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林

作品数:10 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冬小麦
  • 6篇小麦
  • 3篇水分
  • 3篇夏大豆
  • 3篇利用率
  • 3篇利用效率
  • 3篇光能
  • 3篇光能利用
  • 3篇光能利用率
  • 3篇大豆
  • 2篇水分利用
  • 2篇水分利用效率
  • 2篇灌溉
  • 1篇氮量
  • 1篇底墒
  • 1篇冬小麦农田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荧光
  • 1篇叶绿素荧光参...

机构

  • 10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10篇齐林
  • 9篇周勋波
  • 7篇陈雨海
  • 6篇刘岩
  • 5篇高会军
  • 3篇杨国敏
  • 2篇韩惠芳
  • 2篇宁堂原
  • 2篇董浩
  • 1篇孙淑娟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作物杂志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年份

  • 5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冬小麦种植模式与水肥利用效率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种植模式能够显著影响作物的肥水利用效率是国内外学者早已达成共识的结论。近年来,随着立体农业的发展,生产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出现了多元化。本文对不同种植模式,尤其是地面覆盖和沟垄种植方式对冬小麦水肥利用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主要包括种植模式对农田环境条件、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等的影响,目的是指出种植模式对水肥利用效应研究的不足之处,使种植模式能够更好的被科研所重视,为节水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齐林陈雨海周勋波
关键词:冬小麦水分肥料
山东省沿海地区蔬菜生产现状及出口发展战略被引量:1
2010年
介绍沿海地区两个具有代表性蔬菜出口城市的蔬菜生产情况,总结出山东省沿海地区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丰富蔬菜品种、提高蔬菜质量、建立蔬菜业智能化信息服务系统和合理的蔬菜生产模式、积极开拓国际市场等可行性发展措施,促进山东省出口创汇型蔬菜的生产和发展。
齐林韩惠芳周勋波宁堂原
关键词:蔬菜
群体分布和灌溉对冬小麦农田光能利用的影响被引量:61
2009年
于2006—2008年进行冬小麦田间试验,设置行距×株距分别为:7cm×7cm(A)、14cm×3.5cm(B)、24.5cm×2cm(C)、49cm×1cm(D)4种群体分布方式,每种分布方式设4种灌溉处理:整个生育期内不灌溉,灌拔节水,灌拔节和抽穗水,灌拔节、抽穗和灌浆水(每次灌水量相同,均为0.60m3),研究在同一群体密度(2.04×106株.hm-2)下不同群体分布和灌溉对冬小麦光能利用状况的影响及其在生产中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A、B处理的群体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LAI)显著高于C、D处理;随着行距的加大,光合有效辐射(PAR)透射率逐渐增多,而PAR截获率呈下降趋势;增加灌溉可提高冬小麦群体单茎数和LAI,降低PAR透射率,从而明显提高了PAR总截获率.冠层内PAR截获率表现为上强下弱的趋势,相对均匀的群体分布和所有灌溉处理均显著增加了冠层40cm以上的PAR截获率.冬小麦光能利用率(RUE)随行距增大而逐渐降低,其中,A、B、C、D处理总RUE两年的均值分别为1.24%、1.27%、1.21%和1.06%,B处理较C、D处理分别提高了5.21%和19.56%,差异显著.群体分布相对均匀的A、B处理可显著改善冬小麦群体结构和PAR截获状况,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所有灌溉处理也可影响群体结构,进而明显提高作物的RUE.
杨国敏孙淑娟周勋波陈雨海齐林高会军刘岩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光能利用率
底墒和种植方式对夏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选择华北地区冬小麦-夏大豆一年两熟制度,冬小麦设置90、135、180 mm等3种灌水量。冬小麦收获后,播种夏大豆,夏大豆设置30 cm等行距、"20+40"cm大小行、"20+40"cm垄作3种种植方式。研究了底墒和种植方式对夏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灌溉能够明显影响夏大豆播种时的土壤蓄水量(底墒)。随冬小麦灌水量的增加,夏大豆播种时底墒改善,180 mm和135 mm较90 mm处理明显提高了夏大豆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叶绿素含量指数、F0、Fv及ΦPSⅡ,增产效果显著。180 mm较135 mm处理增产效果不显著,且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降低。夏大豆种植方式也能明显影响其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叶绿素含量指数、F0、Fm、ΦPSⅡ、Fv/Fm、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具体表现为:"20+40"cm垄作>30 cm等行距>"20+40"cm大小行。综合评价,冬小麦135 mm灌水量条件下,夏大豆采用"20+40"cm垄作是生产上可行的栽培模式。
刘岩周勋波陈雨海齐林崔兆韵杨荣光徐德力
关键词:底墒夏大豆光合特性
山东省农作制演变特征及发展对策被引量:2
2011年
