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丽霞
- 作品数:11 被引量:54H指数:5
- 供职机构:襄樊学院经济与政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当前大学生厌学情绪评析被引量:21
- 2006年
- 大学生厌学已成为影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厌学情绪来源于种种复杂原因,绝非学生单方面的逃避。就学校教育而言,应从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革教学内容方法以及开设学习指导课程等方面入手,从多方共同努力扭转局面。
- 谢丽霞
- 关键词:大学生厌学情绪
- 试论电子商务和谐发展的伦理原则架构
- 2008年
-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的特征,导致电子商务发展遭遇伦理困境,产生了大量的危机,直接妨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须构建互利无害、善良风俗、嫉恶行善、公正平等、知情同意、人道服务、安全高效、诚实信用的伦理原则,并努力践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超越危机,实现和谐发展。
- 谢丽霞
- 关键词:电子商务伦理原则架构
- 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德与法的融合被引量:6
- 2008年
- 文章从国家战略、人才培养、学科和课程建设的高度提出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新课程基础课中德与法融合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探讨了新课程德与法融合内容和融合的方式。
- 刘松顾土东谢丽霞
- 关键词:课程研究道德法律
- 把握立足点,增强时效性——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立足点的思考
- 2007年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刚刚进入高校的一门新课程。新课程的开设必然要求探索新的思路。本文尝试从教学立足点上作一点有益的探索。笔者认为,这门新课程教学应当立足于“育”,而不是立足于“教”;立足于“新”,而不是立足于“旧”;立足于“生”,而不是立足于“师”;立足于“研”,而不是立足于“背”;立足于“悟”,而不是立足于“考”;立足于“行”而不是立足于“论”。
- 谢丽霞
-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践
- 渲染美好情感 增强感染功力——试论“情感渲染”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的运用
- 2004年
- 《思想道德修养》承担着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神圣使命。传统的教学往往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情感的参与和体验,使得丰富而深刻的内容无法展示其应有的魅力。为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情感渲染”法要求教师在人格境界、教学目标的设计、课堂调控能力和语言表达等方面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 谢丽霞
- 关键词:情感渲染《思想道德修养》
- 略论网络信任危机与电子商务伦理原则构建被引量:2
- 2006年
- 电子商务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交换方式,它以其迅速、快捷和成本低廉的便利性赢得了世人的广泛关注,成为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交换方式。1997年欧洲经济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召开了全球信息社会标准大会上提出了一个较严密完整的电子商务的定义:“电子商务是各参与方之间,以电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换或直接接触方式完成任何形式的业务交易。”这里的电子商务方式包括电子资料交换(EDI)、电子支付手段、电子订货系统、电子邮件、传真、网络、电子公告系统、条形码、图像处理、智能卡等等。这种全新的交换方式带来了“直接经济”向“间接经济”的转变,也带来了一些难以回避的问题。
- 谢丽霞
- 关键词:电子商务伦理原则信任危机电子支付手段电子订货系统
- 大学新生学习低效的原因及对策被引量:5
- 2006年
- 大学生学习效率高低已成为影响社会和个体发展的一种重要因素。文章对部分大学新生学习效率低下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提升大学新生学习效率的积极对策。
- 谢丽霞
- 关键词:大学新生
- 危机与超越:电子商务伦理原则的构建被引量:2
- 2007年
- 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良好的社会商务环境,但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却产生了大量道德危机:虚假信息大量泛滥、个人隐私面临挑战、商品品质参差不齐、信用支付缺乏保障、配送和服务严重缺位、法律和制度亟待完善,这些都直接妨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要发展电子商务,必须构建互利无害、善良风俗、嫉恶行善、公正平等、知情同意、人道服务、安全高效、诚实信用的伦理原则,并努力践行,才能从根本上超越危机,实现健康和谐的发展。
- 谢丽霞
- 关键词:电子商务伦理障碍伦理原则
- 丰富方法 拓展内容 提升境界——《思想道德修养》教学针对性、实效性探索被引量:6
- 2006年
- 《思想道德修养》是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一门理论课程,其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是决定这门课的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努力做到:丰富教学方法,以方法促实效;拓展教学内容,以内容开启思想;提升教育境界,以境界促品德。
- 谢丽霞
- 关键词:高等教育《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实践
- 大学生考试作弊动因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0
- 2006年
- 考试是考查学习者的学习绩效,督促学习者深入学习和钻研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社会、学校教育以及大学生自身学习中的偏见与误解,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这对社会和学生本人都将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本文试图探索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杜绝考试作弊的对策。
- 谢丽霞
-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