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建新

作品数:135 被引量:347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8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5篇卵巢
  • 63篇肿瘤
  • 62篇细胞
  • 49篇卵巢癌
  • 30篇卵巢肿瘤
  • 25篇子宫
  • 22篇基因
  • 22篇宫内
  • 21篇子宫内膜
  • 21篇内膜
  • 21篇宫内膜
  • 18篇免疫
  • 17篇子宫内膜癌
  • 17篇内膜癌
  • 17篇宫内膜癌
  • 17篇癌细胞
  • 16篇蛋白
  • 16篇宫颈
  • 12篇凋亡
  • 12篇宫颈癌

机构

  • 130篇河北医科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6篇石家庄市第四...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5篇河北女子职业...
  • 3篇解放军白求恩...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省人民医...
  • 3篇石家庄市中医...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省疾病预...
  • 2篇石家庄市第六...
  • 2篇邯郸市中心医...
  • 2篇石家庄市第三...
  • 2篇济宁市第一人...
  • 2篇唐山工人医院
  • 2篇解放军260...

作者

  • 135篇程建新
  • 19篇王建英
  • 17篇苏杏满
  • 16篇李利
  • 16篇张军
  • 15篇单保恩
  • 14篇李勇
  • 11篇赵群
  • 10篇宋俊芬
  • 10篇赵雯红
  • 8篇左连富
  • 7篇范立侨
  • 7篇马静
  • 5篇李莉
  • 5篇孙艳
  • 5篇梁冰锋
  • 5篇刘江惠
  • 5篇郝淑维
  • 5篇申薇
  • 4篇尹洁

