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内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6篇流行病学特征
  • 3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毒性肝炎
  • 2篇乙型
  • 2篇乙型病毒
  • 2篇乙型病毒性肝...
  • 2篇腮腺炎
  • 2篇流行病学分析
  • 2篇流行性
  • 2篇流行性腮腺炎
  • 2篇发病
  • 2篇肝炎
  • 2篇病毒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肝炎
  • 2篇病例监测
  • 1篇疑似
  • 1篇疑似预防接种...

机构

  • 10篇内江市疾病预...
  • 2篇内江市第二人...

作者

  • 10篇余华
  • 6篇刘春
  • 5篇徐勇
  • 4篇王明强
  • 4篇罗素清
  • 2篇于雪岚
  • 2篇林广礼
  • 2篇朱永义
  • 2篇杨俊
  • 2篇刘宣辰
  • 1篇李显勇
  • 1篇杨欢
  • 1篇林利君

传媒

  • 5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寄生虫病与感...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8-2011年内江市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内江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探索正确的应对措施。方法对内江市2008-2011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报告的2 861例手足口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1年报告2 861例手足口病病例(报告病例中重症34例),各年报告发病数分别为102、579、815和1 365例,2011年报告发病数比2008年上升1 238.24%;平均年龄为2.27±46.37岁,男女性别比为1.8∶1,乡镇儿童占72.25%,城区儿童占27.75%,散居儿童占69.66%,托幼机构儿占27.88%。实验室确证的163例病例中,EV71感染99例(60.74%),COXA16 55例(33.74%),其他肠道病毒感染9例(5.52%)。结论 2008-2011年内江市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数呈上升趋势,3岁以下儿童,尤其是乡镇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发病的主要对象,EV71为主要流行毒株。
徐勇林利君林广礼余华杨欢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防控措施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前后内江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内江市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后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流行性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后(2004—2010年和2011—2020年),内江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后,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3.05/10万和12.28/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2647.68,P<0.05);2004—2020年每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1月、5月、6月和12月为高发月份,其中4—7月为发病高峰,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后,发病高峰病例数占比分别为53.39%和51.07%;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后,全市4个县(市、区)(占80.00%)年均报告发病率较实施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前后,发病前三位的职业均为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占比分别为94.58%和93.25%;扩大国家免疫实施前后,15岁以下病例数占比分别为92.98%和9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26,P<0.05)。结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后,内江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2014年后持续下降的趋势不明显,且14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建议对适龄儿童开展2剂次含麻腮风疫苗接种,进一步降低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
刘春徐勇朱永义杨俊余华谢丹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流行病学特征
2009-2019年内江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死亡病例特征分析
2021年
目的分析2009-2019年内江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死亡病例特征。方法对AEFI监测系统中报告的2009-2019年内江市AEFI死亡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9年内江市共报告AEFI病例3 753例,其中一般反应3 366例(89.69%),异常反应245例(6.53%),偶合症128例(3.41%),心因性反应14例(0.37%);自2013年起,各项监测指标达到国家监测方案要求;2009-2019年共报告AEFI死亡病例5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0.13%,且均为偶合症;其中,接种疫苗与出现反应时间间隔中位数为3 h 30 min,接种疫苗与死亡时间间隔中位数为25 h 40 min,死亡与报告时间间隔中位数为8 h 23 min。结论内江市AEFI监测敏感性逐年提升,反应分类以一般反应为主,死亡占比较低,且为偶合症,需加强幼儿家长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刘春刘小翼徐勇余华朱永义罗素清杨俊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死亡病例疫苗接种
2009-2015年内江市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了解内江市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乙肝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5年内江市报告的乙肝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内江市共报告乙肝病例17 277例,报告发病率范围为39.52/10万~84.34/10万,年均发病率为63.85/10万,其中2009-2015年乙肝发病率分别是:76.52/10万、79.02/10万、84.34/10万、71.13/10万、51.76/10万、39.52/10万和41.36/10万,呈总体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无明显的季节高峰;病例主要分布在20~60岁占报告病例的88.45%;男女报告发病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认为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全市报告病例中,农民占63.34%;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分别占89.28%、10.72%;急性乙肝病例、慢性乙肝病例、未分类乙肝病例分别占5.43%、87.34%和7.24%。结论 2009-2015年内江市乙肝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病例以男性、农民和青壮年为主。
余华谢丹王明强李显勇刘春王升力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特征
