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春玲
-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黏着斑激酶在大鼠后肢侧支血管生长过程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7年
- 陈旦范春玲伍校琼王慧朱武蔡维君罗学港
- 关键词:黏着斑激酶侧支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后肢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细胞外基质降解
- 一种动物脊髓挫伤撞击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物脊髓挫伤撞击器,下压板安装于底座板上,导杆垂直设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螺杆设于两个导杆之间,升降底座设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升降底座上设有与导杆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升降底座上还设有与螺杆相对应的第二...
- 范春玲刘素美张冬洪王宁王媛梅王慧陈旦黄菊芳
- 文献传递
- BMP信号对大鼠脊髓神经胶质细胞发育及功能的影响
- 第一章BMP信号通路主要分子在胚胎后期及出生后大鼠脊髓神经胶质细胞的表达 目的: 观察BMP信号通路上的主要分子在胚胎后期及出生后大鼠脊髓神经胶质细胞的表达情况。 方法: 取不同发育时期Fisher344大鼠的脊髓,...
- 范春玲
- 关键词:胶质增生髓鞘形成免疫荧光染色
- 成教专升本应用解剖学试卷分析与思考被引量:1
- 2003年
- 本文对 2 0 0 2级成教专升本应用解剖学试卷的难易度 P值、区分度 R值进行了分析 ,以期完善解剖学试卷 。
- 黄良熊鲲朱武范春玲曾志成
- 关键词:解剖学考试
- 一种动物脊髓挫伤撞击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物脊髓挫伤撞击器,下压板安装于底座板上,导杆垂直设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螺杆设于两个导杆之间,升降底座设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升降底座上设有与导杆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升降底座上还设有与螺杆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 范春玲刘素美张冬洪王宁王媛梅王慧陈旦黄菊芳
- PPARγ抑制脊髓损伤大鼠胶质瘢痕形成的研究
- 2016年
-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抑制胶质瘢痕形成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52只随机取4只作为假手术组;余48只行脊髓半横断(右侧)损伤,并随机分为两大组:罗格列酮组和溶媒对照组。罗格列酮组在术后5 min、6 h、24 h均以2.5 mg/kg剂量腹腔注射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溶媒对照组注射等量的溶剂。分别在术后1、3、7、14、21和28 d行BBB评分,各时间点取材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PAR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磷酸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p-EGFR)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并经Image-Pro Plus 6.0系统进行半定量分析后行方差分析。结果:罗格列酮组在7、14、21、28 d BBB评分均显著高于溶媒对照组。脊髓损伤后PPARγ、MMP-9、p-EGFR及GFAP表达均增高,罗格列酮组PPARγ在3、7和14 d较溶媒对照组水平较高,其峰值出现在第3 d;MMP-9和p-EGFR较溶媒对照组在3、7和14 d明显减少,其峰值出现在第7 d;GFAP随时间增加而增长,14 d基本达高峰,从第3 d开始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PARγ可能通过抑制MMP-9,下调p-EGFR及GFAP表达水平,减少胶质瘢痕形成,促进脊髓损伤后大鼠运动功能恢复。
- 杨振宇曾吉玲马千权张立芹罗学港范春玲
- 关键词:脊髓损伤PPARΓMMP-9GFAP胶质瘢痕
- 一种动物脊髓挫伤撞击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物脊髓挫伤撞击器,下压板安装于底座板上,导杆垂直设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螺杆设于两个导杆之间,升降底座设于上压板和下压板之间,升降底座上设有与导杆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升降底座上还设有与螺杆相对应的第二通孔...
- 范春玲刘素美张冬洪王宁王媛梅王慧陈旦黄菊芳
- 文献传递
- 肌细胞增强因子-2在兔后肢动脉侧支血管形成过程中的表达
- 2006年
- 目的:检测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在兔后肢侧支血管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方法:结扎兔左侧股动脉,术后1周和4周分别处死动物,冰冻切片进行MEF-2和Ki67(细胞增殖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血管MEF-2仅在中膜有微弱表达;在生长发育的侧支血管壁,MEF-2全层的表达均显著增强;而在发育成熟的侧支血管MEF-2的表达接近于正常血管水平。Ki67和MEF-2的双重免疫组化显示二者在细胞中的表达有重叠。结论:在兔后肢动脉生成过程中MEF-2表达上调,可能通过参与细胞的增殖及MCP-1的调节促进侧支血管生成。
- 范春玲陈旦蔡维君罗学港
- 关键词:动脉形成肌动蛋白KI67
- 卵巢切除和衰老对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卵巢切除和衰老对大鼠基底前脑的Meynert基底核和斜角带水平肢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利用乙酰胆碱转移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大鼠、卵巢切除大鼠和老年大鼠的胆碱能神经元数量、胞体大小和突起的变化。结果卵巢切除组动物Meynert基底核和斜角带水平肢的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37±5,126±24),胞体平均面积(107.33±21.45μm2,101.50±25.88μm2),突起数目(1.7±0.5,1.5±1.0)均低于正常成年组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的细胞数(56±8,164±20),胞体平均面积(167.17±40.12μm2,193.33±44.59μm2)和突起数目(3.0±0.6,3.0±0.9),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的ChAT免疫反应神经元细胞数(39±6,126±15),胞体平均面积(108.00±22.10μm2,95.17±29.64μm2),突起数目(2.0±0.9,1.8±0.8)与正常组比较同样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卵巢切除和衰老引起大鼠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胞体变小、数量减少、突起数目明显减少,提示雌激素缺乏能导致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溃变、丢失,可能与AD病人出现的学习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有关。
- 朱武蔡维君伍校琼陈旦王慧范春玲罗学港
- 关键词:基底前脑乙酰胆碱转移酶卵巢切除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