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盘兴
-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质粒pXZ10145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被引量:6
- 1993年
- 以Sanger双脱氧中止法为原理,利用美国ABI公司370A自动核酸序列分析仪,我们测定了谷氨酸棒杆菌质粒pXZ10145全长4887bp的核苷酸序列,该质粒上存在包括ApaI等18种限制酶的单一切点,其它限制酶切点的数目和位置也被定出,质粒上有8个可能的阅读框架,通过序列分析,我们确定了pXZ10145断裂生成缺失突变体pNAT65的两侧位点,在两个断裂点上发现存在'ATCTAGC'7个碱基的同向重复序列。
- 沈天翔贾盘兴那淑敏门大鹏
- 关键词:谷氨酸棒杆菌质粒核苷酸
- 谷氨酸棒杆菌质粒pXZ10145自发缺失突变体的特性及其重组质粒的构建被引量:2
- 1991年
- 用谷氨酸棒杆菌质粒pXZ10145转化钝齿棒杆菌T6-13原生质体,得到自发缺失突变体pNAT65,该质粒为2.4kb,仍带有氯霉素抗性,经物理图谱分析表明,质粒pXZ10145Sma I到Cla I位点之间的片段已缺失,仍保留EcoR I、Xba I、Bcl I三个酶的单切点。质粒pNAT65与pBR322用EcoR I酶切连接得到重组质粒pNAR67,这一质粒在E.coli中复制并表现Ap,Tc抗性,但氯霉素抗性能力大大降低,只能抗2μg/ml。
- 那淑敏沈天翔贾盘兴门大鹏陈琦
- 关键词:谷氨酸棒杆菌质粒缺失突变体
- 棒杆菌宿主中质粒不稳定性的研究被引量:3
- 1994年
- 重组质粒pNAR4是由钝齿棒杆菌质粒pNAT65和大肠杆菌质粒pACYC184构建的穿梭质粒。质粒pNAR4转化不同棒杆菌,在钝齿棒杆菌T6-13和谷氨酸棒杆菌10147中为结构型不稳定,在钝齿棒杆菌B9中为分离型不稳定。而pNAT65转化谷氨酸棒杆菌10147后,转化子中的质粒分子大小及主要酶切位点与pXZ10145相同。DNA杂交实验结果表明,在10147菌中有一种与pXZ10145高度同源的超螺旋DNA组分,而这一组分与pXZ10145的来源宿主中的另一小质粒具有相同的分子量。提出了质粒结构不稳定与宿主中存在的pXZ10145高度同源的小质粒(超螺旋组分)有关,并提出产生质粒分子结构反复变化原因的假设。
- 那淑敏沈天翔贾盘兴
- 关键词:棒杆菌质粒DNA杂交
- 芽孢杆菌蛋白酶的基因调控
- 1992年
- 芽孢杆菌生长到对数末期或营养贫乏时,开始形成孢子(sporulation),同时分泌蛋白酶(包括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及其它蛋白酶)、α-淀粉酶、酯酶等。芽孢杆菌形成孢子是一系列比较复杂的过程,已经分离到大量的SPO突变体,而蛋白酶分泌是与其密切相关的一项生理指标,且已知许多基因对蛋白酶的表达分泌等都有影响,因而蛋白酶的调控一直是引人注目的热点,尤其是近四、五年间,很多实验室相继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初步进展。
- 陈超平贾盘兴
- 关键词:芽孢杆菌蛋白酶基因调控
- 质粒复制与反义RNA的调控机制被引量:1
- 1992年
- 质粒作为基因克隆和表达载体在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地应用。质粒自身的性质,如复制,质粒不亲和性的分子基础,传代中的分配机制和接合转移诸方面的研究也在深入地开展。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完善质粒载体的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 沈天翔贾盘兴
- 关键词:质粒反义RNA
- 棒杆菌质粒pXZ10145复制功能区定位
- 1996年
- 将棒杆菌质粒pXZ10145或pNAT65的不同酶切片段装入大肠杆菌质粒pACYCl77中构建了pTSK系列重组质粒。转化棒状类细菌的实验结果确定了质粒pXZ10145上复制必需区的位置。质粒pXZ10145复制最小必需区定位在NaeI-NruI的1.2kb片段上,在这个片段上只有一个约940碱基的阅读框架。它编码一个质粒复制因子,以对位作用方式协助那些不能自我复制但复制起始区仍保持完整的pTSK质粒在棒状类细菌中复制。质粒pXZ10145复制起始区在一个NaeI-SalI的0.3kb片段上,位于已确定的复制因子编码框架中。
- 沈天翔那淑敏肖文中贾盘兴
- 关键词:质粒
- 产无色胞外多糖菌株的筛选及其产物鉴定被引量:8
- 1990年
- 从加拿大切叶蜂虫茧上分离到36株短梗霉,其中8株可程度不等的分泌胞外多糖。此多糖经支链淀粉酶(Pullulanase E.c.3.2.1.41)酶解产生麦芽三糖,酸水解产生葡萄糖,并与标准品的RF值相同。从而证明多糖为麦芽三糖通过1→6糖苷键连结聚合的出芽短梗胞糖(pullulsn)。它们可利用蔗糖,糖蜜作碳源分泌短梗胞糖,糖的转化率为25—32%。
- 那淑敏贾盘兴余茂効
- 关键词:出芽短梗霉胞外多糖菌株
- 一些芽孢杆菌噬菌体的形态和结构被引量:3
- 1990年
- 通过电镜观察描述了生产中三株芽孢杆菌(B.subtilis BF7658,B.subtilis AS 1.398和B.licheniformis 2709)的噬菌体的形态和结构。它们的形态和大小多种多样.根据修正的Ackermsnn 和 Eisenstark 的形态分类法,它们包括了噬菌体分类中3个科(肌尾噬菌体科、长尾噬菌体科和短尾噬菌体科)以及,种有尾噬菌体中的4种形态型(即 A1,B1,B2和 C2型),并对其形态进行了讨论。
- 那淑敏贾盘兴余茂効
- 关键词:噬菌体芽孢杆菌
- 两株枯草芽孢杆菌的噬菌体被引量:2
- 1990年
- 从三门峡酶制剂厂分离到与过去形态不同的两种噬菌体 BS31和 BS32。BS31有收缩尾鞘,头部为六边形;BS32有复杂的短尾,形态与φ29相似,寄主范围窄且有差异,用限制酶分析,噬菌体 DNA 的分子量分别为62kb 和17kb。根据解链温度计算噬菌体 DNA 的 G+C含量分别为 45.7mol%和40.7mol%。两株噬菌体的结构蛋白经 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BS31有2条主带,10条次带;BS32有3条主带和6条次带。
- 那淑敏贾盘兴余茂効
-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噬菌体
- 棒状类细菌电击转化中多种条件对转化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1
- 1995年
- 以质粒PXZ10145电击转化不同棒状类细菌菌株,研究了影响电击转化效率的诸个因素,在含4%甘氨酸的培养基中生长至对数前期的菌体最适用于电击转化,当以同源DNA进行电击转化时,1ugDNA中转化效率最高可达到8×10^6转化子,但用异源DNA时,转化效率要比前者低10^2 ̄10^3倍。
- 沈天翔那淑敏肖文中贾盘兴
- 关键词: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