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盛阳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丘脑
  • 2篇丘脑腹中间核
  • 1篇当归
  • 1篇当归注射液
  • 1篇定向手术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定位
  • 1篇深部脑刺激
  • 1篇手术
  • 1篇帕金森病模型
  • 1篇注射液
  • 1篇羟基
  • 1篇羟基多巴胺
  • 1篇细胞
  • 1篇立体定向手术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篇熊玉波
  • 3篇盛阳
  • 3篇张捷
  • 2篇田志雄
  • 2篇黄雄
  • 1篇朱建艇
  • 1篇吴光耀
  • 1篇赵时雨
  • 1篇谢腾
  • 1篇文志华

传媒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丘脑长度比例法定位丘脑腹中间核的核磁共振成像解剖学研究
2009年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丘脑解剖特征的测量与分析,探讨采用丘脑长度比例法测量、计算丘脑腹中间核(Vim)坐标的可行性。方法采用1.5T高清晰核磁共振成像仪(MRI)仪测量了82例正常成人大脑前后联合间径(AC-PC)、大脑长度与宽度、丘脑长度与宽度、两侧丘脑间的夹角,分析AC-PC与大脑长度、大脑宽度、丘脑长度、丘脑宽度及两侧丘脑间夹角之间的相关性,分别通过丘脑长度比例法和原点法(根据AC-PC中点)测算Vim核的坐标,并比较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结果AC-PC22.5±1.1mm,丘脑长33.1±1.4mm,丘脑宽17.5±1.2mm,两侧丘脑间的夹角51.0±6.0°;左右丘脑长、宽无统计学差异,但个体差异明显:不同个体丘脑长度的最大差为7.4mm,丘脑宽度的最大差为5.9mm;AC-PC与脑长、丘脑长呈正相关;两侧丘脑间的夹角同脑形、脑宽呈正相关性;原点法测得的Vim核位置偏后,而丘脑长度比例法确定的Vim核的Y值变异较大。结论可根据丘脑长度来测算Vim核坐标,丘脑长度比例法较原点法确定的Vim坐标更加个性化。
熊玉波张捷黄雄田志雄吴光耀盛阳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丘脑腹中间核立体定向手术
当归注射液对6-羟基多巴胺诱导PC12细胞帕金森病模型SIRT1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当归注射液治疗对帕金森病的可能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6-OHDA)处理PC12细胞制作帕金森病体外模型。6-OHDA处理前2h,将当归注射液加入PC12细胞培养液中,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并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和图像分析检测酪氨酸羟化酶(TH)及SIRT1表达。结果:高浓度当归注射液能明显提高PC12细胞的存活率(P<0.01),增加TH阳性细胞数(P<0.01),降低细胞凋亡率(P<0.01),增加SIRT1表达(P<0.01)。结论:高浓度当归注射液对6-OHDA诱导PC12细胞帕金森病体外模型具有保护作用,当归注射液可能通过特定信号通路激活SIRT1、抑制6-OHDA诱导PC12细胞的凋亡而发挥其保护作用。
盛阳张捷熊玉波文志华
关键词:6-羟基多巴胺PC12细胞帕金森病当归注射液SIRT1
丘脑长度比例法定位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治疗帕金森病被引量:3
2009年
丘脑腹中间核(ventral intermediate nucleus,Vim)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震颤症状最有效的靶点。然而在影像学定位时,Vim因无明显影像特征而不能直接测量。无论是毁损还是深部脑刺激(DBS)治疗,精确的解剖定位是取得最佳疗效的前提,而电生理学定位也有赖于准确的解剖定位。
张捷赵时雨黄雄熊玉波朱建艇盛阳谢腾田志雄
关键词: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治疗帕金森病比例法影像学定位深部脑刺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