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广实

作品数:30 被引量:125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土地利用
  • 5篇土壤
  • 4篇石漠化
  • 4篇土地利用结构
  • 4篇坡地
  • 4篇坡地资源
  • 4篇可持续利用
  • 3篇信息熵
  • 3篇生态
  • 3篇土地利用方式
  • 3篇喀斯特石漠化
  • 3篇可持续利用评...
  • 3篇课程
  • 3篇教学
  • 3篇不同土地利用
  • 3篇不同土地利用...
  • 2篇地理
  • 2篇性状
  • 2篇生态环境
  • 2篇土地可持续利...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广西师范学院
  • 9篇广西经济管理...
  • 7篇福建师范大学
  • 6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30篇苏广实
  • 10篇胡宝清
  • 3篇王世杰
  • 3篇李月连
  • 3篇杨文斌
  • 2篇周建辉
  • 2篇廖赤眉
  • 2篇裴凤松
  • 2篇陈振宇
  • 2篇梁铭忠
  • 2篇段炼
  • 2篇杨小青
  • 1篇韩清延
  • 1篇闫妍
  • 1篇严志强
  • 1篇蒙琳
  • 1篇唐玉召
  • 1篇黄宗葵
  • 1篇王雷
  • 1篇罗华艳

传媒

  • 8篇广西教育学院...
  • 5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学术论坛
  • 2篇地球与环境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中国岩溶
  • 1篇热带地理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南宁职业技术...
  • 1篇南方国土资源
  • 1篇广西师范学院...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坡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防治措施——等高植物篱
2007年
文章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就等高植物篱技术研究状况、效益等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等高植物篱在坡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坡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应全面考虑植物篱的种植模式、品种选择等方面因素,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等高植物篱技术。
苏广实
关键词:坡地资源等高植物篱推广应用
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微生物的影响——以广西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被引量:14
2013年
以广西都安澄江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单元,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表层物理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自然林地向灌丛地、灌草丛地、草地、人工林地、退耕地和旱地的转变,土壤容重、pH呈增加趋势,而土壤含水量、总孔隙度、电导率逐渐降低。各土地利用方式中,细菌数量最多,均占85%以上,放线菌和真菌相对较少。从总量上看,灌草丛地和草地土壤微生物总量最大,自然林地、灌丛地和旱地次之,退耕地和人工林地最小。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自然林地和人工林地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灌草丛地、草地、灌丛地和退耕地次之,旱地最低。
苏广实王世杰胡宝清杨小青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微生物
喀斯特县域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时空变化分析——以广西都安为例被引量:3
2009年
基于信息熵理论,利用喀斯特典型县域都安县1977年航片数据以及1988、1999和2005年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都安县1977—2005年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7—2005年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的变化态势,熵值的变化与先天脆弱的喀斯特地质-生态背景密切相关,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政策等因素是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时序变化的直接动因。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是各乡镇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以及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苏广实王世杰胡宝清李月连
关键词:信息熵土地利用结构
高职《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2年
根据多年的《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管理》课程教学实践,针对课程教学存在的课程内容偏重理论,系统性较差等主要问题,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改革路径包括优化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化课程考核方式。通过改革,达到了增强该课程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苏广实
关键词:高职物流配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神经网络的喀斯特石漠化预警分析模型研究——以广西都安为例被引量:7
2009年
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BP算法在神经网络中的应用,并具体介绍了BP算法过程。在此基础上,以都安石漠化预警分析为例,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石漠化预警模型的结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石漠化预警分析,确定石漠化危险性指数,并把分析的结果以专题图的形式来表现,从而验证石漠化预警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苏广实胡宝清梁铭忠裴凤松杨文斌
关键词:神经网络BP算法预警分析石漠化
“3S”技术及其应用领域探讨被引量:3
2006年
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功能各具优势,在各领域的应用具各显强大威力,但也存在一些缺陷。“3S”技术综合了GIS、GPS和RS的优势,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景,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和深入,“3S”技术的提高和完善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苏广实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GIS)
地理专业本科GIS课程教学探讨被引量:3
2007年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中。GIS人才培养和应用普及在国内外方兴未艾,但相对来说,地理专业本科GIS课程教育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现有的教学师资和软硬件等实验条件也不能满足需要。笔者根据已有研究和多年来GIS教学实践,首先论述GIS在地理学中的地位,然后总结当前GIS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GIS教学实践的几点建议。
苏广实
关键词:GIS教学
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以广西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探索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表层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喀斯特山区寻求最佳的土地利用结构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广西都安澄江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单元,分析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中,细菌数量最多,均占85%以上,放线菌和真菌相对较少。从总量上看,灌草丛地和草地土壤微生物总数量最大,分别为37.88×106cfu/g、26.70×106cfu/g,自然林地、灌丛地和旱地次之,退耕地和人工林地最小,分别为8.78×106cfu/g、7.74×106cfu/g。自然林地和人工林地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别为0.461、0.459,灌草丛地、草地、灌丛地和退耕地次之,旱地最低,仅为0.155,与土壤微生物总数的变化趋势不一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酶活性亦存在较大的差异,自然林地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蛋白酶、脲酶活性分别为0.195mL/(g·min)、1.2mL/(g·min)、0.753mL/(g·min)和1.5mL/(g·min),均高于其他用地类型,退耕地和旱地最低,人工林地、灌丛地、灌草丛地、草地居中。
苏广实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酶活性
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与优化调控模式研究——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被引量:3
2009年
土地资源可持续性评价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核心,是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模式设计的重要依据。以广西典型喀斯特县域——都安县为研究案例,综合运用GIS、网格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和方法进行都安县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构成都安喀斯特土地利用系统的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土地可持续利用亦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在空间分布上可区分为:不可持续性、弱可持续性、中可持续性、较强可持性、强可持续性等五个等级。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五种都安喀斯特土地可持续利用优化调控模式。
苏广实胡宝清
关键词: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我国坡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现状综述被引量:6
2007年
坡地资源是重要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坡地资源是人类极为重要的物资来源。坡地资源利用存在正负两方面的生态环境效应,合理利用有利于养分和水分的循环,不适宜的开发利用将导致养分和水分循环的失调,坡地资源退化。因此,开展坡地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探讨各地开发、利用坡地资源模式及坡地资源退化防治措施,对农业生产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文中从3个方面介绍我国坡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效应的研究现状:一是坡地资源利用研究的理论方法,包括实地观测试验与防治措施研究;二是从不同尺度包括区域尺度、小流域尺度和坡面尺度研究坡地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问题;三是研究坡地资源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最后,综合分析我国坡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今后展开深入研究的方向。
苏广实陈健飞
关键词:坡地资源生态环境效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