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饶俪琳

作品数:30 被引量:187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哲学宗教
  • 14篇经济管理
  • 13篇社会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知觉
  • 4篇风险知觉
  • 3篇眼动
  • 3篇神经基础
  • 3篇描述性
  • 3篇ERP
  • 2篇担忧
  • 2篇单次
  • 2篇地震
  • 2篇心理
  • 2篇心算
  • 2篇疫情
  • 2篇帕斯卡
  • 2篇期望价值理论
  • 2篇铅锌矿
  • 2篇铅锌矿区
  • 2篇汶川地震
  • 2篇文化
  • 2篇锌矿
  • 2篇涟漪效应

机构

  • 30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西南大学
  • 2篇福建工程学院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渤海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国民航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自...
  • 1篇天津职业技术...
  • 1篇澳门理工学院

作者

  • 30篇饶俪琳
  • 24篇李纾
  • 9篇梁竹苑
  • 8篇郑蕊
  • 2篇汪祚军
  • 2篇任孝鹏
  • 2篇李兴珊
  • 2篇刘欢
  • 2篇周媛
  • 2篇苏寅
  • 2篇周坤
  • 2篇李金珍
  • 2篇毕研玲
  • 2篇喻婧
  • 2篇白新文
  • 2篇刘洪志
  • 2篇吴斌
  • 2篇张阳阳
  • 1篇徐丽娟
  • 1篇蒋田仔

