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薛程

作品数:5 被引量:53H指数:4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圈养
  • 2篇春季
  • 1篇行为谱
  • 1篇行为学
  • 1篇珍稀
  • 1篇珍稀动物
  • 1篇频次
  • 1篇人工圈养
  • 1篇昼夜节律
  • 1篇林麝
  • 1篇描述性定义
  • 1篇节律
  • 1篇活动节律
  • 1篇SPP
  • 1篇MOSCHU...

机构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薛程
  • 4篇徐宏发
  • 2篇孟秀祥
  • 2篇肖宇
  • 1篇冯祚建
  • 1篇姜海瑞
  • 1篇王淯
  • 1篇杨奇森
  • 1篇冯金朝
  • 1篇薛文杰
  • 1篇周宜君

传媒

  • 1篇兽类学报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圈养林麝春季昼夜活动规律和时间分配
<正>2006年3月下半月,运用日感红外线高清晰摄像机摄像机全天摄像的新方法,在崇明东平养麝场对8只雌性林麝24小时的行为进行为学观测,观测时同时采用3台摄像机,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 24小时连续记录动物的行为.定义并记...
薛程肖宇徐宏发
圈养林麝春季活动节律及时间分配被引量:15
2008年
2006年春季,使用红外夜间观察记录仪,对崇明东平麝场12只成年林麝(8雌,4雄)的行为进行了24h昼夜连续观察。发现春季林麝的行为有37种,可归并为休息、摄食、运动、社会、维持和排遗6大行为类型,据此,建构了春季林麝的行为谱。根据各行为持续时间比率和频次分析表明,林麝的主要行为为休息;雌麝的摄食行为所占的比率高于雄麝,这是由于春季雌麝妊娠的能量需求较高所致。活动节律呈典型的晨昏双峰型,清晨(4:00~6:00)和傍晚(17:00~19:00)为活动高峰;夜间活动性显著高于白天。
薛程孟秀祥徐宏发肖宇
关键词:频次昼夜节律
崇明圈养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的行为学研究
林麝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因能分泌麝香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我国人工驯养林麝已有50年的历史,但圈养林麝的种群数量始终没有扩大,麝香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行为学研究是开展野生动物驯养的基础,林麝的行为学研究对于人工圈养麝...
薛程
关键词:林麝行为学人工圈养
文献传递
麝类行为谱的初步建构及行为型的描述性定义被引量:34
2007年
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对甘肃兴隆山麝场、福建上杭麝场、四川都江堰麝场、陕西镇坪麝场及上海崇明岛麝场的圈养林麝、原麝和马麝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制定了圈养麝类动物的焦点取样行为谱、扫描取样行为谱、刻板行为谱和冲突行为谱,并区分和定义了扫描行为谱的站立及运动、摄食、反刍和静卧等4类行为型,通过辨识行为的基本单元,定义了其所有事件记录行为谱所包含的静卧、站立凝视、运动、摄食、反刍、蹭尾、尿粪标记、环境探究、尾阴探究、自我指向、亲和、警觉、冲突、刻板、繁殖行为及杂类行为等16种行为类,并描述性地定义了各行为类下所含行为型,此外,定义了麝的刻板行为谱,含食异物、刻板舔刮、狂奔、往返走、立台、跳墙和搭蹄凝视等7种刻板行为型,以及圈养麝的冲突行为谱,含威胁、进攻、取代、追击和防御等5种行为亚类,并描述和定义了各行为亚类下的行为型。本研究的行为谱建构和行为型定义可为麝类行为生态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孟秀祥冯金朝周宜君杨奇森冯祚建薛程徐宏发
关键词:圈养行为谱
麝的通讯行为被引量:4
2006年
麝的通讯行为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和化学通讯,以化学通讯为主。通讯行为存在于麝的每一个生活史阶段,在繁殖期和哺乳期,各种通讯联系更加频繁。通讯行为对麝科动物种群的生存、生长和繁殖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姜海瑞王淯薛文杰薛程徐宏发
关键词:珍稀动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