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嵘炅

作品数:70 被引量:207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65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7篇肝炎
  • 14篇病毒
  • 13篇衰竭
  • 13篇肝衰
  • 13篇肝衰竭
  • 12篇乙型
  • 10篇乙型肝炎
  • 10篇细胞
  • 10篇流行病
  • 10篇流行病学
  • 10篇菌病
  • 7篇布鲁菌
  • 7篇布鲁菌病
  • 5篇新型冠状病毒
  • 5篇急性肝
  • 5篇急性肝衰
  • 5篇急性肝衰竭
  • 5篇冠状
  • 5篇冠状病毒
  • 5篇肝硬化

机构

  • 68篇新疆医科大学...
  • 6篇新疆医科大学
  • 4篇石河子大学医...
  • 3篇石河子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70篇郑嵘炅
  • 33篇鲁晓擘
  • 28篇张跃新
  • 15篇孙丽华
  • 15篇邓泽润
  • 9篇邢英
  • 8篇潘珂君
  • 8篇唐莉
  • 7篇张丽娟
  • 7篇姚磊
  • 6篇袁淑芳
  • 5篇韩丹
  • 4篇左维泽
  • 4篇张韬
  • 4篇李雅丽
  • 4篇玛依拉·卡哈...
  • 4篇谢松松
  • 4篇张洁
  • 4篇谢松松
  • 3篇万学峰

传媒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6篇中华肝脏病杂...
  • 5篇新疆医学
  • 4篇中华传染病杂...
  • 3篇肝脏
  • 3篇国际流行病学...
  • 2篇中华临床感染...
  • 2篇科技视界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地方病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疑难病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0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11篇2019
  • 3篇2018
  • 10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调节大鼠肝细胞凋亡的机制被引量:1
2024年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释放大量外泌体,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以及具体机制还没有完全阐明。目的: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所携带的miR-21-5p对大鼠肝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miR-21-5p NC或miR-21-5p inhibitor转染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命名为(BMSCs+miR-21-5p NC)-Exos,(BMSCs+miR-21-5p inhibitor)-Exos,将外泌体与BRL大鼠肝细胞共培养,观察抑制miR-21-5p表达后对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外泌体中miR-21-5p和PIK3R1之间的靶向关系;TUNEL检测外泌体中miR-21-5p直接靶向PIK3R1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对BRL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证实,PI3KR1野生型载体与miR-21-5p mimics共转染293T细胞时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PI3KR1突变型载体共转染组,表明miR-21-5p可靶向结合PIK3R1;②TUNEL检测结果显示:相比于(BMSCs+miR-21-5p NC)-Exos组,(BMSCs+miR-21-5p inhibitor)-Exos处理后BRL肝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与(BMSCs+miR-21-5p NC)-Exos组相比,加入AKT抑制剂LY294002之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③结果提示:外泌体可能通过miR-21-5p直接靶向PIK3R1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BRL大鼠肝细胞凋亡。
郑嵘炅邓泽润韩丹孙丽华
关键词:外泌体肝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Caspase1和IL-18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大鼠的疗效、移植途径.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大鼠ALF模型.72只大鼠随机分为ALF对照组、尾静脉移植组、门静脉移植组.于BMSCs移植后24、72、120、168 h取血清和肝组织,分别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采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组织中半胱氨酸蛋白酶1(cysteinecontaining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s 1,Caspase1)和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ALF对照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随病程逐渐升高.在移植后120、168 h,BMSCs移植组的血清ALT、AST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尾静脉、门静脉移植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28.17%±17.08%、20.67%±12.68%、19.67%±11.82%、13.00%±6.8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SCs移植组Caspase1、IL-18蛋白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在移植后120、168 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尾静脉、门静脉移植途径对ALF大鼠均有治疗作用,但二种途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SCs能够改善ALF肝衰竭大鼠的肝功能,抑制肝细胞凋亡、降低Caspase1、IL-18蛋白水平.Caspase1和IL-18在肝衰竭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aspase1和IL-18可望成为急性肝衰竭的预测因子和未来的治疗靶点.
