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斌

作品数:283 被引量:1,019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8篇期刊文章
  • 61篇专利
  • 34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5篇农业科学
  • 35篇生物学
  • 7篇文化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9篇栽培
  • 39篇土壤
  • 22篇平菇
  • 20篇食用
  • 20篇甘蔗
  • 18篇食用菌
  • 18篇水稻
  • 12篇施肥
  • 10篇养分
  • 9篇真菌
  • 9篇中国新记录
  • 9篇拉曼
  • 9篇拉曼光谱
  • 9篇光谱
  • 9篇害虫
  • 9篇侧耳
  • 7篇生物学特性
  • 7篇逆变
  • 6篇新记录种
  • 6篇逆变器

机构

  • 179篇广西大学
  • 114篇广西农业科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广西科学院
  • 4篇贵州轻工职业...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广西作物遗传...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农业农村部环...
  • 2篇广西师范学院
  • 2篇江西省农业科...
  • 2篇浙江省农业科...
  • 2篇北海市农业科...
  • 2篇广西田东电厂
  • 2篇南宁师范大学
  • 2篇武宣县东胜食...
  • 2篇学研究院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作者

  • 283篇刘斌
  • 59篇陈桂芬
  • 58篇黄玉溢
  • 37篇覃培升
  • 32篇黄福常
  • 31篇黎金锋
  • 30篇韦本辉
  • 30篇申章佑
  • 30篇甘秀芹
  • 28篇黄雁飞
  • 26篇李艳英
  • 25篇胡泊
  • 24篇李子玲
  • 20篇吴延勇
  • 20篇熊柳梅
  • 18篇姚晓华
  • 18篇韦广泼
  • 18篇莫天砚
  • 14篇贺德强
  • 14篇劳承英

传媒

  • 23篇广西农业科学
  • 13篇西南农业学报
  • 13篇南方农业学报
  • 10篇安徽农业科学
  • 8篇广西农业大学...
  • 6篇北方园艺
  • 6篇菌物学报
  • 5篇广东农业科学
  • 4篇广西农业生物...
  • 4篇Agricu...
  • 3篇食用菌
  • 3篇广西畜牧兽医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3篇广西农学报
  • 3篇现代农业科技
  • 3篇基因组学与应...
  • 3篇农业研究与应...
  • 3篇现代食品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中国糖料

