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国华

作品数:417 被引量:4,241H指数:32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4篇期刊文章
  • 54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9篇轻工技术与工...
  • 33篇医药卫生
  • 23篇化学工程
  • 21篇农业科学
  • 13篇理学
  • 7篇文化科学
  • 6篇生物学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5篇食品
  • 57篇淀粉
  • 36篇膳食纤维
  • 26篇膳食
  • 26篇活性
  • 25篇多糖
  • 20篇改性
  • 19篇理化特性
  • 19篇理化性
  • 19篇理化性质
  • 18篇蛋白质
  • 17篇蛋白
  • 16篇豆渣
  • 16篇光谱
  • 14篇白质
  • 12篇多酚
  • 10篇燕麦
  • 10篇乳化
  • 9篇燕麦Β-葡聚...
  • 9篇玉米

机构

  • 299篇西南大学
  • 112篇西南农业大学
  • 73篇重庆市农产品...
  • 10篇重庆市农业科...
  • 9篇兰州大学
  • 5篇吉首大学
  • 5篇新疆农垦科学...
  • 4篇贵州省农业科...
  • 4篇重庆市中药研...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四川大学
  • 3篇兰州生物制品...
  • 3篇重庆第二师范...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渤海大学
  • 2篇西藏农牧学院
  • 2篇遵义医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重庆市九龙坡...
  • 2篇肖邦技术公司

作者

  • 412篇赵国华
  • 72篇陈宗道
  • 71篇叶发银
  • 42篇刘嘉
  • 39篇阚建全
  • 31篇明建
  • 28篇陈嘉
  • 22篇雷琳
  • 21篇阚健全
  • 14篇郑刚
  • 9篇李志孝
  • 8篇邹妍
  • 8篇曾顺德
  • 8篇刘美艳
  • 7篇曾凯芳
  • 7篇赵小皖
  • 7篇顾楠
  • 7篇李慧勤
  • 7篇谌小立
  • 7篇刘娅

传媒

  • 73篇食品科学
  • 61篇食品与发酵工...
  • 37篇粮食与油脂
  • 35篇食品工业科技
  • 22篇中国粮油学报
  • 10篇食品与机械
  • 9篇肉类工业
  • 9篇中国食品添加...
  • 8篇中国食品学报
  • 5篇现代食品科技
  • 4篇食品工业
  • 4篇四川食品与发...
  • 4篇粮油加工
  • 3篇广州食品工业...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中国食物与营...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食品科技
  • 2篇营养学报
  • 2篇包装工程