袁淑芳姜涛胡兰英孙丽华郑嵘炅张跃新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急性肝衰竭细胞移植白介素-18
新疆地区丁型肝炎的流行概况
2023年
丁型肝炎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HDV感染率在不同地区中的差异较大,基因型也各不相同,慢性HBV感染者重叠感染HDV可加速疾病进展,但丁型肝炎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被予以重视。新疆地区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域,然而关于丁型肝炎的研究比较缺乏。本文讨论HDV感染在新疆地区的流行概况,对新疆地区HDV感染率、不同民族之间的H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以及周边毗邻国家HDV的感染现状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新疆地区开展HD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疾病防控提供参考。
郑嵘炅鲁晓擘
关键词:丁型肝炎流行病学
炎症因子动态变化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动态变化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诊断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脓毒血症的患者62例,根据患者28天的预后分为存活组27例和死亡组35例,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 d采用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PCT、Hs-CRP、IL-6水平,同时对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估。对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评估炎症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和判断价值。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存活组第1、3 d PCT[(78.64±34.13)和(65.72±22.45)]、Hs-CRP[(957.82±454.21)和(766.68±405.89)]和IL-6[(878.56±257.96)和(759.21±314.70)],与死亡组PCT[(89.12±44.563)和(70.32±40.87)]、Hs-CRP[(922.57±366.21)和(834.13±565.04)]和IL-6[(980.77±354.43)和(860.09±400.78)]比较Hs-CRP[(309.67±210.30)和(119.74±80.34)]和IL-6[(470.33±109.55)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第5和7天PCT[(31.19±9.05)和(9.12±3.65)]、(90.75±67.25)],与死亡组PCT[(53.17±25.44)和(40.57±12.33)]、Hs-CRP[(709.29±514.07)和(667.21±415.29)]和IL-6[(809.76±407.31)和(734.06±508.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差异,存活组显著低于死亡组。结论PCT、Hs-CRP、IL-6的动态检测可用于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治疗过程中PCT、Hs-CRP、IL-6水平持续下降,提示预后较好。
姚磊郑嵘炅邓泽润刘浩张跃新鲁晓擘
关键词:脓毒血症肝硬化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反应蛋白
生酮饮食联合高强度间歇训练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
2023年
目的观察生酮饮食(KD)联合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收治的NAFL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以1∶1比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HIIT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KD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肥胖指标[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肥胖度、体脂率(Fat)]、糖代谢指标[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代谢指标[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IL-8]、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c)、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肌肉量、骨质量水平。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BMI、WHR、肥胖度、Fat低于对照组(t/P=6.183/<0.001、4.224/<0.001、3.362/0.001、3.268/0.001),FINS、FPG、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t/P=2.888/0.005、2.983/0.004、2.459/0.016),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t/P=3.582/<0.001、3.416/<0.001、4.036/<0.001),血清hs-CRP、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t/P=3.109/0.002、3.862/<0.001、3.431/<0.001),血清SREBP-1c、RBP4水平低于对照组(t/P=5.248/<0.001、3.978/0.002);肌肉量高于对照组(t/P=2.613/0.010),干预前后2组骨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D联合HIIT对NAFL的干预效果更佳,可有效控制肥胖,降低体质量,同时对糖脂代谢、炎性因子及血清SREBP-1c、RBP4水平有良好调节作用,且不影响肌肉量、骨质量。
文艺霏郑嵘炅刘华英潘珂君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生酮饮食糖脂代谢炎性因子
布鲁菌病患者Th1、Th2和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Th1、Th2和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布鲁菌感染后急性期、慢性期及恢复期的免疫应答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布鲁菌病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包括急性期组(49例)、慢性期组(44例)、恢复期组(37例),并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象纳入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外周血样本,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Th2和Th17细胞的表达情况;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CB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和IL-17A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和急性期、慢性期、恢复期组人群外周血Th1[(1.03±0.85)%、(5.46±3.54)%、(4.48±2.26)%、(2.29±2.25)%]、Th2[(4.72±2.36)%、(7.00±3.14)%、(13.99±9.14)%、(5.89±4.69)%]、Th17细胞表达比例[(2.09±0.48)%、(3.04±2.17)%、(3.61±2.67)%、(2.74±2.5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95、21.15、2.90,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期、慢性期组Th1、Th2、Th17细胞和恢复期组Th1细胞表达比例均较高(P均<0.05);与恢复期组比较,急性期、慢性期组Th1、Th2、Th17细胞表达比例均较高,但急性期组Th2细胞表达比例低于慢性期组(P均<0.05)。对照组和急性期、慢性期、恢复期组人群血清中IFN-γ、IL-4、IL-17A表达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79、15.85、7.55,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急性期、慢性期组IFN-γ、IL-4、IL-17A和恢复期组IFN-γ、IL-4表达水平均较高(P均<0.05);与恢复期比较,急性期组IFN-γ、IL-4、IL-17A和慢性期组IFN-γ、IL-17A表达水平均较高(P均<0.05)。结束治疗时间<12个月的恢复期患者Th1细胞表达比例显著高于结束治疗时间≥12个月的恢复期患者(t=2.26,P<0.05)。结论患者感染布鲁菌后,急性期以Th1细胞免疫为主,慢性期以Th2细胞免疫为主,而Th17细胞免疫在急性期及慢性期的应答无明显差异。�
张砚郑嵘炅陆志刚张鹏飞左维泽谢松松
关键词:布鲁杆菌病辅助性T细胞
NF-κB、ICAM-1在乙型肝炎肝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NF-κ B、ICAM-1蛋白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表达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10例非肝病对照者肝组织中NF-κB、ICAM-1蛋白表达的...