传媒

  • 13篇河北医科大学...
  • 9篇现代妇产科进...
  • 8篇河北医药
  • 7篇第四届中国肿...
  • 4篇实用癌症杂志
  • 3篇临床荟萃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中国实用妇科...
  • 3篇白求恩军医学...
  • 3篇世界中医药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肿瘤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8篇2010
  • 15篇2009
  • 21篇2008
  • 7篇2007
  • 12篇2006
  • 9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4篇2000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复方中药牛黄天龙胶囊对小鼠宫颈癌U_(14) VEGF、MMP-9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牛黄天龙胶囊对实体型小鼠宫颈癌U1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昆明种小鼠右腋皮下接种制作小鼠宫颈癌U14实体瘤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高、中、低浓度复方中药牛黄天龙胶囊混悬液和生理盐水连续灌胃12 d,取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肿瘤组织中VEGF及MMP-9表达情况。结果从阴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VEGF、MMP-9阳性表达率呈逐级降低趋势。结论牛黄天龙胶囊可通过抑制肿瘤组织中VEGF、MMP-9的表达来发挥抗肿瘤作用。
黄黛黄黧邢邯英程建新
关键词:血管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
PTEN、p16、p15、mtp53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生物学意义的研究
郑寰宇郑红宇刘宏宇张维敏张文玲何世东程建新刘恩令陈文妹李鸥
PTEN主要通过脂质磷酸酶活性发挥抑癌作用,其对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可以阻止Mdm2蛋白由胞质进入胞核。Mdm2表达产物在细胞核内可以与突变型P53结合,使其功能失活,封闭其转录活性,抑制其功能。卵巢癌的发...
关键词:
关键词:卵巢癌生物学肿瘤抑制基因
人IL-8基因对宫颈癌细胞侵袭、凋亡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白细胞介素8对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和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L-8导入Hela细胞,G418筛选稳定表达株,RT-PCR鉴定稳定转染IL...
李万胜张娜程建新范金兰苏杏满冯华
关键词:稳定转染宫颈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文献传递
人卵巢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99年
目的:探讨人卵巢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银染技术(sliverstaintechnique)检测30份卵巢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并分析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30份卵巢癌组织中P16启动子甲基化检出率为167%(5/30),且均为上皮性癌,粘液性和子宫内膜样癌中甲基化率较浆液性癌高(P<005);Ⅰ~Ⅱ期较Ⅲ~Ⅳ期卵巢癌甲基化率高(P<005)。结论:子宫内膜样癌和粘液癌中P16启动子甲基化是致P16表达失活的主要机制。P16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在肿瘤早期发生中起作用。
魏薇孟藏者程建新王远王建平
关键词:卵巢肿瘤P16甲基化启动子
天花粉蛋白、米非司酮和顺铂对卵巢癌细胞HLA-G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检测HLA-G在卵巢癌细胞中表达情况,探讨天花粉蛋白、米非司酮、顺铂是否能够通过下调HLA-G的表达,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卵巢癌卵巢浆液性囊腺癌(SKOV3)、卵巢粘液性囊腺癌(3AO)、卵巢腺癌细胞株(OVCAR3)细胞中HLA-G表达情况,选择出表达HLA-G阳性的细胞株。MTT技术观察不同浓度天花粉蛋白、米非司酮、顺铂对该细胞体外生长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对细胞中HLA-G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卵巢癌OVCAR3细胞株表达HLA-G为阳性,SKOV3和3AO细胞表达均为阴性;天花粉蛋白、米非司酮、顺铂均能抑制OVCAR3细胞生长,并呈浓度依赖性;天花粉蛋白、米非司酮均能明显下调OVCAR3细胞中HLA-GmRNA表达水平(P<0.05),而顺铂对OVCAR3细胞中HLA-G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天花粉蛋白、米非司酮和顺铂都具有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前二者治疗卵巢癌的作用机制同顺铂有所不同,与顺铂联合应用,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王建英马俊英吴淑娟程建新李勇
关键词:卵巢癌HLA-G天花粉蛋白米非司酮顺铂
细胞色素P4501B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与ER相关
2012年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中细胞色素P4501B1(cytochrome P450 1B1,CYP1B1)、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的表达差异,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子宫内膜癌及3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切片进行染色,使用奥林巴斯公司DP70成像系统完成采图,应用Image-Pro Plus5.1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标本进行图像分析处理。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腺上皮胞浆中CYP1B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而COMT的表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CYP1B1表达随雌激素受体表达增强而增强(P<0.05)。CYP1B1与COMT表达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存在正直线相关关系(r=0.384,P<0.05)。结论 CYP1B1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作用发挥依赖雌激素受体,而COMT起保护性作用。此2种酶共同维持机体内正常的雌激素代谢,防止过多致癌物的产生。
王瑾笪纪平徐培培李雪静程建新李利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与卵巢恶性肿瘤被引量:3
2005年
肿瘤的侵袭转移是一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极其复杂的过程,涉及肿瘤细胞粘附、分离、迁移、基底膜及细胞外基质降解、肿瘤新生血管生成等诸多方面,其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在卵巢恶性肿瘤侵袭转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就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系统的相关研究概况及其进展作以综述。
王靖雯沈朝妍王伟程建新
关键词: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卵巢恶性肿瘤
牛黄天龙胶囊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毒性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了解牛黄天龙胶囊的急性毒性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以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建立S180移植性肿瘤模型;实验组分低、中、高3个剂量分别计算抑瘤率及胸腺、脾指数。结果LD50为55.60g/kg(生药);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肉瘤S180的抑瘤率分别为45.49%、32.30%、30.57%;胸腺、脾指数分别为39.2、26.7、24.7及87.1、71.3、70.7均低于空白组63.1及131.7(P<0.01)但高于顺铂组15.2及59.7(P<0.01)。结论牛黄天龙胶囊低毒;能抑制小鼠肉瘤S180瘤体的生长;对胸腺、脾重量的影响低于顺铂。
田彦玲王蓓程建新刘京生
关键词:急性毒性S180细胞抑瘤实验胸腺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癌因性疲乏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目的研究ATP在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治疗作用。方法⑴癌因性疲乏动物模型的建立:BALB/C裸鼠130只,把裸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对照组(30只)、治疗组(90只);以人胃癌BGC-823细胞株,取2.5×106/mL细胞浓度,0.2 mL/只裸鼠注射造原位移植癌;应用5-氟尿嘧啶及参芪扶正注射液单独和联合注射做治疗对照;应用水迷宫实验、旷场实验、鼠尾悬挂实验、力竭游泳实验对原位移植癌裸鼠进行行为学检测及癌因性疲乏状态的判定。⑵透射电镜观察裸鼠腓肠肌超微结构。⑶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裸鼠外周血ATP水平。结果轻度、中度和重度疲乏状态的各治疗组的裸鼠中,ATP的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裸鼠,且有统计学意义。肌原纤维和线粒体的改变从正常对照到轻度、中度和重度疲乏组呈现一种衰老凋亡的表现。结论 ATP在癌因性疲乏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尤其在躯体疲乏时,而参芪扶正注射液则对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于硕赵晓东张丽莉张文杰程建新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参芪扶正注射液裸鼠高效液相色谱电镜5-氟尿嘧啶
GSTM1及GSTT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易感性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GSTM1及GSTT1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以医院为基础,采用多重差别PCR技术检测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经手术治疗的17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研究组)和同期201例健康女性(对照组)的GSTM1和GSTT1基因型。结果 GSTM1基因缺失频率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8);研究组GSTT1非缺失基因型频率为59.1%,显著高于对照组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叉生分析表明,GSTT1非缺失基因型与子宫内膜癌的关联大于GSTM1缺失基因型,两者在子宫内膜癌发生中存在协同作用。初潮年龄<15岁时,研究组中GSTT1非缺失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已绝经的研究组中GSTT1非缺失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结论 GSTT1非缺失基因型增加了子宫内膜癌的易感性,如同时合并GSTM1缺失基因,则这种危险性增加。初潮年龄早,或已绝经的个体,携带GSTT1非缺失基因型者易感子宫内膜癌。
杜亚飞李利李炎张宁程建新
关键词: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多态性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