年份

  • 10篇2023
  • 15篇2022
  • 4篇2021
  • 12篇2020
  • 12篇2019
  • 13篇2018
  • 21篇2017
  • 12篇2016
  • 19篇2015
  • 16篇2014
  • 29篇2013
  • 32篇2012
  • 36篇2011
  • 19篇2010
  • 21篇2009
  • 1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4篇2005
  • 20篇2004
4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桃蛋白质研究进展被引量:58
2003年
介绍核桃仁基本成分、核桃蛋白理化特性、营养特性和功能蛋白质,并且探讨核桃蛋白的未研究领域和主要加工方向。
张庆祝丁晓雯陈宗道阚健全赵国华
关键词:核桃仁蛋白质理化特性营养特性
谷氨酰胺转胺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
2005年
谷氨酰胺转胺酶是一种新型的酶制剂,可使蛋白质分子或多肽链之间发生共价交联,从而改善蛋白质凝胶特性、营养价值以及增强乳化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等。本文介绍了谷氨酰胺转胺酶的来源、作用机理、影响其反应的因素及谷氨酰胺转胺酶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
寇明钰赵国华阚健全
关键词:谷氨酰胺转胺酶食品工业蛋白质分子乳化稳定性凝胶特性多肽链
超声作用对食品中大分子物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02年
付陈梅赵国华阚健全陈宗道
关键词:超声波食品加工降解机理大分子物质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肉类产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4年
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ared Spectroscopy,NIRS)作为一种新型光学检测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被证实为肉和肉制品品质检测中最为有效、先进的方法之一。文章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肉类行业应用中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肉品化学成分、感官指标、物理性质的检测及肉品品种、等级的鉴定,并且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认为标准化取样、改善参考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近红外光谱技术的预测精度。
吴习宇赵国华祝诗平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肉品
TBA法测定肉的脂氧化被引量:42
1998年
脂氧化是导致肉产生异味和过熟味的主要原因。笔者阐述了脂氧化的硫代巴比妥酸(TBA)测定法,同时也涉及了其他脂氧化的测定方法,如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测定丙二醛(MDA)。详细介绍了各种TBA测定程序,存在的干扰及缺陷。
赵国华
关键词:脂氧化测定法肉类TBA法
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研究进展被引量:8
1998年
传统的溶剂萃取技术在许多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显示出其优良的分离性能,但却难以应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和提取。1977年,Luisi等人首次提出了用反胶束萃取蛋白质的概念,但并未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直到80年代。
赵国华周文斌
关键词:蛋白质萃取反胶束萃取
随机扩增多态性法分析西藏牦牛奶酪中乳酸菌的遗传多样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法对西藏地区牦牛奶酪中27株乳酸菌基因型进行同源性分析。方法:利用5个随机引物对Mg2+浓度、d NTP用量、退火温度、模版用量/引物用量(ng/pmol)4个条件做单因素梯度试验,建立最佳反应条件,筛选最佳引物,然后对27株乳酸菌和4株乳酸菌标准菌株进行随机扩增,用NTsys 2.10e软件对扩增条带进行聚类和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分析结果与16S r RNA测序得到的菌种鉴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31株菌遗传相似系数在0.72~1.00之间,当相似性系数在0.82时,菌株被分成了8组,菌株按照不同种属聚类,聚类结果同16S r RNA测序结果基本一致,同时成功将Lactobacillus casei和Lactobacillus paracasei两个亚种区分开。结论:RAPD技术可以较好地应用于西藏地区牦牛奶酪中乳酸菌亲缘性关系分析。
蒋厚阳赵国华杨吉霞
关键词:乳酸菌随机扩增多态性聚类分析
纳微米颗粒稳定泡沫的研究现状及在食品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泡沫是气体分散在液体或半固体中的分散体系,在蛋糕、冰淇淋、饮料、掼奶油等界面主导食品的质地、外观、消费者可接受性等品质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食品纳微米颗粒独特的表界面特性和形态尺寸的可控性,使其在复杂食品体系中发挥悬浮、乳化、起泡等界面活性的潜力日益受到关注。该文概述了此类食品颗粒的界面特性、制备方法及发泡过程,论述了食品颗粒稳定的泡沫性质,阐述了基于颗粒特性设计来改善泡沫稳定性的相关技术方法,并总结了近期这类食品颗粒及其稳定的泡沫的有关应用,以期为新型食品起泡剂开发及纳微米颗粒主导的发泡食品品质形成机制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李梦飒赵国华叶发银
关键词:起泡性
天然抗氧化剂原花青素保健功能被引量:35
2003年
本文参考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原花青素大量研究工作,概述该天然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抗衰 老、保护血管、抗癌及其它生物活性作用,旨在充分挖掘利用其保健功能。
余晓琴阚建全赵国华陈宗道
关键词:天然抗氧化剂原花青素保健功能抗氧化抗衰老食品
基于主成份分析的葛粉掺假鉴别方法
本发明涉及红外光谱的鉴定方法,特别涉及基于主成份分析的葛粉掺假鉴别方法,具体为:将葛粉或葛粉中掺入其他淀粉的淀粉组合物压片制成样品,在波长范围为4000~500cm<Sup>-1</Sup>条件下进行中红外扫描,得红外线...
赵国华明建陈嘉刘嘉李峰
文献传递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