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 作品数:11 被引量:37 H指数:4 供职机构: 湖州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16至2018年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了解2016至2018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所有送检标本61 139株菌株,分离肺炎克雷伯菌6 627株。回顾性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和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6至2018年,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分别为10.5%、11.3%和10.8%。其中以痰液分离最多,占86.0%,其次为肺泡灌洗液(9.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36.8%、32.5%和30.6%。除替加环素、头胞吡肟、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外,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其余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20%,对替加环素、头孢西丁、环丙沙星的耐药率逐年升高(P<0.05)。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替加环素均敏感,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均<5%,除环丙沙星、复方磺胺甲恶唑、左氧氟沙星外,其余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20%。结论临床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头孢吡肟、替加环素等耐药率有增加趋势的抗菌药物,应合理使用,尤其是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亚胺培南应长期监控和规范使用,减少肺炎克雷伯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沈翠芬 张晓祥 辛少军 汪艳 金银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抗菌药物 耐药率 降钙素原及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脓毒症的早期诊断、监测病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脓毒症组56例和非脓毒症组30例均在入院当天用抗生素前采血检测PCT和C-反应蛋白(CRP)及进行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后第1d、3d和7d分别复查,并根据28d病死率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结果:脓毒症组PCT、CRP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d开始,存活组PCT、CRP水平随病情好转迅速下降,而死亡组虽有下降趋势,但仍持续高水平,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PCT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系数0.66(P<0.05)。结论:血清PCT对脓毒症早期诊断、监测病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APACHEⅡ评分与其有较强的相关性。联合APACHEⅡ评分可作为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一个可靠指标。 金银 顾金华 钱福初关键词:血清降钙素原 脓毒症 C-反应蛋白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在我院ICU病房的分布及变化趋势 目的分析我院2013年-2017年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多重耐药菌的临床分布、检出率及抗菌药物发展变化,探讨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预防手段与控制策略,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7年... 朱吉超 沈翠芬 张晓祥 辛少军 金银 汪艳 范在婧浙江省湖州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和分子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湖州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菌株的临床分布、耐药情况和基因型,以及ST分型,为本地区CRKP感染的临床治疗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4月湖州地区临床分离的43株CRKP菌株,应用MALDI-TOF质谱仪和Vitek-2 Compact微生物药敏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增强试验对CRKP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表型检测,通过免疫显色法和sanger测序对CRKP菌株进行耐药基因分析,采用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检测CRKP ST分型。数据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录入和统计。结果43株CRKP菌株主要来自>60岁患者(65.12%);样本来源主要是痰液(79.07%);科室来源主要是重症医学科(25.59%)。CRKP对多黏菌素敏感,对替加环素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9.30%(4/43)和6.98%(3/43),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均较高;碳青霉烯酶检测均为阳性,携带blaKPC耐药基因40株(93.02%),携带blaNDM基因3株(6.98%);ST分型主要为ST11(60.47%)。结论患者感染CRKP后病情重,抗菌药物选择有限,且存在病房内横向传播风险。因此,应结合该地区CRKP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合理指导医院感染防控和临床治疗。 沈翠芬 黄向韵 张晓祥 辛少军 汪艳 金银 朱吉超 王萍 潘新娣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了解本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CRKP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018年分离的CRKP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细菌分离培养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结果筛选出CRKP 596株,标本中以痰液最多,占69.0%,其次为尿液,占10.7%;科室分布以重症医学科最多,占69.1%,其次为神经外科,占7.6%。CRKP对除碳青霉烯类以外的其他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定、头孢曲松等几乎都耐药,仅对替加环素保持很好的敏感性,其耐药率在10.0%以下。结论痰液标本为CRKP的主要来源,且多种药物对CRKP临床治疗效果不明显,医院应加强对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加强对CRKP耐药性的监测,以药敏结果来指导临床用药,能有效避免耐药菌株的出现,减少临床医生用药的困难。 沈翠芬 张晓祥 辛少军 汪艳 金银关键词:抗菌药物 耐药性分析 结直肠癌化疗相关性腹泻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相关性研究 杨茜 高群 金银 魏强 茹利新 张海兵 笪苗 许建伟 高玉海 1.背景:结直肠癌是发生在人体下消化道结肠或直肠部位的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各种癌症的前三位,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随着治疗手段及治疗理念的进步,结直肠癌在以化疗为主导的综合治疗中具有较好的获...关键词:关键词:结直肠癌 腹泻 微生物群落结构 湖州地区2015—2017年肺结核患者耐药现状分析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了解湖州地区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现状,为该地区结核病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湖州市中心医院结核病门诊及湖州市三县二区送检的肺结核痰培养阳性标本,进行四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敏感性试验,分析药敏结果。结果771例结核杆菌感染患者任一耐药251例(32.6%)、耐多药75例(9.7%),初治患者任一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耐多药率逐年下降,但均高于复治患者。男性肺结核感染任一耐药率高于女性,20~40岁患者任一耐药率最低,60~80岁患者任一耐药率最高。251例任一耐药标本中单耐药137例(54.6%),耐多药75例(29.9%),多耐药39例(15.5%)。结论2015—2017年湖州市肺结核患者的耐多药率趋于下降,但任一耐药形式仍然严峻,应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早期发现、规范管理和有效治疗。 盛思 何建方 金银 桂琦关键词:肺结核 耐药 初治 1例外伤引起的尖端赛多孢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及探索性临床治疗 2023年 目的 探讨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及临床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本院收治的1例因右膝外伤术后导致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对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收集并整理各例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相关的临床治疗方案。结果 临床标本直接镜检均可见真菌菌丝。尖端赛多孢子菌在沙堡弱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者科玛嘉显色培养基)上,25℃、5%CO_(2)环境培养时,生长较迅速,起初菌落呈现白色棉絮状,经培养数天后,可见菌落中央逐渐变成褐色,且不断向四周扩散。同时结合乳酸酚棉蓝染色后的镜下形态特征、质谱分析或基因测序等检测方法对该菌进行快速鉴定。结论 尖端赛多孢子菌所致感染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但因其病程较长,诊断困难,所以分析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案,以加强临床和实验室对由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引起的各种疾病的认识,减短鉴定时间,提高诊治水平,降低患者死亡率。 辛少军 沈翠芬 汪艳 金银 朱吉超关键词:尖端赛多孢子菌 IGF-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79例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获取其肿瘤组织标本,采用qRT-PCR、免疫组化染色分别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IGF-2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GF-2 mRNA、蛋白表达与TMN分期有关,即分期越高,mRNA及蛋白表达越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IGF-2 mRNA、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BMI、肿瘤部位均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GF-2可能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金银 姜亦珍 桂琦关键词:结直肠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蛋白 IGF-2在结直肠癌伴高脂血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在结直肠癌伴高脂血症患者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湖州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为结直肠癌的患者300例。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脂质代谢水平、结直肠病变特性等,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在血清学层面,选择结直肠癌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65例、结直肠癌不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40例及健康人群40例,对外周血中的IGF-2进行PCR检测。在组织层面,选择结直肠癌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25例和结直肠癌不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20例,对组织中的IGF-2进行免疫组化和PCR检测。结果结直肠癌患者的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中,结直肠癌伴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IGF-2基因的表达量高于不伴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和正常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织中,发现结直肠癌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的IGF-2基因和IGF-2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结直肠癌不伴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可能参与结直肠癌伴高脂血症的发生发展。 金银 韩书文关键词:结直肠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高脂血症 高甘油三酯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