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权
- 作品数:32 被引量:2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平民理论与当代平民文学--兼论当代文学史三维坐标系的构建被引量:1
- 2013年
- "平民"作为社会学概念,历来缺少基于精神层面的平民个体特征的学理研究。本文从平民"权力相对缺失"这一根本特征出发,通过卢梭以降的西方诸多理论,探讨了平民自我以生命感受和生存伦理为核心的双重性、矛盾性和复杂性,并以此为理论基础,结合中国新时期以来当代小说创作的实际情况,进一步阐发了平民文学的美学特征及实践意义,并进而提出了构建一个启蒙文学、官方文学、平民文学三足鼎立的当代文学史三维坐标系的构想。
- 刘志权
- 关键词:平民立场平民文学
- 平民文化心理与新历史小说被引量:2
- 2009年
- 刘志权
- 关键词:平民文学新历史小说文化心理文学现象平民化倾向精英文学
- 当代文学转型中的赛伯批评空间——兼谈网络文学的若干特性被引量:7
- 2003年
- 上世纪末,以启蒙理性为主导的20世纪中国文学,宏观上正经历着向以狂欢精神为主导的新文学时期的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网络及网络文学的流行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作为新兴媒体的网络有可能继报纸之后为日益民间化、边缘化的知识分子提供新的"批评空间";另一方面,网络文学既深受狂欢化的当代文学影响,同时由于自身的特性,又强化了这种狂欢化倾向。网络及网络文学、狂欢化的当代文学以及日益民间化了的知识分子,三者将会互为表里,互相推动,形成狂欢化文学时代的第一个里程碑,从而对未来文学创作的形式、内容、格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 刘志权
- 关键词:文学转型网络文学狂欢化
- 另一种乡土日常叙事的传统——以刘仁前《香河纪事》为例
- 2020年
- 一读《香河纪事》开头几章,感觉是平淡:农村那些偷腥的悲喜剧,恋爱的恩怨录,似乎已是乡土文学的标配;而人物来来去去,找不到主角——一切是主人公未登场时空荡荡的布景给予观众的平淡印象。但是,很快你会意识到自己犯了经验主义错误:《香河纪事》并不是我们预期之中、已经略带审美疲劳的那种乡土小说,它所代表的,是被主流文学史忽略的另一种小说传统,一种以日常生活本身为主角的小说传统。
- 刘志权
- 关键词:乡土小说小说传统日常叙事乡土文学审美疲劳悲喜剧
- “秦岭”写作与中国本土小说之路——贾平凹《秦岭记》片论被引量:2
- 2022年
- 一不管喜欢不喜欢,贾平凹都已经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名人堂”级的作家。风格即人,关于贾平凹的争议,主要来自对他一直自觉坚守的艺术追求、思维方式乃至世界观的接受上的分歧。贾平凹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是当代最“中国”的作家——几乎没有之一,这既体现在他言必称中国的强烈的中国意识,也体现在他鲜明的中国传统美学实践中。在新时期初当代文学重续西方文学经验的浪潮中,贾平凹先是确定了作为其“血地”与文学故乡的“商州”,结束了文学创作上的“流寇主义”。
- 刘志权
-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史风格即人当代文学中国传统美学西方文学
- 阎连科小说与西方哥特小说比较研究
- 2015年
- 阎连科的小说呈现出与英美哥特小说的若干共性,如普遍的黑暗意象,神秘、逼仄、封闭的小说空间,以及哥特人物形象谱系等。作家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包括极权时期的历史经验、苦难生存的记忆、在痛苦体验中滋长出来的激情,以及民间宗教文化的综合滋养、乡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过渡的现实背景等,这些都与西方哥特小说类似。相似的宏观背景也促成了哥特元素以不同的形式在当代小说中普遍存在。但西方优秀的哥特小说倾向于灵魂和人性的"内视",而中国同类小说则倾向于社会文化层面。不同趋向的得失比较可以给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提供一种有益的参照和提示。
- 刘志权
- 关键词:文化传统
- 从南大到杜克——刘康教授对话录被引量:1
- 2019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对话日趋活跃,客观上促进了近数十年中国学术的生长与繁荣。"从南大到杜克"对话,围绕美国杜克大学刘康教授的求学履历及学术研究展开,涉谈现代大学的开放性办学理念之于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而关于路翎、巴赫金、詹姆逊以及海外中国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在呈现一位跨境学者成长与成熟历程的同时,也彰显了其对母国的挚爱与关注。
- 刘康刘康刘志权
- 日常生活表象下对战争深渊的凝视——艾玛小说《夹叉》中战争心理创伤解读
- 2022年
- 艾玛小说《夹叉》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当大的原因是,小说日常生活叙事的表象掩盖了这篇小说作为战争创伤心理小说的细腻、丰富与独特。本文对小说隐藏的关于真实战争事件的潜文本进行了挖潜,依据创伤后应急障碍理论,对文本里众多细节、闲笔进行了细读,对小说题目“夹叉”的内涵进行了多元解读,从而发现了小说里,不只是金文玲,也包括作为叙述者的“我”,都是隐藏的创伤后应急障碍患者。在此视角下,才能深刻地理解“我”与金文玲在和平年代互望与挣扎的悲剧性,领会小说对历史、现实和人性的多重反思,也才能发现这部优秀小说独特的文学史意义。
- 刘志权
- 关键词:战争文学文本细读
- 人世幻相、生命实在与神性赋格——论朱辉长篇小说《万川归》对世俗人生的穿透
- 2024年
- 作为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家,朱辉继承发扬了江苏作家对日常生活细致写实的传统。印象中朱辉擅写短篇小说,也因短篇小说获鲁迅文学奖,但长篇小说是另一种挑战。长篇小说《万川归》,从题目到规模看,应该蕴含了作者的文学雄心以及长期的人生感悟。“万川归”者,从字面上理解,是人生纷扰,如百川到海,总有归处;从文本来理解,可能喻指万风和、丁恩川与归霞所代表的人生殊途。整体而言,《万川归》首先是摹写世俗日常的世情小说。
- 刘志权
- 关键词:世俗人生世情小说江苏作家
- 生命意识与新时期以来城市小说的进程被引量:1
- 2012年
- 当代城市小说是在乡土中国的城市化转型这一历史语境中发展的,立足于乡土民间的生命意识,对新兴的城市文明的抵抗和消泯,构成了城市小说复杂斑斓的面貌。本文从生命意识的内核出发,对城市小说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回避、顺应、异化、躁动等现象进行了梳理,指出生命意识依旧是作为未来发展方向的城市小说不可或缺的经验。
- 刘志权
- 关键词:生命意识城市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