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丹丹

作品数:28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动物学省级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3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鼠肝
  • 8篇肝癌
  • 8篇大鼠肝
  • 4篇东北虎幼体
  • 4篇苦参
  • 4篇苦参素
  • 4篇大鼠肝癌
  • 3篇血清
  • 3篇演进
  • 3篇酸性磷酸酶
  • 3篇前胃癌
  • 3篇胃癌
  • 3篇小鼠
  • 3篇小鼠前胃癌
  • 3篇磷酸酶
  • 3篇癌变
  • 3篇SD大鼠
  • 3篇初中生
  • 3篇初中生物
  • 2篇端粒

机构

  • 26篇河南师范大学
  • 4篇嵩县第一高级...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烟台大学
  • 2篇新乡学院
  • 2篇新乡市第一人...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河南教育学院
  • 1篇郑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科技部

作者

  • 27篇刘丹丹
  • 21篇张红绪
  • 6篇邢文会
  • 6篇王美娟
  • 6篇乔丹
  • 5篇胡萍
  • 4篇刘萍
  • 4篇孔祥会
  • 4篇马明霞
  • 4篇金白洁
  • 4篇王亚威
  • 3篇贾孟
  • 3篇王莉
  • 3篇张怡
  • 3篇宋焱艳
  • 3篇冯强
  • 3篇杨智伟
  • 2篇李春梅
  • 2篇张怡青
  • 2篇职丽娟

