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勇

作品数:18 被引量:93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4篇水利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水文
  • 4篇水文模型
  • 4篇沉积速率
  • 4篇沉积物
  • 3篇植被
  • 3篇植被变化
  • 3篇生态
  • 3篇生态系统
  • 3篇生态系统服务
  • 3篇水文响应
  • 3篇环境意义
  • 3篇分布式水文模...
  • 3篇PU
  • 2篇湿地
  • 2篇水文模拟
  • 2篇主城区
  • 2篇流域
  • 2篇江苏北部
  • 2篇核素
  • 2篇放射性

机构

  • 11篇南京大学
  • 8篇江西师范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上饶师范学院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18篇刘志勇
  • 10篇潘少明
  • 3篇赖格英
  • 3篇方朝阳
  • 2篇王安东
  • 2篇殷勇
  • 1篇何华春
  • 1篇张宁
  • 1篇程功弼
  • 1篇高丹
  • 1篇庞仁松
  • 1篇张永战
  • 1篇刘旭英
  • 1篇高建华
  • 1篇李向东
  • 1篇白凤龙
  • 1篇郭大永
  • 1篇黎刚
  • 1篇黄家祥
  • 1篇刘胤文

传媒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沉积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地球化学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黄石理工学院...
  • 1篇生态与农村环...
  • 1篇江苏省地理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域土地利用/覆盖与植被变化的水文响应模拟研究被引量:13
2008年
以鄱阳湖的主要水源区梅江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分布式机理性环境水文模型SWAT,探讨人类活动背景下植被变化对流域水文特征的影响。以遥感获取的叶面积指数(LAI)表征流域的植被状态数据,并通过控制性模拟来研究流域土地利用/覆盖、植被状态的改变导致的流域水文特征响应。模拟结果表明:在1987-2001年的15 a中,虽然流域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很小,但由于植被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导致了流域年径流总量5.4%的增加,其中枯水期的增量为10.2%,丰水期则为2.6%;土地利用/覆盖和植被变化对流域水文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暴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植被变化对流域流量的影响呈非线性变化趋势,其中对中等程度的暴雨影响最大;植被增加具有明显的使暴雨洪峰出现时间滞后的效应,同时也使洪水之后的"退水"过程变得平缓。
赖格英刘志勇刘胤文
关键词:分布式水文模型植被变化水文响应
南昌市主城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城乡梯度特征研究
2023年
认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城乡梯度特征是统筹推进城乡生态建设的前提,对城乡居民福祉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以南昌市主城区为例,采用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相对指数评估供需的空间特征,应用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对供需状态进行分级,对供需等级叠加生成供需匹配类型,并结合景观结构分析与空间区位识别城乡梯度类别。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高需求与中需求区域主要位于城市,高供给与中供给区域主要位于乡村。供需匹配类型共有6种,每种类型的景观结构与空间区位不同。研究区城乡梯度类别有6种,分别为城市的内圈、中圈、近郊以及乡村的农业、半生态、生态村,近郊有4种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类型,乡村端有3种供需匹配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的城乡梯度受距离梯度与景观梯度的双重作用,空间结构呈现为圈层状。总体上从城市往乡村端需求逐渐减少,供给逐渐增加。研究面向各梯度提出了差异化的调控策略,基于梯度合作视角提出了促进城乡供需互补与流动的生态一体化路径。研究结果可为城乡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和区域融合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方朝阳蔡振饶赵华飞何清华刘志勇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
单分子纳器件中电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分子电子器件研究获得了越来越多得关注。伴随着微电子学实验技术不断改进和理论方法的不断完善,利用单分子构建功能电子器件成为纳米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近年来,单分子科学在理论和实验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单分子器件电学特性已经成为...
刘志勇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非平衡格林函数微电子器件电学性质
文献传递
放射性核素Pu和137Cs在江苏北部潮滩的分布特征及意义
使用双聚焦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对江苏北部潮滩沉积物(图1)中的pu比活度和Pu/Pu同位素比值进行分析,使用γ谱仪对其中的Cs进行分析;根据Pu/Pu同位素比值的范围对Pu的来源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沉积...
刘志勇郑建潘少明
文献传递
临洪河口现代沉积环境及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2
2010年
