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缨晏
- 作品数:101 被引量:260H指数:9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西湖之子李之藻
- 2009年
- 早在明朝末年,李之藻去世后不久,陈子龙等人在1638年编辑的《明经世文编》中,就附有李之藻的一个小传。在清政府所修的《明史》中,也肯定了李之藻在天文仪器制作上的创新。进入20世纪,虽然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有些曲折,但是,国内外对李之藻的研究却越来越多。
- 龚缨晏
- 关键词:李之藻利玛窦明朝中国历史仪器制作传教士
- 《毛罗地图》与郑和船队——评孟席斯的《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被引量:2
- 2005年
- 张施娟龚缨晏
- 关键词:孟席斯航海事业史料
- 徐光启未刊笔记《开成纪要》初考被引量:4
- 2017年
- 浙江图书馆藏有一部题为《开成纪要》的抄本,抄写者是近代上海藏书家韩应陛,抄本最后有上海现代文人姚鹓雏的跋文。《开成纪要》的内容非常庞杂,以机械制作、金属加工、矿山开采为主,同时涉及农、牧、渔、造纸、化工、瓷器烧制、望远镜制作等。各种证据表明,这部抄本实际上是徐光启的一部未刊笔记,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中国传统的一些民间工艺,第二部分则是来自欧洲的科技新知识,包括由欧洲文字直接音译而来的专业词汇。在这些来自欧洲的科技新知识中,有的是由利玛窦输入的,有的则来自其他传教士。《开成纪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徐光启的科技成就,而且还为深入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史,特别是明末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的传播问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这部抄本对于研究松江韩氏读有用书斋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此外,借助于《开成纪要》,可以纠正现行《徐光启全集》中的一些文字错误。
- 龚缨晏
- 关键词:利玛窦
- 关于康熙时期的几起天主教案子——梵蒂冈图书馆所藏相关中文文献研究
- 2007年
- 在梵蒂冈图书馆(Biblioteca Apostolica Vaticana)中,有一册编号为Borg.Cinese376的文献,有几份中文文献涉及到康熙时期的中国天主教,对于研究中国天主教史很有意义,值得介绍。
- 龚缨晏
- 关键词:耶稣会天主教康熙
- 两幅地图一册书:“美洲”的诞生
- 2009年
- 16世纪初,在当时神圣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圣迪耶(Saint-Dié,今属法国)有一所学校,聚集了一群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们的主要目的是翻译托勒密的《地理学》,并且根据欧洲人在海外探险中所获得的地理新知识来绘制新的世界地图。
- 龚缨晏
- 关键词:世界地图罗马帝国地理学欧洲人知识
- 明清之际的浙东学人与西学被引量:10
- 2006年
- 浙东蕺山学派与西方传教士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所知道的要密切得多。鄞县人朱宗元是浙东最早的天主教徒之一,其出生时间应为1617年或稍早,而不是目前所说的1609年;他受洗的时间应为1638年,而非目前所说的1631年。经朱宗元介绍,刘宗周的学生张能信成为天主教徒。张能信的父亲曾投靠魏忠贤,而其岳父则是魏忠贤的反对者,张能信皈依天主教,可能与这种家庭背景有关。明朝灭亡后,朱宗元很快归顺清朝,而张能信则走上了武装反清的道路。黄宗羲与张能信同是刘宗周的弟子,同是抗清战士,但黄宗羲却没有提到过张能信,其原因很值得深入研究。此外,黄宗羲的好友魏学濂等人也与传教士有着密切的联系。
- 龚缨晏
- 关键词:浙东学派刘宗周黄宗羲传教士
- 《天文图说》与西方传教士被引量:1
- 2004年
- 龚缨晏赵晖
- 关键词:西方传教士世界地图艾儒略
- 远洋航线上的渔山列岛被引量:6
- 2017年
- 渔山列岛(北纬28°54',东经122°15'),共有54座大小岛礁,距离宁波市象山县城74.5公里。主岛是南渔山岛(面积0.88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27.2米)、北渔山岛(面积0.4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84.3米)。
- 龚缨晏
- 关键词:远洋航线海拔
- 康熙“1692年宽容敕令”与浙江
- 2007年
- 康熙皇帝于1692年所批准的允许天主教在中国自由传播的议奏,在欧洲被誉为“1692年宽容敕令”,这也是“鸦片战争以前天主教在华‘正教奉传’之惟一官方正式认可之文件”。此后,中国天主教进入了“黄金时期”。实际上,“1692年宽容敕令”的出现,与浙江天主教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 龚缨晏陈雪军
- 关键词:康熙皇帝天主教
- 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命题被引量:6
- 1994年
- “劳动创造人”是我国理论界的一个基本命题,解放后对此命题进行过多次讨论。这个命题的主要内容是:古猿下到地面后,为了生存,手越来越多地使用天然工具以获取食物和抵御敌害,而脚则经常用于走路,最后直立行走。这样,“手变得自由了,能够不断地获得新的技巧,而这样获得的灵活性便遗传下来,一代一代地增加着。”手脚分工和直立行走,又使其它器官发生一系列变化。在劳动中,社会成员必须经常地交流思想以加强合作,这种需要使猿的喉头及口部器官发生变化,导致语言的产生。在语言和劳动的推动下,猿的脑髓又发展为人的脑髓。因此,劳动是古猿转变到人的决定因素。 我们认为,根据现代科学成果,在古猿向人类的进化过程中,劳动并不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劳动创造人”的命题不能绝对化、简单化。
- 龚缨晏
- 关键词:南方古猿腊玛古猿拉马克学说西瓦古猿自然选择器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