通过对山东省人口与耕地情况、粮食生产情况及种植业结构演变、总产值构成以及复种指数变化的分析,阐述了山东省农作制主要历史阶段特征;从山东省农作制演变过程与主要特征出发,指出了目前山东省农作制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可行性对策,以促进山东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齐林韩惠芳周勋波宁堂原
关键词:农作制现代农业
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以济麦22为供试材料,在相同密度条件下,通过不同的种植方式和三种施氮量组合,探讨种植方式与施氮量对冬小麦光合生理特性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20 cm+40 cm"沟播(沟播)能够显著提高小麦旗叶光合速率(Pn)、荧光参数与叶绿素含量指数(CCI),从而维持较好的叶片光合生理功能。沟播光能利用率平均值显著高于平作大小行与等行距。施氮量增加显著提高冬小麦Pn、荧光参数与CCI等生理指标,光能利用率也随之提高。施氮量对冬小麦光合生理指标及光能利用率的影响超过种植方式。
高会军周勋波齐林杨国敏董浩刘岩陈雨海
关键词:冬小麦施氮量光能利用率
种植方式和灌溉对冬小麦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以冬小麦济麦22为材料,研究了种植方式和灌溉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播和大小行种植均能显著提高初始荧光产量(Fo),增加最大荧光产量(Fm)及Fv/Fm;灌溉能明显影响Fo、Fm及Fv/Fm,Fo和Fm随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增幅逐渐减小;灌溉减小了种植方式之间Fv/Fm的差距。相关分析表明,调整冬小麦种植方式有利于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灌水量有利于增加穗数,且种植方式与灌溉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均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本试验条件下,以沟播栽培、135mm的灌水量为最佳栽培模式。
刘岩周勋波陈雨海齐林高会军董浩
关键词:冬小麦灌溉叶绿素荧光参数
夏大豆群体内植株分布对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8
2009年
试验于2007—2008年进行,在相同密度下,设置5种处理,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18cm×18cm,B:27cm×12cm,C:36cm×9cm,D:45cm×7.2cm,E:54cm×6cm,研究其对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处理叶面积指数分别高出E处理30%、25%,差异显著;A、B处理干物质总量分别高于E处理20%、19%,差异显著,C、D、E处理间无显著差异;A、B、C处理分枝豆荚重量和总豆荚重量显著高于E处理,D、E间无显著差异;A、B处理产量分别高于E处理11%、10%,差异显著,C、D、E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植株分布均匀性变差使群体内部对资源的利用产生激烈竞争,降低了群体叶面积指数,从而使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分配比例减少,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因此,在确定的种植密度下较均匀的植株分布能够使光合产物积累分配合理,形成较高经济产量。由于A、B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B处理方便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栽培管理,所以,本文推荐B处理为大田生产的最优群体。
齐林杨国敏周勋波陈雨海高会军刘岩
关键词:夏大豆干物质
冬小麦种植模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11年
在同一种植密度下,设3种种植模式,包括25 cm等行距平作、"20+40"大小行平作和"20+40"沟播。研究了冬小麦沟播和平作种植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40"沟播产量显著高于平作;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水势(Ψw)和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整体下降趋势,其中,沟播处理RWC、Ψw和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的平均值均显著高于等行距和"20+40"平作处理;另外,"20+40"沟播还能明显提高冬小麦田土壤贮水量,减少总耗水量,从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灌水增加了冬小麦产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等各水分指标,降低了水分利用效率,减小了各种植模式间差异。"20+40"沟播在灌水135 mm条件下既保障产量又较等行距节水25%。由此表明,冬小麦"20+40"沟播可改善叶片水分状况,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
齐林陈雨海周勋波刘岩高会军
关键词:冬小麦水分特征水分利用效率
冬小麦夏大豆种植方式与水分利用关系研究
2007-2009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以冬小麦、夏大豆两种不同类型作物为供试材料。试验在大田条件下进行,探讨种植方式影响水分利用的状况及其在生产中的利用价值。夏大豆在3.09x105株/h㎡密度下,设置5个处理...
齐林
关键词:夏大豆冬小麦光能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