袁淑芳刘浩张丽娟孙丽华郑嵘炅闫桂霞张跃新
关键词:乙型肝炎蛋白表达细胞损伤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肝衰竭大鼠CD163和白细胞介素10的表达被引量:7
2014年
背景: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持久生成肝细胞和胆管细胞的能力,在肝损伤后的修复过程中,参与补充因损伤而减少的肝细胞数量,参与修复因损伤破坏的肝组织结构。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大鼠的疗效以及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血清和肝组织CD163、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D大鼠,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制备急性肝衰竭模型。随机分为2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尾静脉移植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于移植后24,120,168 h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标本。结果与结论:在移植后120,168 h,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血清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大鼠血清及肝组织中CD163和白细胞介素10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且二者的表达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结果可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肝衰竭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CD163、白细胞介素10的基础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变化趋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急性肝衰竭的治疗效果。
袁淑芳胡兰英姜涛孙丽华郑嵘炅赵锦艳张跃新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急性肝衰竭白细胞介素10
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对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我院90例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原则将其分为治疗方案不同的3组,分别为Met组(单用二甲双胍治疗)、Lira组(单用利拉鲁肽治疗)和Ct组(联合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治疗),采用高通量测序与生物信息学相结合的方法,比较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组间差异。结果Met、Lira、Ct 3组治疗后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别为(31.48±1.21)kg/m^(2)、(28.92±1.30)kg/m^(2)、(28.29±1.22)kg/m^(2),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均<0.05)。Lira组和Ct组治疗后BMI、IL-6、TNF-α、TG和TC的下降幅度均大于Met组(P均<0.05);Met组、Ct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增加,Lira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联合二甲双胍与利拉鲁肽治疗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优于单用利拉鲁肽与单用二甲双胍,但联合用药对肠道菌群影响较大。
邢英郑嵘炅姜春晖玛依拉·卡哈尔木胡牙提·乌拉斯汉
关键词:二甲双胍利拉鲁肽联合用药肠道菌群菌群结构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性疾病患者肠道菌群间的差异性。方法收集2020年2—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专科收治的133例肝病患者粪便,包括HBV携带者(HBV组)23例、乙型肝炎肝硬化(LC组)25例、肝细胞癌(HCC组)38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组)1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组)13例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组)18例。提取粪便样本基因组DNA,特定性引物扩增DNA样本中16S rRNA基因的V3~V4可变区。Usparse软件分析扩增序列,并依据分析结果(相似度≥97%)划分OTU,Silva数据库对OTU进行分类信息标注;QIIME软件进行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和组间菌群差异性分析。结果6组样本中门水平上丰度前4的菌门依次为Firmicutes、Proteobacteria、Bacteroidota、Actinobacteria,HBV组、LC组、HCC组、ACLF组、AIH组和PBC组样本中4大菌门总占比分布为88.76%、97.22%、96.15%、92.88%、95.91%和93.36%。HBV组和HCC组Actinobacteria丰度显著高于LC组,HBV组Actinobacteriota和其他菌门丰度均显著高于LC组、HCC组和ACLF组,LC组和ACLF组的Actinobacteriota及ACLF组的其他菌门丰度均显著低于PBC组;LC组Bacteroidota丰度显著高于HCC组;HCC组的Firmicutes丰度显著高于HBV组。6组样本肠道菌群丰度依次为HBV组、PBC组、LC组、HCC组、ACLF组、AIH组。HBV组、LC组、HCC组和PBC组组内菌群差异性较大,组间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差异较大,ACLF组和AIH组中肠道菌群群落比较集中,群落结构相似。HBV组物种数明显多于LC组、HCC组和ACLF组,LC组少于低于AIH组和PBC组,HCC组和ACLF组均显著低于PBC组(P<0.05);HBV组Shannon指数明显高于LC组和ACLF组,LC组、HCC组、ACLF组Shannon指数均明显低于PBC组(P<0.05)。结论HBV感染者随着肝损伤病情加重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下降,且HBV感染者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与AIH和PBC患者均均存在明显差异。
赵成燕周欣怡高冉冉韩丹郑嵘炅鲁晓擘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肝损伤肠道菌群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