传媒

  • 5篇心理科学
  • 5篇心理科学进展
  • 3篇心理学报
  • 2篇应用心理学
  • 2篇第十六届全国...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上海管理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院...
  • 1篇心理技术与应...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心理学与创新...
  • 1篇中国心理学会...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的客观危险与主观恐慌:全球范围内的“心理台风眼效应”被引量:11
2020年
2008年“5·12”汶川地震期间,李纾及其团队发现并命名了有悖于直觉的“心理台风眼效应”。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研究者调查了身居国内外不同地区的人群对于武汉市疫情的安全担忧和风险知觉,结果表明:国门之外受测者比国门之内受测者对武汉市疫情表现出更多的担忧,即再次在重大灾情中发现了“心理台风眼效应”。基于心理台风眼效应的研究发现,我们从该效应的潜在机制及其影响作用入手,对研究发现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进行了讨论。
杨舒雯许明星匡仪丁阳郑蕊饶俪琳饶俪琳
关键词:风险知觉
铅锌矿区居民风险知觉的心理台风眼效应
环境污染对人体机能的损伤已众所周知,但是令环境工作者常常困惑的是公众的健康行为往往与现实中的环境污染状况不相一致。因此,本研究将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以湘西凤凰县为例,通过对220名矿区居民的调查,探究了环境风险认知与公众...
郑蕊饶俪琳李纾
关键词:铅锌矿风险知觉
文献传递
厌而避额外之“利”;喜而趋额外之“害”(英文)被引量:2
2011年
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管子·禁藏》云: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是规范性决策理论的一基本原则。本研究以金钱作为奖赏或惩罚刺激,检验人们能否理性地遵循"价值最大化"原则。在实验中,主试以检查硬币生产年代的数目为由,让被试逐枚地感受两个金钱序列:10元硬币序列(由20枚五角硬币组成)和10.3元硬币序列(由20枚五角硬币和3枚一角硬币组成),随后评定获得(或损失)各金钱序列的高兴(或不高兴)程度,并从中选择一金钱序列(与硬币等值的金钱)作为其奖赏(或惩罚)。实验为2(3枚一角硬币在序列首vs.3枚一角硬币在序列尾)×2(先检查10元硬币序列vs.先检查10.3元硬币序列)×2(损失vs.获得)三因素设计,每种条件随机分配15名商学院学生被试。结果表明,被试倾向选择获益少(10元)和损失多(-10.3元)的金钱序列;且获益大(10.3元)时高兴程度小,损失小(-10元)时不高兴程度大。这一结果意味着:"聊"并不胜于"无",反而是"无"胜于"聊"。其中,伴随着违背价值最大化原则所产生的情感亦有悖逻辑。负性情感的引发一般有其"逻辑正确"的原因(如,无惠而不乐);而引发本研究负性情感的原因实属"逻辑错误"(如,惠多而不乐)。这种不曾被定义而类似于"冤"的情感不仅见于个人,也见于民族、国家间的持续交往,值得进一步研究。
李纾毕研玲苏寅饶俪琳
关键词:价值最大化效用最大化
不参赌是规避风险还是规避后悔?被引量:1
2013年
是风险规避还是后悔规避左右人们的冒险行为?长期以来研究者对此各持己见。本研究假设:并非所有风险对人生而相同,决策者是规避风险或规避后悔具有领域特异性。研究调查了赌城澳门有涉赌经验居民参与多种博彩的次数,发现个体的参赌原因具有领域特异性。这说明风险规避说或后悔规避说都不能单独解释人们的风险决策倾向,个体是风险规避或后悔规避,抑或两者都有,取决于其所处的风险情境。研究有助于加深对风险行为特征的认识,可为预防及应对问题赌博提供有益启发和指导。
黄贵海周坤孙悦饶俪琳唐辉李纾梁竹苑
关键词:风险规避
冒风险的决策者:聪明乎?糊涂乎?被引量:3
2010年
决策是对行为的选择——选择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是人类的高级认知活动之一。风险决策特指决策者在对未来情况不完全确定、但是确知各种决策后果以及各种后果出现概率情况下的决策。人们如何进行风险决策,一直是经济学和心理学非常关心的未解之谜。本文尝试从有限理性的角度,分析"齐当别"抉择模型是如何理解、解释人们的风险决策过程,并讨论了"最终的决策只能在单一维度上进行"这一决策规则在现实生活中的旨趣和寓意。
李纾饶俪琳许洁虹
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何时失效:风险决策中为自己-为所有人决策差异的眼动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主流的风险决策理论专家发展了一系列基于期望值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的理论,以期捕获所有人的风险决策行为。然而大量证据表明,这些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并不能如同描述性理论那样理想地描述单一个体的决策行为。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系统考察了个体在为所有人决策与为自己决策时的风险决策行为及信息加工过程的差异。本研究发现,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可捕获为所有人决策或为自己多次决策时的情况,却不能很好捕获个体为自己进行单次决策时的情况。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与启发式/非基于期望值最大化的理论的边界,为风险决策理论的划分和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刘洪志李兴珊李纾李纾
铅锌矿区居民风险知觉的心理台风眼效应
环境污染对人体机能的损伤已众所周知,但是令环境工作者常常困惑的是公众的健康行为往往与现实中的环境污染状况不相一致。因此,本研究将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以湘西凤凰县为例,通过对220名矿区居民的调查,探究了环境风险认知与公众...
郑蕊饶俪琳李纾
关键词:铅锌矿风险知觉
迫选规则体验法:检验规范性和描述性风险决策理论的新尝试被引量:10
2009年
为寻求检验规范性和描述性风险决策理论的通用标准,本研究以期望价值理论和齐当别抉择模型为例,探讨了"迫选规则体验法"的适用性。被试为120名大学生,实验任务为要求被试分别完成自主决策(采用未知规则:真规则)和规则迫选决策(遵循给定规则:假规则)任务,并对决策后的情感和认可程度进行评定。研究发现:(1)被试在自主决策条件下比在规则迫选条件下体验到的正性情感程度更强,负性情感的程度更弱;(2)被试在自主决策与规则迫选决策两种条件下做出的相同决策越多,该被试对迫选规则更加认可并体验到的正性情感程度越强,负性情感的程度越弱;(3)与期望价值理论相比,齐当别抉择模型可能符合更多决策者的实际决策规则。这些结果表明,作为检验规范性和描述性风险决策理论的新尝试,迫选规则体验法可能更有助于回答"决策者实际采用的决策规则是什么"的问题。
饶俪琳梁竹苑李纾
关键词:期望价值理论
风险决策是否基于心算过程?
主流的风险决策理论认为,风险决策就是选择一个数学期望最大的选项.为了检验风险决策是否基于计算过程,我们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比较了偏好决策和期望价值决策.结果表明,在进行期望价值决策时,计算难度影响ERP的晚期成分,而在...
饶俪琳刘潇楠李琦周媛梁竹苑陈曦孙红月周仁来李纾
关键词:ERP
年老化对风险决策和模糊决策的影响:来自生理性和病理性老化的证据被引量:8
2014年
随着"全球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其中年老化对决策的影响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新关注点。风险决策和模糊决策受生理性老化和病理性老化影响的研究显示,正常老化个体模糊决策能力受损,但其风险决策能力受老化影响较小;而病理性老化个体,以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为例,在两类决策行为上均表现出损伤;此外,脑神经机制的研究发现在完成决策任务时正常年老化个体纹状体激活模式与年轻人存在显著差异,病理性老化个体杏仁核与腹内侧前额叶的功能连接亦存在异常。未来的研究应同时考察并比较两类决策类型,结合外周和中枢神经证据,深入探讨老化对决策行为及神经环路造成影响的机制。
喻婧饶俪琳
关键词:神经退行性疾病阿尔兹海默症功能核磁共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