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顾正阳

作品数:52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泰安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语言文字
  • 13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4篇英译
  • 33篇翻译
  • 22篇诗词
  • 22篇古诗
  • 20篇古诗词
  • 15篇文化
  • 10篇诗词英译
  • 9篇古诗词曲英译
  • 9篇古诗词英译
  • 7篇意象
  • 7篇古诗词曲
  • 7篇古诗英译
  • 7篇词曲
  • 5篇英译中
  • 5篇文化意象
  • 5篇翻译策略
  • 3篇英语
  • 3篇鸟类
  • 3篇情感
  • 2篇得失

机构

  • 48篇上海大学
  • 2篇宁波工程学院
  • 2篇泰山医学院
  • 2篇上海杉达学院
  • 1篇上海应用技术...
  • 1篇上海商学院

作者

  • 48篇顾正阳
  • 10篇余双玲
  • 6篇刘叙一
  • 4篇康添俊
  • 2篇董雁
  • 2篇贾玮品
  • 2篇李晶晶
  • 2篇陆红燕
  • 1篇施婷婷
  • 1篇肖凯
  • 1篇许雪敏
  • 1篇金靓
  • 1篇朱昱煜
  • 1篇喻萍

传媒

  • 11篇上海大学学报...
  • 4篇重庆工商大学...
  • 3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合肥学院学报...
  • 2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上海翻译
  • 1篇上海科技翻译
  • 1篇中国翻译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福建外语
  • 1篇襄樊职业技术...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湖北职业技术...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唐山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12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7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古诗词中借代辞格的英译被引量:2
2004年
在古代诗词中,借代是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它由借体和本体构成。借体,为文字中直述之物;本体为借体所述之对象,即藏于借体之后的内容。借体之所以能借代本体,是因为借体或为本体某一特征或标志;或为本体事物之所属或所在;或为本体事物之生产者或产地;或为本体事物有关的材料、工具;或是互为因果;
顾正阳
关键词:古诗词对等词翻译史词语构成如梦令
古诗词曲英译文化理论探索——马意象的翻译
2010年
马文化是动物题材诗歌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视域及独特载体。作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马以其承载的丰富文化含义与古诗词曲融为一体。本文从乐、愁和志向三个层面入手,来讨论此类诗歌的英译技巧及方法,旨在向译语读者展现中国马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审美情趣。
顾正阳余双玲
关键词:诗词翻译文化马意象
古诗词曲英译中的宫怨文化
2009年
宫怨文化作为宫人们独特的情感表达模式之一,以其特殊的敏感,沉重的感叹,体物于工致,抒情于深刻,赋予诗歌哀婉的基调,真实地展现了宫廷女子细腻的内心世界,再现了女子们凄婉哀怨的心境。本文将从宫怨与四季、宫怨与花草、宫怨与日月文化三种文化意象来探讨宫怨诗的翻译方法及技巧。
顾正阳刘叙一
关键词:宫怨花草日月
星座和节气的英译被引量:1
2000年
本文就古诗词中星座和时令节气的英译进行讨论 ,认为在不同的语境下 。
顾正阳
关键词:星座节气汉译英
古诗词英译文化初探——人世变迁意境的传递
2011年
翻译是以口语或文字的形式用听众或读者能够理解的语言方式转达出发语要表达的思想,它的目的在于在两种不同语言表达之间建立某种等同,因此翻译并非语言本身客观僵硬的简单再现,更是在译者参与下对诗词背后深层释义理解后的再创造。文章结合汉语及英语语言特点,以中西方翻译理论为基础分析探讨以人世变幻为主题的中国古代诗歌在英译过程中的传递。
陆红燕顾正阳
关键词:古诗词英译翻译策略意境
以小见大:古诗中美的展现
2007年
诗歌有两幅图画一幅是眼中所见的图画,另一幅是心灵中所见的图画。翻译的原则应该是,不但要译出诗歌中描绘的图景,而且要确保读者由此产生联想,想象到诗歌外的图画。为此,读者要对诗歌意境进行细致的分析,对读者的理解能力、审美情趣进行认真的评估,让读者从美丽的小景,联想到美妙的大景,享受愉快的审美过程。
顾正阳肖凯
关键词:古诗英译以小见大
古诗词英译中应注意的问题──借代辞格的连用以及与其它辞格的结合被引量:2
1997年
本文就如何翻译古诗词中同一词语及不同词语的借代辞格连续应用、借代辞格与其它辞格的结合使用的问题进行探讨。
顾正阳
关键词:古诗英译借代辞格
古诗词曲中鸟兽鱼虫意象的翻译被引量:1
2010年
作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鸟兽鱼虫等动物以其承载的丰富文化内涵与古诗词曲融为一体,用来表达诗人乐愁等情愫。而动物意象的翻译需要译者匠心独运,以向译语读者再现中国文化中鸟兽鱼虫意象诗歌所蕴含的审美情趣。
顾正阳余双玲
关键词:文化翻译意象
古诗词英译中“双关”的处理被引量:7
2003年
在古诗词的英译中,译者对具有“双关”含义的古诗,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照译字面”、“选择一种 意义”、“译出双关义”、“用其它辞格”、“在上下文中体现”等方法。加以处理。
顾正阳
关键词:古诗词双关翻译
边疆诗词英译中的文化
2012年
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等诗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在盛唐的诗苑里诗作颇多,独树一帜。历来学者探讨其精妙之处,对其翻译的文化价值却乏人问津。通过对比原诗与其翻译文本,分析译本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以期引起更多有关诗词翻译的探讨,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余双玲顾正阳
关键词:边塞诗翻译文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