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青

作品数:5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天文地球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石漠化
  • 2篇土壤
  • 2篇喀斯特石漠化
  • 1篇性状
  • 1篇演替
  • 1篇演替过程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生态经济系统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治理
  • 1篇石漠化治理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土壤微生物
  • 1篇土壤物理
  • 1篇土壤物理性质
  • 1篇土壤物理性状
  • 1篇土壤质量
  • 1篇退役

机构

  • 5篇广西师范学院
  • 1篇广西经济管理...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胡宝清
  • 5篇杨小青
  • 2篇苏广实
  • 1篇韩清延
  • 1篇王世杰
  • 1篇周建辉
  • 1篇麦雄发
  • 1篇刘锦
  • 1篇廖赤眉
  • 1篇曹少英
  • 1篇周游游
  • 1篇陈振宇
  • 1篇李月连
  • 1篇梁铭忠
  • 1篇黄锡富
  • 1篇韦严
  • 1篇杨文斌
  • 1篇石亚冰
  • 1篇段炼
  • 1篇肖远东

传媒

  • 2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中国辐射卫生
  • 1篇地球与环境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喀斯特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微生物的影响——以广西都安澄江小流域为例被引量:14
2013年
以广西都安澄江喀斯特小流域为研究单元,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表层物理性质和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自然林地向灌丛地、灌草丛地、草地、人工林地、退耕地和旱地的转变,土壤容重、pH呈增加趋势,而土壤含水量、总孔隙度、电导率逐渐降低。各土地利用方式中,细菌数量最多,均占85%以上,放线菌和真菌相对较少。从总量上看,灌草丛地和草地土壤微生物总量最大,自然林地、灌丛地和旱地次之,退耕地和人工林地最小。各土地利用类型中自然林地和人工林地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灌草丛地、草地、灌丛地和退耕地次之,旱地最低。
苏广实王世杰胡宝清杨小青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微生物
基于案例推理与WSR系统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与应用示范
胡宝清蔡会德廖赤眉周游游苏广实农胜奇段炼黄锡富石亚冰梁铭忠莫奇京麦雄发周建辉李月连杨文斌陈振宇韦严杨小青韩清延刘锦
《基于案例推理与WSR系统的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与应用示范》主要是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喀斯特地域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活动的驱动,引起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土地生产力急剧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
关键词: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生态经济系统
某铀矿地质实验室退役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007年
目的对某退役铀矿地质实验室环境进行氡、γ辐射剂量率和氡析出率进行测量,经评价当地环境辐射污染状况。方法采用连续氡测量法、即时测量法、累积法。结果各测量值均处于当地本底范围之内。结论实验室退役后未对环境和人类安全造成不良影响,但应加强对放射性废物的监测管理工作。
杨小青胡宝清肖远东
关键词:放射性本底值
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效益模糊综合评价——以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被引量:27
2008年
以广西都安县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例,建立了石漠化生态治理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石漠化生态治理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石漠化治理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级分别为:一般、差、很差;治理后为:一般、一般、良好。石漠化治理前综合评价等级为差,治理后为一般,这说明广西都安县的石漠化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果。
杨小青胡宝清曹少英
关键词:石漠化生态治理
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系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特性研究——以广西都安县澄江小流域为例被引量:15
2009年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以广西都安县澄江小流域为例,研究广西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生态系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的变化特征。在研究区内选择石漠化恢复演替的8个阶段,即石漠化土地、坡耕地、矮草丛、高草丛、灌草丛、灌丛、人工恢复乔木林、自然恢复乔木林的典型样地,对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石漠化生态系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质量的修复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的演替阶段导致了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显著差异,而且在植被向更高一级阶段发展过程中土壤各项指标都得到提高,土壤质量总体呈现改良的态势。随着植被演替的正向进行,土壤质量指数呈增长趋势,不同演替阶段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分别为:石漠化土地,134.78;坡耕地,192.24;矮草丛,235.18;高草丛,260.67;灌草丛,317.89;灌丛,359.80;人工恢复乔木林,363.39;自然恢复乔木林,460.77。自然植被的正向演替是提高土壤质量的有效途径,恰与石漠化过程相反。
杨小青胡宝清
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恢复演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