对江苏北部临洪河口不同区域的表层与柱状沉积物进行了粒度分析、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结构和沉积物的测年分析以及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含量分析,将河口划分为不同的沉积环境区,探讨了不同沉积环境中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石英颗粒表面微细结构、沉积速率以及重金属元素分布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临洪河口可以划分为低潮滩上的波浪与潮流强烈混合作用区、高潮滩上的弱潮流作用区、口门附近的潮流与河流强烈混合作用区和河道内河流与潮流弱混合作用区。重金属的含量在柱样的30~40cm深度呈现向表层递增的趋势,Hg的污染比较严重,其他元素基本无污染,整个河口区域的生态危害性严重;沉积物粒度分布不是该区域重金属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城市污水排放量增加、氧化还原层位、沉降方式和不同沉积区的水动力环境是影响本区域重金属元素分布和累积的主要原因。
刘志勇潘少明殷勇黄家祥王安东庞仁松
关键词:粒度分布石英重金属
流域植被变化的水文响应模拟研究
流域的源头是整个流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生态功能区,流域的植被是不断变化的,植被是影响该流域内水文生态效应的重要因素。梅江是赣江的一级支流,梅江流域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域,其植被、气候、径流有典型的代表性。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
刘志勇
关键词: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模型植被变化水文模拟水文响应
文献传递
分布式Topmodel模型主要应用及改进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Topmodel是一个基于土壤含水量和地形指数的概念性分布式参数的水文模型。该模型参数较少并且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不但适合于坡地集水区,还能用于无资料流域的产汇流计算。对模型的基本原理及主要特征进行了综述,分析了该模型可能的改进方面,阐述了该模型主要的应用方向以及空间尺度对模拟结果的影响,提出了该模型与其它分布式模型结合在流域生态模拟中应用的可能性。
刘志勇赖格英
关键词:TOPMODEL分布式水文模型
^(137)Cs剖面的沉积信息提取——以香港贝澳湿地为例被引量:10
2008年
通过建立模型,对采自香港大屿山岛贝澳湿地三个站位的沉积样品的137Cs实测剖面与模型计算剖面的比较分析,得出三个站位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24cm/a、0.21cm/a、0.34cm/a,除P1站位外,P2、P3站位由于受到潮水的作用,表层沉积物受到侵蚀,侵蚀量分别为4.8cm和7cm。该结果与常用的时标方法所的结果进行了比较,P1站位由上述模型所得的结果与常用的时标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可以看出,在稳定的沉积环境下,常用的确定时标的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出沉积速率,而在堆积与侵蚀变化的沉积环境下,常用的确定时标的方法就存在一定的缺陷。该工作为137Cs剖面的沉积信息提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上述模型中,由于采用日本东京地区的137Cs大气沉降通量记录替代香港地区的137Cs大气沉降通量记录,并没有考虑137Cs的扩散效应,所以该模型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潘少明郭大永刘志勇
关键词:^137CS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现代沉积速率被引量:10
2010年
长江口水下三角洲采集的两个柱状样放射性核素^137Cs分析表明,长江口水下三角洲^137Cs剖面中均存在清晰的最大蓄积峰,与1963年的^137Cs散落沉降相对应,剖面中同时存在可对应于1959年的较清晰的次级蓄积峰,由此计算得到1959—1964年长江口水下三角洲的平均沉积速率为2.4-4.8 cm/a,1964—2006年减小到1.4-1.8 cm/a。反映出长江口水下三角洲整体淤积速率有很大程度的减小,很可能是三峡蓄水导致流域来沙量大幅度减小所致。虽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各处淤积速率减小程度不同,但降低的速度很快,表明长江三角洲发育已出现重大变化,水下三角洲局部地区已观察到侵蚀现象。
王安东潘少明张永战刘志勇
关键词:^137CS现代沉积速率长江口
多情景下鄱阳湖滨湖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预测
2022年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是区域生态福祉的重要测度指标,探析ESV演变规律对区域生态保护政策制定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该研究以鄱阳湖滨湖区为研究区域,基于1990、2000、2010与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当量因子法对ESV进行评估,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其ESV的影响,并借助FLUS模型设置基准情景与生态保护情景,分析2026年与2034年不同情景下研究区ESV的差异。结果表明:(1)1990-2018年,鄱阳湖滨湖区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整体呈增长趋势,耕地、林地、草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均呈减少趋势。(2)研究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增加了21.43亿元,总体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3)基准情景下,与2018年土地利用情况相比较,预测年份耕地、林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水域与草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的增长幅度最大。2026年及2034年的ESV较2018年分别减少21.13亿元和41.38亿元。(4)生态优化情景下,与基准情景相比较,建设用地扩张放缓,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增长。2026年及2034年研究区生态系统总价值为2790.98亿元和2792.43亿元,较基准情景下总价值提高22.51亿元、44.21亿元。设置生态红线及重点湿地保护区对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具有重要作用,建议在未来土地开发过程中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对重点湿地的保护。
刘志勇方朝阳蔡振饶李慧中夏阳陈浩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