传媒

  • 12篇河南师范大学...
  • 3篇水产科学
  • 2篇山东医药
  • 2篇生物学教学
  • 2篇四川动物
  • 1篇中学生物教学
  • 1篇生物技术
  • 1篇解剖学报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动物学会...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碱性磷酸酶与酸性磷酸酶在小鼠前胃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用NSEE作为诱变剂建立NIH小鼠前胃癌癌变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模型,探讨碱性磷酸酶(ALP)和酸性磷酸酶(ACP)在小鼠前胃癌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从灌胃之日起,分别在14d、28d、42d、56d、70d、84d处死小鼠,均取其前胃,采用病理切片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小鼠前胃癌癌变进程中细胞形态的改变、ALP和ACP的表达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ALP活性随着癌变进程呈递增趋势,给药后14d、28d、42d、56d,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70d、84d,与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ACP活性在给药后14d、28d、42d、56d随着小鼠前胃癌癌变进程也呈递增趋势,而给药后70d,与对照组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84d,与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性差异(P<0.01);ALP和ACP表达存在正相关关系(r=0.907,P<0.01).结论:在诱发NIH小鼠前胃癌癌变过程中,ALP、ACP的表达均呈现升高趋势,两者成正相关关系,同时均与组织细胞形态的改变相对应.
张红绪刘丹丹李春梅李翔邢文会
关键词:NIH小鼠小鼠前胃癌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
德国小蠊Bla g 2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RT-PCR技术扩增德国小蠊Blag2基因,将其克隆进pET-41b载体.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GST-Blag2蛋白,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得到相对分子量约74kDa的融合蛋白.通过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的GST-Blag2蛋白,并以此表达产物制成油乳剂疫苗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测得抗体效价达到1∶300000.Western印迹表明抗体有较高的特异性,可分别与GST-Blag2融合蛋白和德国小蠊变应原浸提液反应.Blag2在大肠杆菌中的成功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为德国小蠊过敏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帮助.
张红绪邢文会刘丹丹胡萍杨萍
关键词:BLA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
大鼠肝癌变进程中ACP、ALP活性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观察SD大鼠肝癌变进程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用1%DENA水溶液灌胃诱发肝癌,每周1次,分别于第14、28、56、77、105、112天各处死10只大鼠,取其肝脏作病理切片,并用同工酶电泳法检测ACP、ALP活性。结果第14天开始,ACP、ALP活性随诱癌时间延长和肿瘤的发生发展逐渐升高,第77天最高,其后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高水平。结论在SD大鼠肝癌变进程中,ACP、ALP活性逐渐升高。
卢萍刘丹丹张红绪
关键词:肝癌模型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
苦参素联合富硒酵母干预大鼠肝癌变进程中体征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12年
以二乙基亚硝胺(n-nitroso-diethylamin,DENA)为诱变剂建立SD大鼠肝癌变动物模型,同时用苦参素(oxymatrine,OMT)联合富硒酵母(selenium enriched yeast)对其进行干预.自诱癌之日起,分别在2、4、6、8、10、12、14、16、18周观察相关体征后,处死大鼠,取其肝脏组织,制作病理切片,对大鼠在肝癌演进及药物干预过程中的体征及组织病理学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大鼠在体重、毛色、精神状态、肝脏外形及组织显微结构等方面均优于诱癌组,且从11w开始干预组体重极显著高于诱癌组(P<0.01).说明干预组大鼠在肝癌变进程上要滞缓于诱癌组,在癌前病变及肝癌期的生存质量明显优于诱癌组.提示OMT联合富硒酵母减弱了DENA诱发肝癌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肝癌的发生发展.
刘丹丹马明霞乔丹王美娟王亚威金白洁张红绪
关键词:SD大鼠苦参素富硒酵母组织病理学
盘基网柄菌发育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盘基网柄菌细胞与哺乳类细胞在行为、结构和信号通路方面,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用其作为研究发育机制的模型,为解决哺乳类发育中的一些难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该文详细讨论了分化诱导因子DIF-1、环磷酸腺苷c AMP、转录因子Srf A和Stk A、粘附分子gp150在盘基网柄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关于DIF-1、c AMP和gp150信号通路间相互关系还缺乏系统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对这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可能有助于阐明多细胞动物起源及演化机制。
薛德明刘丹丹
关键词:盘基网柄菌发育环磷酸腺苷转录因子粘附分子
东北虎幼体葡萄糖、四种离子、尿素氮及肌酐含量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用HITACHI76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3只东北虎幼体进行了8项生化指标的测定,运用生物统计学分析方法,分别对东北虎幼体雌雄个体间及东北虎幼体与华南虎成体间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北虎雌雄个体间血清中K+含量呈极差异显著(P<0.01),而葡萄糖、Na+、Ca2+、HCO3-、尿素及肌酐含量并无显著差异;在Cl-、肌酐含量上,雌性东北虎幼体与雌性华南虎有显著差异(P<0.05);雄性东北虎幼体与雄性华南虎在Cl-含量上无显著差异,在葡萄糖及肌酐含量上有极显著差异(P<0.01)。
刘丹丹李领义周恒峰张怡贾孟张红绪
关键词:东北虎幼体葡萄糖NA^+CA^2+肌酐
SD大鼠肝癌演进中端粒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肝癌演进中的变化,用3'-甲基-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3'-Me-DAB)作诱变剂,建立SD大鼠肝癌变动物模型.自灌胃之日起,分别在2、4、6、8、10、12、14、17w分批处死大鼠,取其肝脏,进行病理分级,然后用TRAP-ELISA法检测肝癌变各时期端粒酶活性,结果显示:在轻度炎性反应期(LI)端粒酶活性高于对照组,呈极显著差异(P<0.01);重度炎性反应期(HI)端粒酶活性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且呈显著性差异(P<0.05);至腺瘤样增生(NH)和肝内胆管细胞癌(CCC)时端粒酶活性再次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差异(P<0.01).提示端粒酶活性增高可能是肝癌变进程中的重要事件,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刘丹丹王莉金白洁王亚威马明霞李安琪刘骨挺张怡青张红绪
关键词:肝癌端粒酶TRAP-ELISA
水生动物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对致病微生物的响应被引量:1
2014年
超氧化物歧化酶为天然金属酶,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及微生物中,是抵御机体氧化应激的第一道防线。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类和小分子抗氧化物质,一起构成机体抗氧化系统,用于清除机体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大量活性氧自由基,如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过氧化氢等,以维持细胞结构和遗传物质的完整性。根据金属辅助因子的不同,超氧化物歧化酶通常分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锰超氧化物歧化酶、镍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铁超氧化物歧化酶四种类型。其中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主要存在于真核生物的细胞质和细胞间质,能在机体中广泛消除细胞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维持内环境稳定,参与机体天然免疫,发挥重要生理功能和治疗作用。研究显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肿瘤发生及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在陆生动物及植物中研究较为深入,在医学、食品等领域有了一定应用。水生生物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研究尚浅,目前主要集中在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测序及对外界环境的响应,而在应用上鲜有报道。
乔丹刘丹丹王美娟张红绪孔祥会
关键词: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天然免疫致病微生物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苦参素对大鼠肝癌演进中E-cadherin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苦参素(OMT)干预大鼠肝癌演进中E-cadherin表达的变化.方法:用ATRA和OMT对SD大鼠肝癌变动物模型进行干预,分批处死取材,病理分级后,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E-cadherin表达的变化.结果:在癌变及药物干预进程中,E-cadherin的表达均逐渐下降,且干预组E-cadherin的表达总是略高于诱癌组,且表达部位从肝细胞膜逐渐转移至细胞浆;尤其是从腺瘤样增生(AH)至胆管细胞癌(CCC)期,诱癌组E-cadherin的表达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在AH和CCC期时,干预组E-cadherin的表达极显著高于诱癌组(P<0.01).结论:ATRA和OMT可延缓大鼠肝癌变进程中E-cadherin表达的降低,提示ATRA和OMT可在一定程度上推迟肝癌的发生发展.
陈光磊刘丹丹王美娟乔丹吕昆伦张红绪
关键词:肝癌E-CADHERIN全反式维甲酸苦参素
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血清AFP、CEA、SF、AFU和T_3、T_4、IGF-Ⅱ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用DENA作诱癌剂,建立SD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自诱癌之日起,分别于14、28、56、77 d取血,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血清铁蛋白(SF)、甲状腺激素(T3、T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用速率法检测血清α-L-岩藻糖苷酶(AFU)活性。结果显示,在大鼠肝癌变进程中,其血清AFP、CEA和SF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在所有的大鼠中均未检测到AFU;T3在14 d高于对照组(P<0.01),之后急剧下降,28、56、77 d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T4在28 d达最大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后开始下降,但在56 d仍高于对照组(P<0.01),77 d低于对照组(P<0.01);在诱癌过程中IGF-Ⅱ均高于对照组(P<0.01)。认为T3、T4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IGF-Ⅱ作为肝癌前病变的警示信号可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张红绪宋焱艳冯强刘丹丹张怡贾孟邢文会胡萍
关键词:肝癌前病变Α-L-岩藻糖苷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