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子军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再灌注
  • 2篇认知功能障碍
  • 2篇术后
  • 2篇术后认知
  • 2篇术后认知功能
  • 2篇术后认知功能...
  • 2篇缺血
  • 2篇脑缺血
  • 2篇灌注
  • 2篇核磁共振
  • 2篇磁共振
  • 1篇电针
  • 1篇电针预处理
  • 1篇心脏
  • 1篇心脏手术
  • 1篇心脏手术患者
  • 1篇预处理
  • 1篇再灌注损伤
  • 1篇灶性
  • 1篇灶性脑缺血

机构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高子军
  • 4篇王强
  • 1篇刘康
  • 1篇印弘
  • 1篇杨小斌
  • 1篇尉胜男
  • 1篇闵昱源
  • 1篇席一斌
  • 1篇魏海东
  • 1篇周恒
  • 1篇张巧梅
  • 1篇张丽娜
  • 1篇熊利泽
  • 1篇陈敏
  • 1篇王枫

传媒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功能性磁共振在冠脉搭桥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14年
背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cognitivedysfunetion,POCD)的危害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对老年人的影响。目前,功能性核磁共振(fune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作为一种有效而无创的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领域。目的探讨POCD诊疗的研究现状。内容对冠脉搭桥术后POCD的诊断、发病机制及fMRI在诊断POCD中的应用作一综述。趋向引起POCD的影响因素诸多,但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寻找一个行之有效的防治手段,尤为重要。
高子军王强
关键词:冠脉搭桥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功能性核磁共振
梓醇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梓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后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传统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缺血模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MCAO组、对照组(vehicle组)及梓醇处理组(catalpol组),缺血再灌注48 h后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学评分和脑梗死容积。分别于术前、术后6 h、24 h、48 h取大鼠脑组织样本,检测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丙二醛(MDA)的变化情况。结果:与vehicle组和MCAO组相比,catalpol处理组神经功能学评分降低(P<0.05);其梗死容积较小(P<0.05)。组织匀浆结果显示catalpol处理组脑匀浆中GSH-PX活力升高,MDA含量下降(P<0.05)。结论:梓醇可能通过降低脑内自由基水平、控制脂质过氧化程度,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大鼠脑损伤产生神经保护作用。
闵昱源冯彩华高子军张丽娜王强
关键词:梓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保护
电针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神经元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评价电针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神经元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5只,体重280~3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和电针预处理组(n=15)。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采用线栓阻塞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24h恢复灌注的方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预处理组电针刺激百会穴30min,处理后24h时制备模型,再灌注24h时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随后处死大鼠取脑测定脑梗死体积,计算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blot法检测缺血半暗带皮质神经元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和电针预处理组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增加,皮质神经元pSTAT3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升高,脑梗死体积百分比减少,皮质神经元pSTAT3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通过上调皮质神经元pSTAT3蛋白的表达减轻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周恒魏海东王枫高子军张巧梅王强熊利泽
关键词:电针大脑皮质STAT3转录因子
心脏手术患者海马体积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患者海马体积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性。方法: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分别在术前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计和核磁共振扫描(MRI),术后第7 d再次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然后计算每位患者是否发生POCD与海马体积,分析海马体积与POCD的相关性。结果:58例患者完成了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与核磁共振扫描,共有32例发生了POCD,发生率为55.2%。发生POCD患者的海马体积(5.64 cm3±0.26 cm3)明显小于未发生POCD患者(5.81 cm3±0.35 cm3,P<0.05),海马体积与神经心理学评分Z值呈负相关性。结论:冠脉搭桥术患者海马体积与POCD呈负相关,表明海马体积可作为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作为POCD早期预防的影像学依据。
高子军尉胜男杨小斌席一斌刘康印弘陈敏王强
关键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核磁共振成像海马体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