减弱.东亚地区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质量和臭氧交换正距平区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附近经历了一个逐渐增强的变化过程,表明这些区域在东亚地区平流层和对流层之间的质量和臭氧通量交换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王卫国梁俊平王颢樾樊雯璇李晓静
对流层-平流层之间过渡层中臭氧含量及其加热率的变化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利用1958~2001年共44年的ECMWF资料及参数化方法,计算了对流层顶上、下3km气层间的臭氧含量及其吸收太阳辐射加热率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1)臭氧分布的空间梯度从赤道指向两极,而加热率则是分别由高纬和低纬指向副热带,这样的经向梯度可能是驱动对流层顶结构变化的一种重要因素;两者空间分布的季节变化显著,但其对应关系并不完全一致,1月和4月的空间结构与7月和10月的相反,随季节调整具有突变现象;东亚及青藏高原是季节变化相对稳定的区域.(2)在热带对流层顶控制区加热率与臭氧含量呈正相关,而极地对流层顶控制区各季节有所不同,还与太阳赤纬变化相关联;各纬度间加热率季节变化的位相和变率都存在差异,但南半球相对较为一致,最大距平为±2×10-4K.d-1,北半球则较复杂,最大正距平为4×10-4K.d-1;两半球的季节周期位相趋于相反.(3)除赤道外,臭氧距平的季节变化位相超前于加热率距平2~3月,并且发生在季节变化的调整期;最大距平出现在南极的8月大于0.4DU,3~4月则小于-0.2DU,而北极为±0.2DU.(4)臭氧含量和加热率的年际与年代际演变关系对应一致,并具有多尺度的结构特征;但两半球及赤道的时空演变差异明显,30°S~30°N间副热带控制区的加热率变幅剧烈,最大距平为±2.5×10-4K.d-1,高纬和两极的变幅在不同演变期各不相同;臭氧的变幅结构与之相反,北极的最大距平分别大于0.25DU和小于-0.35DU.(5)20世纪70年代以前及70年代中期,两半球的正负距平具有相反的演变结构,而90年代是负距平演变最剧烈的时期.
王卫国袁敏王颢樾孙绩华谢应齐樊雯璇陈新梅
关键词:对流层顶臭氧加热率
大气对流层顶位温与高度的变化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1948~2006年共59 a的NCEP/NCAR温度场、气压场、位势高度场的逐日资料,对全球对流层顶的位温及其高度进行计算,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对流层顶位温的变化在310~380 K,其中副热带位温最高,而两极位温最低.大陆上空对流层顶位温的空间尺度较小,海洋上空为较大的空间尺度.②1948~2006年的59 a里对流层顶位温,总体上呈现出大陆区域位温下降,海洋区域位温上升的变化趋势,且在6~8月青藏高原及其以东的大陆区域和南极洲对流层顶位温下降趋势明显,12月至次年2月在30°S附近南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海域对流层顶位温上升趋势明显.③全球对流层顶高度在10~17 km范围内,两极最低.两半球的高度升高与降低均同步.两半球存在准半年的位相差异.热带对流层顶多呈现上升趋势,极地对流层顶则多呈现下降趋势.与位温相同的是,陆地上的对流层顶高度下降,海洋上的对流层顶高度上升.
王卫国刘晓璐樊雯璇郭世昌王颢樾李萍成佳丽马志敏
关键词:对流层顶
基于OMI数据分析青藏高原周边对流层低层臭氧的分布特征被引量:5
2013年
提出一种利用地形海拔落差以及臭氧总量差来估算对流层低层大气臭氧浓度的方法.根据搭载于美国宇航局Aura卫星上的臭氧监测仪(OMI)提供的臭氧总量日观测数据,利用该方法计算出青藏高原与其周边地区四川盆地及印度北部的地形海拔落差及臭氧总量差,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低层大气臭氧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周边地区对流层低层大气臭氧分布呈明显的季节变化,且低层大气臭氧分布有南北差异,南部臭氧含量高于北部.
杨芳园卞建春王颢樾王卫国张万诚樊雯璇余珂
关键词:四川盆地
利用高分辨率探空资料对对流层-平流层热力结构的分析
使用16个探空站近6年的高分辨率探空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和数值积分等方法,分析了对流层、对流层顶和平流层下层的温度层结特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对流层顶温度年变幅最小,对流层上层和平流层下层(包括对流层顶)与对流层...
李刚王颢樾柴素盈余珂樊雯璇王卫国
关键词:探空对流层顶温度层结
文献传递
利用向下控制原理对Brewer-Dobson环流变化趋势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ERA-Interim 1979—2011年的逐日数据,通过向下控制原理研究了Brewer-Dobson(BD)环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对流层剩余环流在15°~30°间为下沉运动,在30°~50°呈上升运动,50°~极地又呈现出下沉运动,且低纬度的上升强度大于中高纬度的上升强度.平流层中环流在30°~45°间下沉,而在45°~60°间又呈上升运动,再在60°~极地间下沉.剩余环流的分布形势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半球的环流形势要强于夏半球,春秋季期间,环流在两半球呈相对的对称形势.且穿越100 hPa面上热带和热带外两半球的质量通量也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在过去的33 a间平流层BD环流有微弱的增强趋势.
王卫国杨芳园郑建萌王颢樾樊雯璇余珂柴素盈胡婷
关键词:剩余环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