内江市2012-201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内江市2012-2013年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监测系统运转状况,促进维持无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状态工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内江市2012-2013年AFP病例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内江市2012-2013年共报告AFP病例58例,确认AFP病例50例,均为非脊灰AFP病例,<15岁儿童非脊灰AFP病例报告发病率3.89/10万。报告病例以6岁以下儿童为主,男女性别比1.17∶1,各项监测指标均在90%以上。结论内江市2012-2013年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家卫生部的要求,今后仍需保持AFP病例监测系统高效运转,强化预防接种与工作管理。
刘宣辰余华王明强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
2004-2022年内江市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2004-2022年内江市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22年内江市百日咳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4-2022年内江市共报告百日咳病例76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05/10万,年报告发病率在0.024/10万~10.22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4-2022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5-8月为高发月份,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为东兴区348例(2.29/10万),最低为资中县76例(0.35/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别比为1.08:1,男、女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13/10万、1.04/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报告病例以<6岁为主,共645例(84.42%)。结论内江市近年百日咳报告发病呈抬头趋势,做好提高适龄儿童百日咳疫苗及时接种率、加强病例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及提高人群防病意识和能力等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刘春王芝兰余华刘小翼陈鸿宇
关键词:百日咳发病流行病学特征
内江市2008-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内江市2008-2013年麻疹流行现状和流行特征,为做好消除麻疹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3年内江市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内江市2008-2013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7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79/10万;1~6月为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86.71%;以农村散居儿童为主,1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37.00%;发病年龄为28天~37岁;181例麻疹病例中,无麻疹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占18.78%,存在免疫空白。结论 2008-2013年内江市麻疹发病率逐年降低,目前已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今后应继续加强儿童常规免疫和麻疹监测工作。
余华刘宣辰王明强于雪岚罗素清
关键词:麻疹流行病学特征
2004-2011年内江市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内江市实现无脊灰目标证实后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为改进监测系统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内江市2004年建立AFP监测系统以来所有急性迟缓性麻痹报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8年全市共报告急性迟缓性麻痹151例,其中有9例最后诊断为非急性迟缓性麻痹,其余142例均为脊灰排除病例,无脊灰病毒野毒株检出和脊髓灰质炎病例报告。15岁以下儿童AFP年均报告发病率2.00/10万,48h调查率97.9%,14d内双粪便合格采集率90.1%,粪标本7d送达率94.8%,60~75d及时随访率90.1%,均达到卫生部要求。142例AFP病例中,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以学龄前儿童好发,病例诊断以格林利巴综合(GBS)征(53.52%)和非脊灰肠道病毒感染(28.17%)最多;完成3次全程免疫的儿童占68.31%,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占23.94%。结论内江市2004—2011年继续保持无脊灰状态,AFP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但存在一定免疫空白,粪便标本合格采集率、及时随访率有待提高。
余华林广礼徐勇于雪岚
关键词:急性迟缓性麻痹流行病学分析
2015-2020年内江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了解2015—2020年内江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5—2020年内江市报告的流腮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20年内江市共报告流腮病例1562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98/10万,各年报告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2,P>0.05),各地区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7.41,P<0.05);每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4—7月为发病高峰(共687例,占43.98%)。男女性别比为1.50∶1,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4,P<0.05);发病年龄集中在3~<15岁组(共1344例,占86.04%),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88.61,P<0.05));居发病前3位的职业依次为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合计占报告病例总数的94.24%。结论2015—2020年内江市流腮报告发病率未呈现下降或上升趋势,应进一步采取加强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加强疫情监测等综合防控措施,以降低流腮发病率。
刘春刘小翼王芝兰薛春洪余华罗素清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发病
2006-2015年四川省内江市不同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2006-2015年内江市不同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流行特征及趋势。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内江市2006-2015年报告的乙肝疫情的发病时间、地区、人群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内江市累计报告乙肝病例28 15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71.22/10万,其中急性1 670例、慢性14 849例、未分类11 631例,急慢性发病率分别为4.23/10万和37.5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516.52,P<0.01),均呈逐年下降趋势;20~29岁年龄组高发,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职业以农民为主(占58.50%);发病无明显季节性。结论内江市在预防新发急性乙肝方面成效显著,慢性乙肝发病率也呈下降趋势,但较急性仍较高。慢性乙肝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建议今后加强慢性乙肝防治管理。
刘春余华徐勇罗素清王明强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