年份

  • 9篇2024
  • 12篇2023
  • 8篇2022
  • 14篇2021
  • 23篇2020
  • 8篇2019
  • 10篇2018
  • 18篇2017
  • 14篇2016
  • 15篇2015
  • 18篇2014
  • 13篇2013
  • 16篇2012
  • 14篇2011
  • 14篇2010
  • 11篇2009
  • 12篇2008
  • 10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5
2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桔皮油对蚤蝇的毒效研究
刘斌李子玲
关键词:食用菌蚤蝇
四种嗜热真菌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在对嗜热真菌的资源调查中,分离到嗜热真菌20株。方法:通过形态学比较研究并结合分子分析方法。结果:鉴定出嗜热真菌4种,即杜邦青霉Penicillium dupontii、疏绵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lanuginosus、嗜热子囊菌Thermoascus aurantiacus、嗜热革节孢Scytalidium thermophilum。此外,还分离到耐热真菌1种,鉴定为不规则头梗霉Cephaliophora irregularis,为中国新记录种。结论:这些研究结果新增了嗜热真菌在中国的分布记载,丰富了我国西南地区嗜热真菌的菌种资源库,另外对分离获得的嗜热真菌进行木聚糖酶活性测试,发现嗜热子囊菌为高产木聚糖酶活力的菌株。
蔡杰华刘斌石冬梅彭万强赖钧灼
关键词:嗜热真菌分子鉴定
甘蔗-马铃薯间套种优化施肥模式研究(英文)
2013年
[目的]为了研究NPK不同配比对广西赤红壤区甘蔗间套种马铃薯产量的效应,寻求适合甘蔗间套种马铃薯营养模式的最佳NPK配比。[方法]采取最优混合设计311-A于2011和2012年在广西隆安蔗地进行甘蔗间套种马铃薯田间试验,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多项式回归模型,并通过计算机程序对模型进行仿真寻优。[结果]在试验条件下,低氮与中高磷钾配施可获得较高的马铃薯产量。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可分别建立2011和2012年马铃薯产量(Y11和Y12)与氮(X1)、磷(X2)、钾(X3)用量的回归模型:Y11=14725.28-415.39X1+741.99X2+607.83X3-447.92X1X2-144.09X1X3-405.83X2X3-267.82X12-795.67X22-642.10X32,R=0.9272;Y12=14342.60-896.25X1+548.62X2+925.51X3+67.81X1X2+531.60X1X3-99.00X2X3-904.00X12-1121.36X22-596.64X32,R=0.9266。所建立的马铃薯产量回归数学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得较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用作当地甘蔗间套种的马铃薯施肥决策和预报。采用计算机进行寻优,得到甘蔗间套种马铃薯产量最佳的NPK用量,N、P2O5、K2O用量分别为108.8~140.6、172.5~204.4和285.9kg/hm2。[结论]甘蔗间套种马铃薯产量最佳的NPK配比为1(:1.23~1.88):(2.03~2.63)。
江泽普廖青谭裕模韦广泼邢颖汪羽宁刘斌梁潘霞
关键词:间套种优化施肥模式
桂西北岩溶区大田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的镉累积特征
2022年
【目的】分析桂西北岩溶地区大田Cd污染条件下不同水稻品种对Cd的吸收累积特征,为区域内Cd污染稻田稻米安全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桂西北19个当地主栽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不同水稻品种的生产性状、产量、不同部位Cd含量等指标,分析不同水稻品种Cd的富集和转运特征,并对区域适种Cd低累积水稻品种进行推荐。【结果】19个水稻品种间产量差异明显,其中,深两优9569产量达627.8 kg/667 m^(2),显著(P<0.05,下同)高于其他品种,亚航金占的产量最低,为429.5 kg/667 m^(2)。水稻不同部位的平均Cd含量排序为根>糙米>秸秆>谷壳,其中,特优6811、H两优991和五山丝苗的糙米Cd含量分别为0.35、0.37和0.37 mg/kg,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较Cd含量最高的恒丰优777(1.11 mg/kg)分别降低68.5%、66.7%和66.7%;糙米Cd富集系数以恒丰优777最高(0.985),特优6811、H两优991、亚航金占和五山丝苗的Cd富集系数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各水稻品种各部位的Cd转运系数(TF)中,以Cd由根向秸秆的转运系数(TF)最小,Cd由谷壳向糙米的转运系数(TF)最大(湘优1126除外),其中,特优6811、H两优991和五山丝苗3个品种的TF显著小于其他品种。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糙米Cd含量与根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TF及糙米Cd富集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水稻品种特优6811、H两优991和五山丝苗的糙米Cd含量、糙米Cd富集系数及TF均相对较低,具有低Cd累积潜质,可通过配合其他Cd污染稻田修复技术措施在桂西北岩溶区域作为Cd低累积品种推广种植,而恒丰优777、宜香2239、丰两优3305、湘优1126、F优498和广8优华占的糙米Cd含量较高,不建议在该区域内土壤Cd含量大于1.12 mg/kg的污染稻田中种植。
黄雁飞黄玉溢陈桂芬熊柳梅刘永贤刘淑仪刘斌
关键词:水稻品种镉含量岩溶区桂西北
柏列氏白鬼伞子实体培养及毒性试验研究
2004年
柏列氏白鬼伞可在高温天气进行生料栽培,但若进行熟料栽培,生物学效率则可达72%。菌丝生长不需光照,但出菇需散射光刺激,在32~35℃条件下,可正常出菇,其盖厚,柄长,且子实体生长比较耐干燥环境。急性毒性试验表明,柏列氏白鬼伞是一种无毒的食用菌。
黄福常莫天砚刘斌覃培升
关键词:栽培急性毒性
一种降低稻米镉砷含量的叶面阻控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稻米镉砷含量的叶面阻控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每1L所述降低稻米镉砷含量的叶面阻控剂包含:磷酸二氢钾40‑75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15g、硫代硫酸钠150‑200g、胱氨酸50‑80g、柠檬酸20...
黄雁飞刘斌黄玉溢陈桂芬聂雄峰熊柳梅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从实验教学内容的编排、学生能力的培养、实验成绩的考评等方面对食用菌栽培学实验课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并对食用菌栽培学教改论文进行了评述.
刘斌
关键词:食用菌栽培学教学改革
文献传递
粉垄栽培甘蔗试验增产效果被引量:93
2011年
【目的】评价粉垄栽培技术相比于传统栽培方法种植甘蔗的优势所在。【方法】选用新台糖22号和柳城03-1137两个品种,在不同地区进行粉垄栽培和传统栽培比较试验,在甘蔗工艺成熟期进行根系、绿叶、蔗茎性状、产量、品质及冬笋芽数等调查测定。【结果】粉垄栽培与传统栽培相比,根系鲜重增加了115.05%—146.48%;完全展开绿叶数(功能叶片)增加14.65%—19.35%;蔗茎产量增加21.91%—27.35%;甘蔗蔗糖含量、蔗汁蔗糖含量分别增加3.81%—5.17%、3.63%—5.75%,蔗汁还原糖分降低5.50%—9.76%;宿根冬笋芽数增加47.64%—197.70%。【结论】粉垄栽培的甘蔗,根系特别发达,功能叶片数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改善,冬笋芽数增加。粉垄栽培方法是一项较好的栽培新方法。
韦本辉甘秀芹申章佑宁秀呈陆柳英韦广泼李艳英胡泊刘斌吴延勇
关键词:甘蔗
粉垄早稻+再生稻亩产稻谷1000公斤种植模式可行性分析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粉垄农耕新技术,经粉垄栽培水稻试验表明,粉垄中低产稻田耕作层由传统耕作15—18cm增加到22—25cm,早稻利用超级稻组合种植产量达550—650kg/667m2,比传统耕作增产20%左右;粉垄水稻根系发达,早稻收获后作再生稻栽培,低位分蘖,每667m2产量可达400kg以上。据此分析了在广西双季稻地区尤其是发展秋冬种的地区,粉垄早稻+再生稻实现"一种两收"亩产稻谷1000kg,利用再生稻比晚稻提早成熟收获20—30d发展秋冬种高值种植的可行性。
胡泊甘秀芹刘斌申章佑李艳英吴延勇韦本辉
关键词:再生稻
桑园土壤铁素状况及桑树铁营养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综述了铁在桑园土壤中的含量状况、影响铁有效性的因素及桑树缺铁的症状、引起桑树缺铁的原因和综合防治措施,提出了今后对桑园土壤和桑树铁营养研究的方向。
刘斌黄玉溢陈桂芬
关键词:桑园土壤桑树铁营养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